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改变你动作的前因后果!~身体分析篇

时间:2013-10-15 09:46来源:高球工坊 作者:京城高尔夫 点击:
球桿对手臂使用操作性的影响 手臂的肌肉强度也与你球桿规格有直接相关.因為你的球桿可以挥重不适合,总重也不适合,长度也不适合.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你的手臂去操作球桿的能力与体
      球桿对手臂使用操作性的影响
      手臂的肌肉强度也与你球桿规格有直接相关.因為你的球桿可以挥重不适合,总重也不适合,长度也不适合.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你的手臂去操作球桿的能力与体能负担.还有在桿身的特性与硬度方面对於手臂的使用操作上也都有影响.这也是很多技师与球具桿身製造商所不了解的所在.因為如果你只看一支球桿的总长,总重,挥桿重量等因素去观察球桿是否适用?这就会有一个问题產生,当你使用不同特性的桿身如桿身前端比较重,或折点比就在桿身后方.对於使用者都会有不同的身体反应.另外还有在桿身的硬度问题,同样的球桿长度,重量与挥桿重量,但一支是硬度S与另一支R的硬度.两支的球桿使用操作性能就会有明显不同.同时对於体能的消耗上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桿身对整支球桿的重要性
      这块我不仅在於我个人的球具测试上有进行观察与了解.同时对於我站上会员们的球具量身订製后的使用者反馈分析所得到.这是一般球友,技师,甚至於专业的球具生產商对这块也并不是了解.因為桿身佔整支球桿的最大面积,它的影响是非常大.尤其对於使用操作上与体能负担有极大的影响.桿身的硬度分佈不同,硬度不同,重量分佈不同,就算是同一个重量级别,装在同一款球头,同一个长度下与总重下.使用者会有很大不同的使用难度与操作性.这对於精準的球具量身订製会是一个观察的重点与基础.目前对这块有了解的人应不多.因為这需要有对產身与球桿有一定量身订製,桿身使用特性与经验才会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球桿用的不多,了解不深就很难知道当中差异.

      所以球桿能否操作得当,对於你手臂强度是非常重要.你的双臂要能运行得宜就需要找到对得球桿规格与桿身来进行搭配.当你的球桿规格与手臂强度不适合时,你就很难将你整个挥桿路径给控制好.动作容易越做越大.

       b.身体转动 – 约9成的球友挥桿动作不是以转动為运行的方式.你或许会不承认.因為你认為你有转动.但实际上你是手臂带动球桿不是身体转动击球.因為要让自己身体能运行转动是需要点时间与基础.而大多数的球友都是想要越快速度学好挥桿动作以上场享受高尔夫的乐趣下.所有的教练就需要让你达成这个目标.而他们能做的就是让你尽快打中球,但如何打中?打中的位置与比例的多寡就不是他们要担心的关键了.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差点或球龄超过3年以上的球友会面临到挥桿动作不正确的痛苦与身体无法承担的状况.

      你是否愿意放弃现有但不正确的动作基础?
      就拿我自己本身的例子来说,我也打了6年后才决定要把旧有的动作给放弃掉,重新学正确的动作让自己的高尔夫生涯可以过得更长久.更重要的是让击球的效果可以得到最佳化与提升.每个打球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动作问题与正确与否?只是你是否要让这样半调子的动作跟著你剩下的人生?如果你愿意放弃掉旧有的,而学习新的.那我跟你说,你还找不到真正懂的与会教?或许会教的需要花上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我个人认為花钱买对的东西是省时也省力.

      人本身就是一个变数
      以我自己来说,过去2年中我从中摸索与走的冤枉路可不会少.但这对我来说是好.因為这些问题我敢说大家也面临过类似状况.而我自己也了解到这些问题,同时我更清楚如何解决.因為我会尝试很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但这个结论也是一个开放修正的基础.我不停的在修正与调整.因為人的问题不会停止.因為人本身就是一个变数.不是机器.所以这些变数都是其他所有人可能会发生的参考.所以当我在指导比较熟的会员在挥桿动作上,比较能了解他们问题所在.就算我无法面对面了解状况但问题的状况我倒是可以感同身受.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有讨论到挥桿转动的部份.因為身体转动可以有效利用身题所有部位进行击球.所以这也是大部份职业选手的击球模式.但这不是所有职业球员的标準动作.还是有一些球星是以身体特定部位在进行击球的方式.所以这样的身体转动并不是标準.这是大家需要了解的前题.

      学会最重要的身体转动才是王道
      在我的力学挥桿法当中,以身体转动為整个动作的运行基础.因為这是產生力矩重要的来源.而当你以这样的模式运行下,你不太需要去牢记一些挥桿动作上的细节与招式.整个挥桿动作会变得简单与容易.但这个运行的前题是需要一些身体体力与肌肉强度為基础才做得到.但它的运行会是最有效率且可以得到相对高的產能与效果.所以转动要转得好可以要花点工夫,不是你所想得,只要会它的招式就可以打出来转动效果.

      挥桿动作无法以转动為模式的问题
      一般人以手臂為击球的模式都会让身体產生太大的负担,同时无法维持应有的击球稳定度水平.所以成绩是很难一致.当你想要运行一些选手的挥感动作常会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状况產生.因為它需要一定强度的臂力才能做到. 但除了臂力不足的问题外,还有腿力,与腰力的不足.要產生强大的身体转动力量需要有扎实的基础也就是转动的轴心,同时也要转动得顺畅,都需要你有一个强大的转动发动机.

      要转得动需要建立腰部与腿部的肌肉强度
      因為一般球友本身没有去练习这两块的肌肉,所以你说怎麼可能把动作练习成以身体转动的挥桿模式.一些球友是看选手的挥桿动作自学出来.但这样的效果我个人是非常质疑.因為动作的学习不是光靠看,就可以看会.需要实际的操作与运行.但没有人在旁边指点或观察,你是无法了解这样的动作模式是正确与否?因為以身体转动的方式,打从一开始的上桿就已经是转动了,而不会是下桿才是转动的啟动点.很多球友会将挥桿转动放在下桿来运行但这只是做半套,同时很难每回都可以运行转动的下桿.因為身体的动作是聪明.你怎样上桿就怎样下桿.要将上桿与下桿分為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对於我们的身体来说会有一定的操作与运行难度.所以要让你的动作可以运行顺畅就是简单化.让转动為主要的挥桿动作模式.

      训练手臂以外的肌肉强度与耐力
      所以你练不好身体转动的击球模式大多的原因在於你的身体条件与肌肉强度不足.因為你缺乏训练手臂以外的身体肌肉导致你身体无法执行转动的模式.所以只能以手臂进行击球.把球桿给抬起来,然后往下砸球.再让身体带往收桿的方式.这样比较容易击中球与成就感.但效果与体能维持上就差了不少.所以这也是现今大部份选手都会进行重力训练来加强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强度与耐力.才能执行身体转动的击球模式.而身体转动对於整体体能消耗上也是相对少.因為它需要从身体底部进行转动到最上面的头.所有身体部位都会被影响到.

      為什麼击球无法球球都打得很扎实?
      我自己练习这样的动作可以感到击球效果提升,击球稳定度也提升,击球自信心也提生不少,体能消耗上也减低不少.以前动作上最為苦恼的地方是如何吃球扎实与打中甜蜜点?这点很多球友都一定会有相同的问题,而这点确是与你个人挥桿动作是习习相关.為什麼无法吃球扎实或吃到桿面甜点?都是因為挥桿动作不是以身体為轴心,进行转动击球,所以无法稳定与持续的打中桿面甜点位置.10当中打中桿面甜点位置低於5成.虽然都打得中球但无法打出最佳化的效果出来.因為以前动作都以双臂為主要的击球重点,非常不稳定同时挥桿路径也极不固定.这样对於击球扎实度就很难控制到最好.

      身体转动為提升击球精準度的最好办法
      当动作建立成转动的击球模式,身体就运行更加顺畅与稳定.身体位移也可容易掌握,对於击球点也可以精準的控制到最佳化.吃球点的位置都集中在桿面中心位置的1.5cm的半径范围中.从此不再害怕打不到桿面甜点,只是想怎样把最佳的击球效果给发挥出来.同时持续摸索出最好的动作运行细节.这也就是我為什麼慢慢都喜欢打桿面较小的Shallow/宽桿面设计的木桿?或是刀背式的铁桿?因為我的击球模式相对稳定,对於打中桿面甜点的任务执行正确率超过7成以上.所以对於相对小的桿面可以压低下桿时的风阻系数就特别钟爱.也因為如此对於桿面较大的日系桿头反而打起来不是太习惯.

      克服击球精準性问题后,就会以性能导向的击球需求
      因為当你可以轻鬆打中桿面甜点时,你对球桿的要求与击球的任务已经不再是求打中桿面就好的目标.而是提升為将击球性能给最佳化.这也是我在很多文章中说到,每个人的高尔夫生涯当中,不同时期是有不同的任务与目标.当你成长到一个阶段,你会有新的目标与任务需要你去克服.所以现在的我在选择球桿上就会以性能,距离效果,弹道更有穿透性与更具有侵略性的球头与桿身的组合.这是当你挥桿动作已经提升到一定水平,体能与肌肉强度都有基础,就会去追求的东西.所以在球桿上你可以选择的东西就更為宽广,性能类的桿身也更多.

原文地址:http://peargolf.com/article/zhuantigaibiannidongzuodeqianyinhouguoshentifenxipian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