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增进了海峡两岸同胞的感情 郑文键(海南省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台商) 在中国(2009海南)高尔夫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众所周知,七十年代初,小小的乒乓球缓和了冰封已久的中美关系。而几十年的分隔使两岸同胞在文字、用语、认知、文化、生活习惯等各方面有明显不同,因而产生情感上的疏离。原来并不被看好的高尔夫运动,现在对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感情、了解、沟通等方面,却发挥出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九十年代初,我和一批台商首次来大陆考察投资,先后到了内陆的许多城市,最终来到了东方的夏威夷——海南岛。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都与台湾有许多相似之处,让我们有着回到家的感觉,格外亲切。当时,海南还是高尔夫球的蛮荒之地。我们一行人都是有几十年球龄的老球手,大家一致认为海南具有发展高尔夫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建设高尔夫球场最为理想的地方。因此,决定将在台湾发展已有数十年经验的高尔夫运动引进海南,选址确定后还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积极支持,特别是当时省台办主任李永春、现台办主任徐刚等从帮助选址到办理相关手续、协调各部门关系,做了大量工作。台达、南丽湖、东山、依必朗等完全由台商投资的高尔夫球场相继开工、建成、启用,成了海南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间接地促成海南高尔夫球场,甚至于大陆球场的快速发展。
现本人就这些年亲身经历,谈几点感受:
1、投资环境至关重要。
当初选择投资建立高尔夫球场,除了看好海南气候、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外,也有个人兴趣爱好等原因。在尽享绿色、健康快乐高尔夫的同时,也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一个球场至少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还有相关产业的发展。
球场从建设到经营,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和种种问题。每每这个时候,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都及时深入调查研究,帮助排忧解难,当时的省委书记、省长阮崇武,省政协主度陈玉益,现定安县委书记孙颖,还有省台办的同志等,该批示的批示,该找有关部门通气的通气,有的还现场办公,该落实的落实。由于有了他们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才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企业效益也越来越好。
2、小球搭起大舞台。
台湾人在海南甚至全国各地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凡是到中国旅游观光的、休闲度假的、考察投资的台湾人,高尔夫球场是必到的地方。因此,球场也成了大陆同胞与台湾同胞相互沟通了解、洽谈生意的平台。好多台商就是通过打球,逐步了解了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坚定了投资建设的决心。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领域也越来越广:有高效农业、水果种殖、水产养殖、房地产、医药保健、酒店餐钦娱乐业等等,无疑高尔夫在这里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海峡两岸的高尔夫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增进两岸高尔夫球界的交流,提升职业高球的国际竞争水平,海峡两岸在1996年开始推动以职业高尔夫为主的海峡杯邀请赛。该项运动不仅开启了两岸在职业高球界的第一次正式互动,更是形成两岸人民在高球文化沟通上的良好管道。
3、要打好球,先学好做人。
十几年来,高尔夫让我结识了很多大陆朋友,上至高官、下至平民百姓。不少球友总在问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降低杆数,提高球技。我这个人性格直来直去,就像前几年到了北京参加台商座谈会,大家有些意见和想法没人敢提,我是有啥说啥。所以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先把人做好,球才能打好,尊重对手、尊重球童、守规矩、讲礼仪、严格自律,只有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不但球技会逐步提高,做其它事情也一帆风顺。我坚持一条做人的原则,对自己父母不孝顺的人不能与之交朋友;那些球场上行为粗鲁、谩骂球童、耍赖皮的人不能与之做生意。
球如其人,一点也不假。不论领导干部、企业老板、律师、学者、记者,还是青少年球手,凡是能严格自律的、礼仪规范的、球场上有良好操行的,这个人绝对错不了。 说点题外话,去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肖万常来海南参加博螯亚洲论坛年会,我俩算得上是老球友了。由于会务紧张,我俩球没打成,还是一同共进了晚餐。我向他详细介绍了台商在海南投资的情况,他非常高兴,对海南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并且承诺回台后会研拟更多有利于两岸发展的政策。
现在,我们第一批上岛建立球场的台商,不少已因年龄大退下来,儿子辈顶上去了;孙子、孙女也都落户海南,我们与海南建立了很深的感情,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已的家。 这些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力度,政策更优惠,服务更到位,投资环境今非昔比。目前,两岸又实现了直航,利用三通及两岸旅游开放,让更多大陆球友及高尔夫相关人士去台湾访问、打球及以研讨会的方式来共同提升两岸高尔夫水准,另外选手互访,移地训练与多参加对方举办的比赛都能促进两岸情感交流。如此高尔夫运动将对促进两地交流与发展将产生更巨大的作用。
球场越建越多,品位质量也越来越好,海南岛已成了国内外养生、休闲、高尔夫的天堂。
我和大多数台商都有共识,投资中国,投资海南、投资高尔夫产业这步棋走对了,这条路,我仍将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