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 海南拥有开展高尔夫运动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湛蓝的海水、迷人的沙滩、淳朴的民风、星罗棋布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国际著名度假酒店。从区位来说,海南地处环亚太中心地带,有利于辐射亚洲东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高尔夫球客比例大的日韩、台港澳、新加坡地区。海南属低纬度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全年长夏无冬,春秋季不明显;空气中氧气和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有“天然氧吧”之称;全年日照时间2500多个小时,每年近300天艳阳高照,堪称“阳光的故乡”。这对寒冷的北部省区和邻近的日本、韩国及东欧、北欧各国都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旅游产业发达,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海南拥有开展高尔夫旅游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由于高尔夫在吸引投资、解决就业、提供税收、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高尔夫在海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0年,海南省接待过夜游客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2008年,海南省接待过夜游客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2011年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全省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将再次实现突破,达到3000万人次,这在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海南高尔夫协会统计资料显示,海南高尔夫球场旅游2002 年高尔夫旅游人数仅有8 万人次,2005 年增加为25 万人次,2006 年猛增到40 万人次,2007 年,全省接待高尔夫游客60 万人次。 (三)地区经济和交通发展迅速 随着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的实施,海南经济已经走上稳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2010年,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利好作用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GDP增速高5.5个百分点。海南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及其快速发展为本省发展高尔夫球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凸显了海南发展高尔夫球场的客观动力。 海南省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目前有高速公路625 公里,海口到三亚的东、中、西线三条公路干线以及纵贯东部的东线高速公路,组成了全岛陆上交通的骨架。海南省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促进本地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高尔夫球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四)教育培训和传媒的全面跟进 在高尔夫教育培训方面,海南大学、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航集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相继开设了高尔夫专业或专业方向,为海南高尔夫行业培养初、中级管理人才。 生根海南、面向全国的旅游卫视开办了高尔夫栏目,经常对高尔夫赛事进行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已经形成全国影响;《海南日报》开办了“高尔夫专版”,海南电视台开播《魅力高尔夫》栏目,两大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海口晚报》、《三亚晨报》、海口电视台、三亚电视台也加大了对高尔夫的报道,为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营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五)旅游宣传促销成效显著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职业赛事纷纷登陆海南,使海南成为国际高坛瞩目的焦点,为中国的职业高尔夫运动做出了贡献。各类国内、国际、职业、业余赛事的举办,各种具有海南特色的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海南省吸引了众多高尔夫球爱好者和旅游观光客。 (六)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海南省各级政府对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是其它省份没有的,其政策支持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全国少见。 海南建省之后,旅游业被确定为省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由于高尔夫在吸引投资、解决就业、提供税收、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高尔夫在海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海南省政府从全省战略和时代发展的高度认识高尔产业的发展,把高尔夫当作一项综合性产业来规划,使高尔夫在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全面而积极的作用。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一)本土打球人口增长缓慢,远远落后于球场增长速度 海南高尔夫主要靠岛外球客带动。由于海南高尔夫的度假旅游特点,本土客人的作用相对较低。在几大客源板块中,70%是韩国高尔夫团,港台、日本和其他国家球客约占20%,内地球客占10%,海南本地常打球的高尔夫人口到现在仅1000多人(指在会员制球场打球者),远不适应海南球场的增长需求。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海南本地高尔夫客人发展极其缓慢,无法成为高尔夫度假旅游的有力补充。 (二)经营淡旺季明显,球场经营不稳定 海南球场基本上都是旅游度假型球场,70%以上的客人来自岛外,因此球场同酒店业一样,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每年的1、2、11、12月,由于国内北方和亚洲北部地区的球场大多封场,大批客人前来海南打球,这4个月成为海南球场的经营旺季;4-9月,海南气候炎热,国内外客人来海南打球的人数很少,这6个月成为海南球场的经营淡季,3、10月为经营平季。海南球场在淡季客源稀少,门可罗雀,在旺季应接不暇,人满为患,造成球场经营很不稳定。据有关调查,目前海南一个18洞球场的全年接待量平均只有2-3万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冬季,不到接待能力的30%。海南高球场是 “一年等一季,一季挺一年”,已成规律。 (三)球场运营成本过高,经营负担重 众所周知,高尔夫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十八洞球场的投资成本平均为1.53亿元,一家高尔夫球场一般需要购买1200亩左右的用地,加上场地建设费、会馆建设费、球场维修费等约需要3亿元,平均投资回收期起码在12年甚至更长。而球场维持一年的固定费用在800万至1000万元左右,加上税费支出,每年需要球场接待35000人次打球,每人次消费750元以上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要维持这样的水平,对海南多数高尔夫球场都极为困难。 (四)产业经营品种单一,经济总量较小 目前,海南高尔夫基本还是以经营打球、组织赛事为主,产业经营品种单一,球具、球衣及其它高尔夫配套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几乎是空白,高尔夫房地产经营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也较为落后,高尔夫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y) 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12月31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对海南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政策性规定:海南应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这就为海南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高尔夫带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把高尔夫和海南品牌景区、景点相结合,与海南保亭等地的温泉、森林资源相结合,都为海南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高端客源搭建全方位的旅游平台。同时,高尔夫旅游对房地产带动作用大。因球场而带动的周边土地增值、房产增值为周边群众就业,增加收入。 未来10年左右是我国高尔夫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将达到2.8亿左右。随着高尔夫产业发展的高峰到来,高尔夫地产投资、球场建设、文化建设也将迎来黄金期。中国高尔夫发展的广阔前景也给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契机。 为了积极推广高尔夫运动,广东、浙江等省已先后通过降税的方式,来促进高尔夫运动的发展。高尔夫球运动营业税收从20%降到了10%。这也为海南高尔夫的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意义和值得期待的发展机会。 四、威胁分析(threat) (一)海南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我国是土地资源最稀缺的国家,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使得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海南的土地资源也并不丰富,海南省人均可耕种土地仅为1.35亩,土地资源并不丰富。建设一个18洞的标准高尔夫球场大约需要1000亩—2000亩土地,有些大型高尔夫球场仅占地就达5000亩以上。因此,建设100个高尔夫球场,至少需要15万亩左右的土地,此无疑将占用海南那并不丰富而又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 (二)海南淡水资源并不丰富 海南水资源并不是十分丰富,也存在缺水的问题,而且时空分布极度不均,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在逐年下降。从长远来看,海南仍为地域性、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所困扰。2003年,全省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692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85立方米。2003年海南全省有26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面积240.3万亩,粮食损失7.96万吨,直接经济损失4.18亿元。而建设100家高尔夫球场,就意味着每年要消耗3650万吨水,这对于海南正在逐年减少的水资源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因此,如何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科学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摆在海南面前的严峻课题。 (三)海南高球消费能力偏低 高尔夫球是一项贵族运动,有能力消费及会玩的人并不多。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市场支撑,高尔夫产业很难健康发展。海南有20多家球场,但海南本地打高尔夫球的却只有寥寥几百人。实际上,10多年来,海南营业的高尔夫球场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非但没有滚滚财源而且面临生存的窘境。 (四)资源和环境面临严重破坏 建高尔夫球场除占用土地和水资源外,还会带来生态问题。高尔夫球场建设对草种、草坪、植被、地形、土壤等有诸多特殊要求,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物种单一的恶果,会使原本就脆弱不堪的海岛生态系统更加不堪重负;由于需要引进外来草种还会产生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为了维护高尔夫球场,还要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对整个土壤和水体系统产生损害,而环境的破坏是不可恢复的。此外,高尔夫球场的别墅、宾馆也会排放大量污水。因此,反对大量兴建高尔夫球场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环境保护运动的主要共识和重要内容。 (五)产业发展人才保障乏力 海南高尔夫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较差。很多球会从附近农村直接招聘球童,造成海南高尔夫球会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球会服务质量较差。据调查,保亭某18洞球会,其从业人员共有270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占54.44%,高中及中专学历占38.52%,大学及以上学历仅为7.04%。尤其是作为直接对客服务的球童岗位,让很多未从事过服务行业的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就直接上岗,使得海南高尔夫球会的服务质量很难尽如人意。 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最大不足在于人才不足。海南几大高校为培养高尔夫专业人才做出很大贡献,但是目前出来的学生偏重于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还需经过企业再培训。而管理人才及草地、照明、农药配比等技术型人才是现在海南球场最缺的。另外,海南高尔夫赛事、高球用品生产、销售及球场运营方面人才培养也还很缺乏。 (六)外部竞争激烈 在调查的海南的20多家球场中,所有球场70%以上客流量来自于高尔夫游客,而游客中其中80%以上是韩国游客。这就使得海南高尔夫行业面临国内和国外相似区域高尔夫行业的双重竞争,一定程度上对海南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构成威胁。例如我国云南省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处中游,云南的高尔夫旅游近年来也飞速发展,和海南构成直接竞争。环渤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由于毗邻日、韩,高尔夫球旅游也迅速发展,客观上也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带来了压力。 除此以外,海南高尔夫旅游还面临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的外部竞争。海南球场的境外客源较为脆弱,亟需开拓新的国际客源市场,而境外航线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国际球客来海南打球。 总之,海南打造“高尔夫球岛”,优势劣势同在,机会风险并存。据权威人士预计,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升温,海南打造世界高尔夫球岛,打造成中国重要的高尔夫产业基地,前景广阔。 来源:高尔夫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