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挥杆类型球手 反向挥杆类型球手 根据《破解自己的挥杆密码(一)》,如果不考虑挥杆平面的问题,只按照挥杆时球杆所形成的轨迹,菜鸟的挥杆属于反向挥杆类型(Reverse slot swing),也称作扁式挥杆类型(too-shallow /too-inside path)。我们很容易看出所谓的反向就是上杆和下杆的轨迹与标准挥杆类型正好相反,也就是说:标准挥杆类型是上杆时球杆所形成的轨迹是在下杆时球杆所形成的轨迹上边,而反向挥杆类型却是上杆时球杆所形成的轨迹是在下杆时球杆所形成的轨迹上边。 这种反向挥杆是如何形成的?至今对我仍然是个谜。菜鸟只能粗略分析一下,仅供与我是同类型挥杆的球友参考。记得我刚开始学球的时候,教练对我说的最多的三句话:1)你上杆有些陡;2)木杆挥杆要比铁杆扁一些更好;3)上杆时左臂不要弯曲。结果,一年以后有一次下场后,同组的球友都说我的挥杆有些扁。赶紧回到练习场拍了挥杆视频一看,可不!和我以前的挥杆完全不一样了。马上找来教练,可是教练看了我的挥杆后说:除了头不稳定性不好、收杆偏高(就是难看),其他的不错,挥杆不算很扁。开始我还真有些怪教练忽悠我,结果最近看了《个性完美的挥杆》后,才觉得我的教练说的很到位。初步分析,菜鸟认为形成这种反向挥杆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种情况形成的: 1)接近或者人到中年的球手,柔韧性差,上杆时,要想叫左臂不弯曲,向后上杆(比较扁地上杆)更容易(不信你自己试一下!要不你就看看《The Slot Swing》中给反向挥杆球手的插图是不是中老年人呀?呵呵); 2)成绩稳定在85-95杆后,为了见7,开始控制挥杆,上杆时,肩膀没有充分转动,使得上杆幅度变小,杆身并没有到达指向目标的程度,看上去当然是表扁平的(不信你照镜子看一下!); 3)菜鸟是属于挥杆时以双手为主导的球手,这种类型的球手更多地只注重击球区的瞬间质量,上杆低,幅度小,比较扁平是他们的共性; 4)小孩拉大车,才到入门级水平的菜鸟过早地就换上了职业球杆 Cleveland CG7 TOUR Black Pearl Irons,用并不是十分强壮的身体勉强地挥动着 Dynamic Gold S300 的杆身(见下图); Cleveland CG7 TOUR 铁杆 更多:http://www.010golf.net/goods-224.html 这样的挥杆严重地影响着菜鸟的球技进步。虽然在菜鸟身边的小圈子里,同时学球的大多数铁杆中,菜鸟的球技还算领先者,但是,自从开始读博和写博以来,才知道在博友这个大圈子里,菜鸟算是很笨的菜菜鸟了。因为很多博友都是1年进8,两年进7,更厉害的半年就见7了。特别是,冬训了2个月,憋着想去见7,可是开春这几天连续下了几场(天安、国际、乡村、鸿华和京南),成绩都在88-97之间逛荡。虽说No Touch + 黑Tee直接影响了业余球手的成绩,但是情绪和心情对我来说是影响成绩的关键,因为菜鸟身边的铁杆都知道“场上打不过Tonny时,嘴上说败他”,但是,心理和情绪的控制也是高尔夫的一部分,总体来说球技再一次走入低谷,状态也再一次进入低迷...... 很多好心的铁杆们知道了菜鸟最近低迷的状态,今天特意帮我请来了一位挥杆类型和我完全一样的职业级高手小龙教练来到练习场。小龙教练不仅自己的球打得好,他的几位学生至今都保持在75-80杆之间。今天小龙就把练球的打位安排在我的前边。见上图,高手的好处就是多,看看从球杆到球包都有厂商赞助。我们一边练球一边交流。小龙看了我的挥杆后认为,我的挥杆问题并不在于我是那种类型的挥杆,而是在于我的头部稳定性不好、没有充分送杆头、转肩不充分和收杆不自然等原因。看来问题还是很多的,有点发愁......。还是先来看看单差点的反向挥杆类型高手的挥杆吧。 小龙教练的发球木挥杆视频: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