高尔夫的25年是山寨的25年,凭借着模仿和学习,中国的高尔夫迅速发展,但就像根没有深扎泥土的大树一样,高尔夫要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要走在普及的康庄大道上,又谈何容易!
关键词:山寨
像一股春风,我们的生活很山寨。整一中国就是山寨文化,这是某些媒体2008年的总结语;整一中国高尔夫就是山寨文化,这是某球友戏言。
“不山寨,不成活。”2008,山寨无比强大,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没有人能确切解释它的含义,但每个人都可以灵活地运用。从最初的电子产品,山寨迅速蚕食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偏激者认为山寨就是复制、模仿、抄袭、恶搞;宽容者认为山寨就是创新、草根、平民、分享;忧虑者认为山寨就是退步、缺失、无趣。有人追捧,有人谩骂;有人欢喜,有人忧愁。但这些声音无可置疑地把山寨引入了大众的视野。
探寻 “山寨”一词的起源就像我要打败泰格伍兹一般困难,很多人相信“山寨”源于广东的小作坊,这些小作坊靠生产没有正规品牌的产品生存下去,诸如NOKLA、Samsang、abidas等产品被我们乐此不疲地讨论着。再后来我们发现还有山寨版的刘翔、刘德华、周杰伦,这个国度像炸开的锅一般情绪沸腾,人人都被雷倒。当山寨春晚推出以后,来自草根的力量开始叫嚣传统格局。我们发现,山寨可能好玩,也可能是场颠覆的力量,但更可能是一场盲目的模仿秀。
高尔夫:山寨凶猛
一个刚刚接触高尔夫的球友在去了几个球场之后把一个尴尬的问题抛给了我——为什么进入高尔夫球场就像出国一般?我们球场的建筑有加州阳光、有欧洲风格、有东南亚风情,但我们却缺失了中国元素。当你在街上碰到刘德华、周杰伦,当你看到别人手里的NOKLA,身上穿的abidas,当你看到城镇里的KFG、哈根波斯,你千万不要惊讶,这就是山寨的力量——everything is possible!同样,当你走在中国的球场,你千万不要误认为是在夏威夷(尽管我们不少的球场度假村自称为东方夏威夷)、也不要以为你在欧洲(尽管我们球场欧洲风格的建筑层出不穷),亦不要以为自己身处美国(加州风格的建筑已经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清醒一点,我们只是在中国。
事实上,我们的高尔夫球场并非清一色的山寨,在云南的一些球场,球童的穿着就是具有当地少数民族风格的服饰,而北京的一个球场也有中国的传统建筑,但为什么大多数的高尔夫球场很少中国元素出现?我们当然可以找到很好的理由,毕竟高尔夫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根本没有必须的文化沉淀,更谈不上本土特色,而且现代建筑理念的趋势也在去中国化,或者说仿外国化(这一点从形形色色的城市建筑就可以看出,实不用赘言)。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的球场竞相聘请外国知名设计师,把外国球场抄袭过来。一个球场可以对外声称自己是“东方的奥古斯塔”,另外一个球场也不甘示弱地表示自己是“中国的圆石滩”、“中国的圣安德鲁斯”,或是某某知名球场的姐妹球场。一座内陆近湖的球场自称是林克斯球场,这个山寨玩笑开大了。实在攀不上关系的也有高招,赤裸裸地宣称自己某个球洞复制了某著名球场的经典球洞。自从TPC Sawgrass的绝世名洞第十七洞的岛型果岭被更多人知晓之后,中国突然冒出不少的岛型果岭。
“今天,你山寨了吗?”在网络上,这句话就像“你吃饭了吗?”一样普及流行。山寨也许并不光鲜,却讨人喜欢,就像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打高尔夫,但高尔夫的生活方式却是让人羡慕的。所以和球场及其建筑不一样的是,高尔夫生活方式的山寨化有时让人啼笑皆非,颇有点人人都拿高尔夫说事的感觉。有以高尔夫命名的高尔夫汽车、高尔夫酒吧、高尔夫厨具、高尔夫桑拿;有以高尔夫为噱头的诸多广告:埃森哲、茅台王子酒,甚至是康王牌药膏(是的,你没看错,这只是一个药膏而已);当然,房地产的山寨高尔夫生活应该一提再提,细细观察我们四周,山寨高尔夫生活其实无处不在。一个可以远观练习场的楼盘称之为“空中高尔夫”,有着小型果岭的社区可以称之为“果岭一号”,而一座和高尔夫毫无关系的楼盘居然把自己定位为“复制高尔夫的慢调生活。”各地的地产商都通过贩卖一种西方式的建筑和高尔夫的生活方式来销售自己的楼盘,而这种概念很好的刺激了中国新富阶层的购买欲望。
另一方面,高尔夫球具的COPY杆早已风生水起,它们和众多电器产品一样,借助广东地区的众多小厂家,山寨球具势如浪潮,遍布全国,成为众多中产或新手的选择,和外国品牌球杆进行中国式的博弈。如今,东莞的塘厦镇成为全国高尔夫球具的生产基地,当然也包括众多的山寨版。
为什么进入高尔夫球场就像出国一般?我们球场的建筑有加州阳光、有欧洲风格、有东南亚风情,但我们却缺失了中国元素。
山寨精神的消费
一个悲观的年轻人在网络这样宣称,“整个中国在以崇拜西方的方式将自己山寨化,中国成了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中第三世界国家自我堕落、自我流放的最典型代表。”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想法。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又何尝不是通过模仿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经验而重新崛起,高尔夫作为一种泊来品要在中国立足发展,必然有一个山寨的过程,但当这场山寨浪潮从球场袭击到球场建筑、球场以外的生活,我想这更是我们所要关注的东西。
如果说山寨电子产品和春晚等体现的是底层人民对主流文化和上流社会的崇拜和模仿,那么富人阶层的山寨生活体现的更多的是对西方文化的陌生和向往。从来没有哪项运动像高尔夫一样在中国饱受指责,命运多舛。当年保龄球和台球进入中国的时候被视为一项高级运动、西方的象征。而现在,保龄球在普通的乡镇已经可以见到,台球更是成为一项全民运动。但唯有高尔夫,仍然处在社会金字塔顶尖,仍然属于上层建筑。正因为如此,高尔夫的山寨步伐才如此积极如此活跃。就像山寨电子产品满足了底层人民的愿望、山寨刘德华满足迎合了大众的心理一样,山寨高尔夫及其生活方式满足了中国富人向往上层建筑、向往西方生活方式的心理(当然我们必须排斥那些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狂热分子)。“在这个没有贵族的社会,他们以效仿西方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来标榜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贵族地位,然而这种文化身份的学习却不能像财富积累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在提到中国富人的山寨生活时,一个海归学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如果说中国底层人民是对山寨内容的消费,那富人更多的是对山寨精神的消费。
在中国,高尔夫就像一场盛大山寨的晚宴,至于这场晚宴的谢幕终究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