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今年以来高球赛事增长很快,于是跟有关人员核实了一下,发现岂止是增长,今明两年简直就是暴涨。 先说职业赛事。职业男子中锦赛明年在维持8场正赛的同时又增加了8场专门针对职业教练员的比赛。CLPGA女子职业赛事明年不但在赛事规模上而且在赛事奖金方面也有大幅增长。据了解明年赛事会由今年的10场增长到12-16场,而且除今年已有的公开赛、世锦赛外,引进LPGA赛事也是明年的工作重点。除上述赛事我亲自咨询过苏总和李总外,听说中体旅和中信朝向也在赛事规模上有所增长。 再说顶级赛事,今年宝马大师重返中国、汇丰升级美巡正赛,世界杯、VOLVO中国公开赛等没听说有哪一家撤出或降低规格。倒是有消息说香港公开赛、新加坡公开赛反而由于赞助或其它原因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会不会到中国来,也未可知。几星期前天津杨柳青有点事请我过去聊聊,看到上上下下都在为2014年迎接美巡赛的到来忙活。看报道太平洋联盟赞助了美巡的一场比赛,据说条件就是要适当时候移到杜老板的主场—杨柳青。为此杜老板又是36洞改27洞,又是出手地产、酒店,美巡要是引进不来杜老板是没法收场的。除天津外据说北京也筹划着引进比肩汇丰赛的顶级赛事。 业余赛事这两年由于不断涌现的优秀青少年选手有了很大的吸引力。地方政府和商业机构都对支持业巡和希望有了更大的积极性,可以肯定的说规模不会减,赞助拉得好还一定会增加。其实除了业巡、希望外认证的业余赛事还有一些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扩大着规模。 青少赛事今年以来更是热闹。拿北京来讲,今年光北京体育局承办的赛事破天荒地办了3场。这两天与北京体育局沟通了解,明年北京体育口会有两个赛事平台。一个与即将出台的高球政策挂钩,其成绩直接影响学生的特长生、等级运动员、加分择校等等;这是锦标赛系列,明年会由今年的一场个人赛增加到4场,还有一场团体赛。另一个平台是选拔2-3线队员的冠军赛,至少也要2-3场。同时了解了一下上海和深圳的情况,据说也都是从今年正式启动起来,明年无论规模、政策等方方面面都会有实质性的增长和提高。 商业赛事今年更是增长迅速,相信大家都有切身感受。本人几个月前安排基金会赛事时就遇见了5场赛事在27洞球场同时进行的壮观场面。商业赛事林林总总各显其能;现在大部分出面做赛事的有汽车、房地产、高档消费品、媒体等,其中一些还有衔接地区或全球赛事,显得即正规、水平也很高,几乎抢了认证业余赛事的风头。 总之中国各级别赛事这两年大幅增长已成不争事实;距今在中国只有常青树没有办了,可中国第一代职业球手也还在赛场上,没有退休呢。 赛事增长对高球这项特殊的竞技运动而言是天大的好事。在近期的赛事增长的背后我们还看到一些很好的迹象。 一是媒体大幅参与,除传统的平面媒体外,无论是电视直播还是网络视频,以及社会媒体和其它新媒体的参与都带来高球对新兴中产阶级的广泛影响。媒体大规模的介入是这项运动推广普及的前提和关键。 另一个重要而且明显的迹象是政府的全面参与。如果说以前还是国家体委作为主要的政府参与高球的话,现在是增加了省、市、区三级政府的全面参与。举国体制办运动的优势,比如在资金、场地、政府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都会有大幅增长。我想没有人会小觑政府在中国社会中任何一个领域的作用。 赛事大增及其背后的迹象带给我们的思考就是高球市场由于赛事的暴涨整个高球产业由此会带来增长,因为赛事是高球市场的核心。尽管高球产业链非常长,但诸多产业是与赛事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赛事不但带动了大量球员进入赛场,而且由于成绩、锦标的的因素会产生无数赛场英雄在媒体的放大效应下吸引更多的大众参与高球运动。另外本次赛事大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政府,而政府投入的力量以及政府政策(诸如升学、运动员级别、举国体制等)的影响在中国是重大而且深远的。 另外一个思考是高球由此会回归竞技本身。高球引入中国出现很多怪现象,皆因为高球竞技的特性被掩盖了。赛事大增的自然反映会从另一个侧面教育公众高球是球、是运动,而且是明确的竞技运动。赛事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些专事高球赛事的公司日子也会好过些,这中间CLPGA、中锦、朝向、中体旅、同哲等赛事公司也会在经历千辛万苦后迎来转机。 对于青少年赛事我特别要多说两句。 1、请社会各界多支持青少赛事。青少赛事不仅仅为**赛事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秀的青少年球手;它对吸引青少年参与高球运动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我观察过一个小孩子打球至少能带动2-3个大人参与,因为在陪孩子训练的大量空闲时间中大人不自觉就会参与进来。所以青少年赛事的本身及其带动作用对高球产业影响深远。 2、青少年赛事应尽可能专业一些。你比如开放家长观赛、自带球僮、配备专业一些的赛事资料等等。承办赛事的机构,尤其是一些政府的下属单位可以多向专业人士咨询,在赛事场地选择、赛事组织,包括分组、裁判等诸多方面尽可能专业,这样才能在结果(与政策挂钩的)出来后不至被指显失公平。 3、青少年高球运动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可能都会以政府为主导。考虑到高球训练、比赛的特殊性,政府应较其它项目更充分地结合市场资源。比如赛事应更多地外包给专业的赛事公司举办。再比如在训练的散养还是集中培养上等一系列高球特有的规律方面应找到一条结合双方优势资源的现实可行之路。 总之高球赛事增长迅速对高球产业的发展是个大好事,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投入会对这项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也应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把好事做好。(本文作者:忻学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