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篇
我常常会观察一些球友的挥桿动作,而一些球友也会询问我一些挥桿动作上的问题.这当中有一个状况是很多球友所不解与无法自我观察到的问题.因為当你在挥桿时,你会依照你平时的动作去操作球桿,但因為球桿的规格与你有一些差异与规格不符.这样的状况你会不自觉得让你身体自动帮你改变挥桿动作的一些细节与状况.让你可以进行操作这些对你来说不适用的球桿规格.这些状况其实一些比较敏感的球友都可以发觉到只是无法真正了解问题在那或原因发生何在?而本文也会将这些问题与原因细细说明让大家了解.
首先让我先说明為什麼会有这样的状况產生?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出有因.你需要了解到為何球桿或你本身的动作会不自觉得改变?了解到前因就可以知道结果.而我对这些前因进行了几个状况的分类.这样大家比较容易了解.你也可以从中了解你是否也是有这些状况发生?
1.身体与体能的改变 – 这块主要是从自我进行分析.因為一个动作会慢慢的改变一定多少与自我的身体有关.而你需要了解你的身体是否有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你所要做到的挥桿动作?这个状况大多是自我意识下去要球身体进行动作适应但身体本身有先天与后天的问题.以致於无法达到你要的动作.而身体也会自行调整到你认為可以的打法.所以你需要先自我了解与观察你是否有这样的状况才能分析其他原因.
动作建立与体能有直接相关 会让你身体改变或无法做到你要求的动作有这些原因.首先是你的动作对於你身体的结构,肌肉强度,体能要求与身体协调性都有无法负担的状况.所以身体会自行进行调整.在你自我认知下,你的身体做到了你要的动作.但其实不然.因為你平时根本没有进行自我体能训练,肌肉强化与身体协调性的建立.这样你是无法做到你要的动作.这些状况最常发生在你希望能将你喜爱的球员动作进行复製在你身上.或是教练要求你要照他说的动作去复製练习的原因.但你与教练都不知道要练到你想要的动作不是只有在动作上进行要求,也需要对身体本身进行升级与调整才有办法同步提升.如果没有对身体肌肉强化,建立身体协调性与体能提升这几个大项目.那你是很难有立桿见影的效果出来.
有受过伤的部位就很难做到一些动作要求 另外还有你的身体特定部位本身有受过伤会让你在运行挥桿动作的过程,身体进行自我保护下,对特定的动作无法执行到位.这会导致你的动作的执行率与执行效果无法达到最佳化.这个状况我想你自己本身应有所了解所以在挥桿动作的建立与练习过程当中需要将这个问题给考虑进去.不可将动作要求太高,同时强迫自己要练成你身体无法做到的动作.我在我的力学挥桿动作上就是以人為基础与出发点.不需要太刻意去练特定或固定的挥桿动作.反而要以你现有体能条件与肌肉强度為基础下去发展自我特性的挥桿动作才是最好的模式.
挥桿动作需要建立在自我身体特性 最好的挥桿动作与最适合你的挥桿动作是没有一个固定标準与招式可循.因為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先天与后天的身体差异都会影响到你执行动作要求的执行率与强度.所以我的挥桿动作观念是掌握基本几个挥桿的关键,然后再依照每个个人的条件去自行发展运行的细节与动作执行方式.这样的动作可以得到最佳化,同时可以让你依据本身特性将击球的最佳化轻鬆呈现出来.如此不会如同很多球友在挥桿动作上太过依旧身体特定部位的运行方式.这样往往会让你在打球过程中体能无法持续,动作执行的精準度很难掌握.
平时有固定运动会对动作建立有正面帮助 再来就是你的身体如果有规律的进行运动.不管是走路,跑步,打球,或爬山等活动.这些的运动都会对於身体的肌肉强度与体能的建立有很大的帮助.比如站上会员有人固定会打保龄球,所以让它的手臂与肩膀的肌肉强度会很发达.这样在打高尔夫上就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发挥在挥桿动作上.尤其在下桿击球前,手臂的发力效果上会比其他球友有更好的力量输出.所以一位好的挥桿动作教练需要全方位的了解球友本身身体特性外,还需要知道他是否有固定练习一些运动.就算是平时走路也是一个自我健身的模式.因為如果你每天固定会走2~5公里的距离,你的下盘的强度会比其他人要更好.而下盘强度增加会对於挥桿动作的重心固定与稳定性啟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於身体转动的力量会比其他球友要强大多了.这些都是从一些运动上对於挥桿动作的帮助.也是专业人士分析个人动作的一个基础.
挥桿动作不是单纯拿著球桿对著球打这样简单.尤其是越简单的动作它对身体要求与体能上都会比较高.因為一个击球效果的好坏, 人这个因素就会佔了6成以上的效果.球桿不过佔3~4成的比例.当一个挥桿动作能做到位是建立在一个强大与稳固的身体上.不是想只要苦练就可以有如同选手或教练般的击球效果与挥桿动作.尤其一些新手对於高尔夫的观念就是找个教练然后多练习就可以打好,或是建立一个好的挥桿动作.而对於体能与身体训练这块上,市面上8成以上的教练都不懂.只会跟你比划招式,要你照他说的动作练.但这样的效果我所看到的结果,就是你打了1年半载也打不好.常常动作乱掉,练到后面四不像.只好再求助教练.但这样一定打不起来.
我的个人经验 自以我个人经验,可能因為我自己资质不高与悟性不好.我打了6年的高尔夫后将我动作给放弃,然后自我建立新的挥桿动作.这样的过程我至少经过一年半才将动作给确定下来.这当中有不少的尝试,修改,与调整.而我也固定跑步与做一些个人的体能训练,让自己的肌肉强度与体能可以运行挥桿动作更加顺畅与更容易将力量给发送出来.如果任何一位教练跟你说你可以在半年内让你会打球且打的很好.那肯定不靠谱.因為打得到球与会打球是两回事.打得到球不是太难,动作上可以五花八门.但会打球就可讲究不少动作与身体的协调能力.就我的经验来说,一位新手要建立一个像样的挥桿动作最少也要花上2年以上.
你需要有错的经验才能建立对的动作 為什麼需要花上那样长的时间?因為新手没有经验.我打了6年球才决定要放弃旧的动作,而运行在新的动作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经验知道这样的动作不是正确与适合我自己.动作的建立如果是建立在一张白纸上,那球友本身很难了解动作的差异?為何要如此运作才会适用於我?怎样的动作细节与执行方式是错误?简单说,没有相关经验你是不知道如何自我练习才能练好一个动作?所以只要你问一些球龄超过10年的球友,他们一定会跟你说高尔夫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与投入的运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与所得.而每一个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问题困扰你.因為你会逐渐老化,身体体能与状态无法永远保持一致.所以你的动作会跑掉.因為身体无法负担这样的动作要求与体能耗损.同时对於球桿的操作也会有心有餘而力不足问题.
这都是打高尔夫的过程与问题.所以不要认為球桿只要量身订製一次就行,以后就照这样规格进行复製与使用.球桿是不会改变但你的身体与体能是会改变.举个例子,当你出差工作一两个月.你再拿起球桿打球,那样的身体状态也不一定可以打出像你出差前的水平与流畅度.这就是高尔夫的魔力.因為这是需要持续练习.只要你停一阵子,那别说动作会跑掉,连球桿都不见得可以掌握好.球桿是因人才能產生它的效果与价值.所以当人这块不动或有改变下,球桿当然也需要进行调整与改变.它是你贴身工具所以需要跟你一起调整.这也是我要跳到下一个章节的主题,球桿的影响.
原文地址:http://peargolf.com/article/zhuantigaibiannidongzuodeqianyinhouguoyuanyinfenxip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