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张小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冯珊珊赢得世界女子高尔夫球大满贯赛,小将张华创打进美国公开赛正赛,证明了培养中国高尔夫球选手要走“四维一体”和“三个坚持”之路。 张小宁认为,冯珊珊的胜利虽然不如李娜夺得女子网球大满贯赛冠军的影响力大,但对中国高尔夫球界是个巨大鼓舞。23岁的冯珊珊转职业才短短6年,便赢得大满贯赛事,排到世界第五,她的身后,还有一批年龄更小、潜力很大的选手,这说明中国人在这个项目上具有天赋,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女子高尔夫球水平会有整体的突破。 曾担任过国家体育总局网球中心主任、培养过李娜、郑洁、彭帅等5朵金花的张小宁承认,中高协近年来在探索培养高尔夫球选手方面,既借鉴了女子网球的成功经验,也开创了一条与其他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同的新路。 他认为,培养中国高尔夫球选手要‘四维一体’,即国家、集体、企业和家庭相结合。只有采取这种共赢共进的合力模式,才能将以往的“散兵游勇”,转化成一支有保障、有管理、能系统科学训练,创造更多机会参加比赛的生力军。 张小宁透露,虽然成立了国家队,但中高协并没有将选手们都攥在手里,而是采取了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允许成名选手有自己的经纪人团队或经纪人,家长甚至可以在国家队帮忙训练,“只要有利于选手水平提高的,任何方式都可以商量,可以采纳”。 和网球、足篮球等职业体育项目不同,高尔夫球选手大多数是家长先投资,但成本巨大,不少年轻选手在美国打球几年的费用高达数千万人民币。张小宁说,他们一直关注这些海外孩子,也弄过一帮老板的孩子试过,但最终证明,靠个人抓,成功率低,淘汰率高。通过四维一体方式,不仅可以培养象张新军这样有天分的穷孩子,也可以帮助冯珊珊、张华创这样的选手。 张小宁认为,高尔夫球选手应该借鉴女网当年的经验,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长期、系统、艰苦而科学的训练;第二、坚持尽快尽早进入职业圈,和高水平职业选手同场竞技;第三、坚持赛练结合、以赛带练的有效模式。 但是,要做到这三点,不靠国家、企业和社会的支持,个人很难实现。国家级选手一年最少要参加20场国内外比赛,吃住行和参赛费用巨大。另外,日常训练和教练费用相当高,全部算下来,一名选手的费用一年要超过1000万人民币。虽然国家对高尔夫球没有财政拨款,但中高协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积极开发市场,用来自市场的钱养国家队,弥补了没有国家支持的缺口。 张小宁说:“在抓国家队建设的同时,中高协更重视青少年选手的培养。近年来,‘汇丰青少年未来之星计划’已经走进校园,来自200多所中小学的6万多孩子参加,每年举办十几站比赛,已经冒出了不少有天赋的小选手,张华创就是其中之一。” 展望2016年和2020年奥运会,张小宁说:“我国女子选手水平相对较高,我们的策略还是‘凤先飞’。争取在2016年奥运会赛场上能出现中国选手的身影,在2020年奥运会时,我相信中国高尔夫球水平会有明显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