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如(Melody Chan)与高尔夫球的缘份可以说是偶然的。曾是香港舞蹈团首席舞蹈员和曾获得杰出青年舞蹈家年奖的她指自己自7、8岁便开始跳芭蕾舞,可是到20岁左右时她想寻找一些突破,所以便决定退出舞蹈界,并开始摸索投身于另外哪一种事业之中。后来某天她去骑马时,看见附近有人打高尔夫球,对高尔夫球产生了好奇心,之后经朋友介绍跟简伟忠先生学了两堂高球入门技巧。 舞蹈跟底对Melody打高球有没有帮助?她说:「有。舞蹈的严格训练令我节奏感、平衡力和柔韧性都好过大部分人。也培养出我的自信和坚持」。 为什么高尔夫球能这么吸引Melody? 她表示,高尔夫球吸引之处在于其挑战性,这种运动充满不少变化。另外,她认为打高尔夫球的环境令人感到很舒服,打球时能被山和水包围着,使她感到心胸广阔。再者,她觉得打高球的包容性很大,这种运动既可以令她独个儿享受当中的乐趣,也让她有机会跟不同程度的人交流。 远赴他乡 1998年Melody到美国学习高尔夫球埸倶乐部管理课程,问及在美国打高球的感觉时,她说道:「在美国所有同学和老师都会一同打球,令我有一种重返校园的感觉,在那里学习没有压力,我只需学习和提高技术。再加上那里有很多球场选择,气氛又轻松,令我觉得很开心」。此外,她表示在美国参与打高球的人数很多,下至3岁上至80多岁的也有,所有人都参与这项运动,高球文化比较普及。 在美国打高球的日子很快乐,但面对截然不同的文化,她也难免会遇到困难,生活上会有一些小困难,如去美国前的她不懂做家务,去到美国后她什么也要靠自己,从做家务到应付汽车爆车轮也要依仗自己,幸好她小时学舞时住在集体宿舍的经验使她很快便能适应种种一切。忆起当时,Melody说:「现在回想都是好的,令我可以变得更独立」。 美国的学习生涯除了令她变得更独立,还为她带来了什么呢?她觉得这还令她的眼界扩阔,变得不再是井底之蛙。因为见识多了,她的辨别能力上升,让她更有能力应对今后面对的任何挑战。 忙碌的高球生活 Melody有多重身份,既是球员,也是教练,又是香港职业高尔夫球协会女子组主席。面对不同的角色,她有自己一套的应付方法:「当一个球员在比赛时,要非常专注,才能进入自己的境界。当一个教练教练则要掌握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与特质,再制定不同的课程予他们;作为一个统筹组织者,筹办各类比赛,活动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满足方方面面的需要,招呼嘉宾与他们交流,才能最终让事情达到最好的效果」。 Melody自言筹办的每一项活动都令她印象难忘,因为她能与不同的人交流。例如在刚过去的9至10月份,她曾率领一众职业女球手前往北京作交流。那时她们一同参观故宫和长城等景点,整个行程都十分愉快。 面对忙碌的生活,Melody说最重要是要懂得分配时间以平衡生活。她说:「我一星期只教一至二天球,间中参与一些本土的比赛,其他时间做一些推广,希望能寻找到更多的赞助人,为推动本地高球运动的发展出一分力」。 单身也可以很快乐 Melody为人独立,有众多追求者但至今还未婚,她对此说:「单身与否也可以很快乐,而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是有良好沟通和话题。我认为婚姻是不可强求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责任,两人要生活在一起、要妥协,所以是要看对方是否适合。要是遇到对的人,可能认识对方一、两星期便会顺理成章跟对方结婚。而且随着社会转变,现在已没有什么适婚年龄」。 作为一位职业球手,Melody对业余球手有以下寄语:「虽然高球看上去好像是一种不太剧烈的运动,但他们一定要找专业教练指导后才可下场,否则很容易受伤,又会打不好基础和养成坏习惯」。 独立又致力推广高尔夫球的Melody未来主力都是投放时间在香港职业高尔夫球协会女子组的活动之中,为会员筹办多点活动和比赛,以让更多人认识她们的协会与会员。 球手Q&A 你最欣赏的球手是谁?是否仍是Retief Goosen? 不是了,哈哈我很贪新忘旧,现在是Luke Donald。很多人以打得远来令人印象深刻,但他不是这类型。他是一个全面球手,能好好管理自己,所以能有稳定的成绩,他世界第一的位置就是引证他优秀的最好证明。 你最喜爱哪一个球场? 一个好的球场要有很好的自然环境,好的设计师,能满足高手和一般水准爱好者,让大家既能充满挑战又能享受其中。香港的髙尔夫球场资源太不足够了,而且基本上都是会员制私人俱乐部形式,一般人没有机会进场打球。在美国,9成的球场都是公众的,中学生只需付1至5美元便可进场打球。个人很喜欢英国和美国的很多球场,完全天人合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身处其中,好像回到久远的年代。另外泰国的都好,收费又便宜,每年我们也会组团去那里,今年只是因为水灾才取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