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总面积3.42万km2,海域面积约200万km2。 海南建省后即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把度假休闲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高尔夫这项集体育、健身、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运动非常符合海南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高尔夫已经被看作海南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是一个以旅游为重要支柱的岛屿地区,气候条件优异,自然环境优美,高尔夫旅游将作为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旅游整体产业中的亮点。 很多年前,海南政府和业界就一直致力于海南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度假游取代观光游的主体地位。海南高尔夫产业的兴起也许正是这种转型的最好体现。海南作为旅游大省,高尔夫旅游已成为海南旅游六大产品之一,深度开发高尔夫度假游,已经写进了海南省的“十二五”规划。而在海南建设“高尔夫球岛”,推出高尔夫球作为“岛球”的品牌概念,成为近来热门的话题并引起广泛的争议。 一、海南打造“高尔夫球岛”的构想 根据海南省“一省两地”的发展战略,旅游业成为海南的主导产业,而高尔夫旅游已成为海南省旅游六大产品之一。高尔夫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尤其对推动海南旅游业转型增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尔夫产业对于改善海南旅游业客源结构、提高境外客源比例、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拉长游客消费链条、丰富和完善海南旅游产品、促进海南旅游国际化将发挥重要作用,是促进海南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的重要抓手和拳头产品。 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带动力很大,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可以说是一个综合产业,不仅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球爱好者来海南旅游,同时还直接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包括航空、酒店、餐饮、商业、交通、通讯、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牌效应。在海南许多旅游地区,高尔夫正在成为调整客源结构、带动旅游度假整体增长的新亮点。 在2006年6月召开的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上,海南在展馆内专门辟出展区设置了一个高尔夫球练习场,并提供球具给与会者参与体验,并在专场推介会上进行了高尔夫球推介。海南省有关部门提出在未来几年要大力发展高尔夫产业,将海南岛打造成“高球之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外高尔夫大企业,加快全省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培育,把海南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高尔夫赛事和康体度假基地。 2006年底,海南着手编制《海南省高尔夫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20年在海南形成‘一岛三地’的国际高球品牌。”“一岛”就是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岛;“三地”是中国顶级的高尔夫休闲胜地、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大赛胜地、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康体服务胜地。 最近几年以来,海南高尔夫度假旅游客源迅速增长,而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也呈现出愈发良好的状态。在海南,高尔夫从业人数每年都有两位数的增长,而整个旅游环节中如航空、酒店、餐饮、娱乐等也因为高尔夫而普遍受益。为此,海南省政府确定了尽快实现海南成为高尔夫球岛的旅游战略目标,并郑重写进《海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海南省“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海南“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进“高尔夫球场”建设,增加公众高尔夫球场,普及高尔夫球运动。科学规划、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争取利用荒坡地新建高尔夫球场,填补中西部高尔夫球场空白。 全岛球场总数达到50个,形成东西兼顾、布局均衡、发展协调、风格各异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旅游客源量提高50%。在出台的海南 “十二五” 纲要规划中,高尔夫产业被列入海南发展纲要的重要发展产业之一,明确提到“规范发展高尔夫产业,促进高尔夫运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引进高尔夫装备品牌企业,拉长高尔夫产业链条”。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高尔夫职业赛、业余赛、巡回赛,培育本土高尔夫赛事品牌。 通过精心策划、包装一批旅游产品,推出高尔夫作为“海南岛球”的品牌概念,努力把海南省建设成为俄罗斯优选度假地,使韩、日、美和台湾地区成为海南高尔夫之旅的主要客源地,使德国和北欧国家成为海南热带滨海度假旅游的新兴市场。根据规划,海南将在未来5年内,规范发展高尔夫旅游,促进高尔夫运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健、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出高尔夫旅游度假品牌。 海南省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高尔夫产业的发展。万宁市、海口市、三亚市和文昌市等均把发展高尔夫行业写进“十一五”发展规划。海口提出要建成“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已成功作为国际高尔夫与旅游论坛的永久会址,并承办2010年高尔夫世界职业名人赛和2011年高尔夫世界杯,并将把高尔夫与旅游发展论坛办成世界高尔夫球界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年-2015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高尔夫产业发展。编制海口市高尔夫发展总体规划,规范高尔夫旅游发展。 把海口高尔夫与旅游论坛办成定期定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推进高尔夫精品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尔夫球赛事,发展高尔夫培训等关联产业,延伸高尔夫产业链条,努力将海口建设成世界性的高尔夫之都”、“建成1-2所全国示范性职业学校,重点打造高尔夫、游艇、保健、旅游等一批具有国际旅游岛特色的品牌专业,培养各类中级应用型人才”。 而三亚更是不遑多让,正在开发中的海棠湾则规划了11个高尔夫球场,提出要打造中国一流、亚洲著名、世界知名的高尔夫天堂。《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规范高尔夫球场建设,注重高尔夫文化培养,扩大高尔夫运动的影响,把高尔夫旅游打造成为三亚拳头产品,构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高尔夫运动天堂。”《琼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建设一批高品质的高尔夫运动基地;发展高尔夫服务业,延伸高尔夫产业链,为举办高尔夫国际赛事及其休闲旅游提供平台。” 文昌市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深度开发高尔夫度假休闲游”,“十一五”期间争取建设3—5 个高尔夫球场。随后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高尔夫产业。海南省的国家级贫困县陵水黎族自治县公开表示该县要建10个高尔夫球场. 在2006年6月召开的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上,海南省有关部门提出在未来几年要大力发展高尔夫产业,将海南岛打造成“高球之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外高尔夫大企业,加快全省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培育,把海南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高尔夫赛事和康体度假基地。海南省政府某官员甚至一度宣称海南未来将规划再建造100个高尔夫球场,甚至200—300个,让高尔夫球成为海南岛的“岛球”。为此,海南省政府确定了尽快实现海南成为高尔夫球岛的旅游战略目标,并郑重写进《海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下面是就如何打造“高尔夫球岛”,提出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转变高尔夫发展观念,培育高尔夫文化 目前,观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缺乏对高尔夫这项运动内涵的了解,没能形成系统完整的高尔夫文化,造成进入高尔夫领域的障碍。没有高尔夫文化与高尔夫发展的结合,就不可能有高尔夫在海南的健康持续发展。 海南高尔夫产业要更加注重与高尔夫传媒机构的合作,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普及高尔夫知识,传播国内外高尔夫信息。海南发展高尔夫的基础条件在全国属于一流水平,但与传媒的结合上还显得十分欠缺。因此,海南高尔夫的发展应该充分运用传媒的力量,加大海南高尔夫的宣传促销力度,扩大海南高尔夫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和影响力。明确近期海南宣传高尔夫的“两大目标”。一是消除对高尔夫的认识“误区”,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高尔夫运动不仅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而且也可保护绿色大地,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二是推介海南高尔夫,开拓高尔夫市场,发展高尔夫产业。 高尔夫产业只有和高尔夫传媒紧密合作,才能弘扬高尔夫文化,推广高尔夫精神,传播高尔夫资讯,促进高尔夫产业的和谐发展。 二、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制定“高尔夫球岛”发展规划 当前,海南正在逐步推出高尔夫作为“海南岛球”的品牌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高尔夫大企业入驻海南,加快海南高尔夫旅游市场的培育,把海南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高尔夫赛事和康体度假基地。政府的整体规划和有效监督将在高尔夫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高尔夫本身的特点,如球场建设需要大量征用土地,高尔夫赛事独有的组织管理方式,高尔夫与房地产、旅游的特殊结合等,使得高尔夫的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整体规划和有效监督,才能避免盲目发展、恶性竞争等弊端。 应该对目前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以及与高尔夫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诸如地产、饭店、旅行社、金融、保险、交通、通讯等行业进行比较研究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着手编制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确定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长远目标,科学制定出海南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和产业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