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职业运动员处境最尴尬。因为没有成名时,愿意赞助的人很少。当你成功时,就嫌你的战场不在台湾,没有宣传价值。这正是台湾女子高尔夫选手的写照。 龚怡萍已赢了三场美巡赛冠军,始终坚持拿台湾证件,她说着流利的国、台语。以市场价值而论,她是最有条件成为台湾代言人的运动员。不过,事与愿违。 她曾经期待,能得到台湾的跨国大企业的合作及赞助。但是,并没有太大回响。至多,是前高协理事长王永在捐助基金,提供了约20万美元的赞助金,做为对龚怡萍的肯定及支持。 龚怡萍已拿了冠军,都还比不上南韩选手。更何况其它运动员,林玉萍是土生土长、台湾近十年青黄不接时期第一位考上美巡赛的球员,实力及勇气都令人敬佩,但是,她在寻求赞助时,遇到大多数的说法是: “你不在台湾比赛,曝光很少。”最后,她就完全靠自己,广告合约就随缘了。 洪沁慧的赞助商是Scottish House,不是营业额十亿以上的大公司,但是老板却愿意赞助一位进军LPGA的球员。卢晓晴是新人,还算不错,有胜华科技的协助,也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台湾顶尖选手的合约,大约都在十万美元以下。 以上四人都是已登上世界最高舞台的台湾选手,像她们的条件,如果是在南韩,早就已拿到百万美元以上的广告合约。今年初来台比赛的三位名列前茅选手,都各有一年二十多万美元的广告合约,公司都不算大,保全公司、大卖场都有,但是,手笔之大,让人惊讶。 当年,朴世莉刚扬威美国,三星集团和她签下一年250万美元的合约,只因她是”拓荒着”,她若成功,就能带动后继者争相投入。这个愿景,近在台湾的球迷都看到了,六年来,南韩有19位选手在美巡赛拿到冠军。 职业选手的市场价值,实力很重要、个人特色魅力不可少,更重要的是有强大的经纪公司运作。魏圣美是一个极致。她从12岁成名以来,话题不断,有实力又有魅力,一位17岁女孩,轻松拿到千万美元的广告合约,而且还入选时代杂志百大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客观环境不易改善之下,台湾的选手只能自求多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