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杂志创刊15年了! 对于有些人生历练和成就的人来说,15年的标尺也许并不算太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等等的人生指标也许都过了这个年头。不过,对于高尔夫的专业媒体来说,这是一个不算短的历程。 新千年之际,互联网热潮方兴未艾,本刊的创始人也是出版人王志刚也在互联网领域试过水,最终还是收手上岸了。因为有在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大院里浸淫了那么多年的经历,所以王志刚潜意识当中产生办刊、办体育方面刊物的想法也就顺理成章了。一来自己有这个喜好,二来很方便寻找办刊人才,三来也给自己以往经营的广告公司找到一个固定平台。终于,第一个外来版权的高尔夫杂志诞生了! 于是,同在那个体育媒体大院里度过青葱岁月的徐秋丽、李超等人先后加入编辑部主持工作,王志刚在大院里的顶头上司的弟弟俞达教授为他在美国谈下了版权,我虽没有直接参与创刊工作,还是出于与王志刚的同事交情帮他邀请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城邦视觉总监陈栩春大哥为新刊的美术设计提供相当多的建设性意见。 记得创刊前出版圈的一位颇有成就、现在活跃在影视圈的曹姓大腕出面指教,意见就是,这本刊太小众,没戏!没问过王志刚当时听到这样的劝告心情如何,不过后来的一切似乎告诉我他并没有受到影响。后来的结果就是,这本刊物从创刊开始,一直盈利,且在早年间一枝独秀,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高尔夫专业媒体,且为这个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称作“高尔夫媒体的黄埔军校”一点不为过。 为了制作本期15周年的专题,我抽空翻阅了本刊早年的合订本,发现了台湾著名主持人曹启泰的专访文章,那个时间点正是我为他策划出版新书《一堂一亿六千万的课》简体版的时候,这个举债一亿六千万台币做生意并亏了本的奇人,靠自身努力还债并再创辉煌,书中的自省便是“你是否拥有人生的人脉存折”“你生命中的贵人有多少”。 王志刚未必看过曹启泰的书,但我相信他一定认同书中的观点,我总能在他的经验感悟中听到:“我的命好,遇到了贵人。”然后细数一二三四列位的大名。今时想来,王志刚先生确实遇有贵人,不过最关键的“贵人”便是高尔夫。想想他在那个体育媒体大院时,身为财务人员,数再多的钱也是替别人干活,自从走出那个大院做了高尔夫媒体行业,王志刚先生再数钱就是清点自己亲手创造的财富了——高尔夫改变了王志刚的人生。不仅如此,那些与志刚一同创业、一同奋斗在职和离职的同事也要感谢高尔夫,没有高尔夫,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也许就是另一个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