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三周之内,台湾举办了两场国际高尔夫球赛事,一场是林口进行的仰德TPC,另一场是刚刚在淡水落幕的台湾名人赛,两场都是亚巡赛的一站。虽然咱们的选手未能像去年吕伟智那样包办两场比赛冠军,但蔡启煌继2002年之后,再度披上象征最高荣耀的绿夹克,全年价值最丰硕的冠军杯再度留在国内。 现年四十四岁的蔡启煌,其实只能算是半职业选手,目前在中国以教球为主业,偶尔参加职业比赛,包括返台的一些行程,没想到却在老淡水杀出重围,独得十二万美元的支票。姑不论这位新科台湾名人赛冠军是否考虑当「全职普罗」,至少获得许多人欣羡不已的选择权:接下来两年可以自由安排亚巡赛的大多数行程。 这就是国际共站赛事的神奇魔法!或许要让出六十几个名额给亚巡赛选手,或许要付出额外的认证费用,但对于场中多数非亚巡赛会员的台湾选手来说,却是莫大的吸引力,因为谁能在自己熟悉的场地赢球,正式工作权立即生效,外加两年参加比赛的优先权。甚至那些只能零星参加比赛的台湾选手,若能打出名列全茅的成绩,也有助于年终挺进奖金榜前六十一名,进而拿到下一季的全卡资格。 蔡启煌就是最佳的例子,奖金榜瞬间冲到十五名;而宋孟璋今年只打了两场亚巡赛,之前在林口并列十四,落袋6,628.57美元,周日淡水站靠着尾盘六十九杆,拿到价值19,500美元的并列第六,两场比赛合计26,128.57美元,奖金榜跃居七十三,离门坎愈来愈近了。 主办台湾名人赛的三商企业确实不简单,连续冠名二十六年,总奖金从新台币二百四十万元,成长到今天的六十万美元;仰德TPC则在2010年为台湾选手打开国际大门的另一个快捷方式,奖金规模也从三十万加码至五十万美元。对台湾选手尤其有利的是,林口、淡水都是他们熟到不行的球场,台湾名人赛多年来只出现过五位外国冠军名字可见一斑。 亚巡赛在台湾无疑最让人熟悉的共站模式,不过把新台币二、三百万元规模的台巡赛变成发展赛的行程,台湾选手这两年多来从中获益不少,像2010年许佳仁拿下百龄坛台湾冠军杯第二名,年终奖金榜高居第二,去年蒋宸豑和高尚宏也因为赢得台湾举办的发展赛而直升亚巡赛,今年又有谢继贤高举台湾冠军杯,年底守住奖金榜前三名,将可以免去资格考之苦。 那往上的层级来看呢?台湾十多年前就主办过总奖金一百五十万美元的BMW Asian Open(亚洲公开赛),去年更迎接到总奖金二百万美元的扬升LPGA台湾锦标赛,结果在曾雅妮的效应下,四天涌入近七万人潮,写下台湾高坛的一页传奇。 转眼间,LPGA台湾大赛又要来了,美中不足是主办单位对台湾选手明显小器了些,甚至四张外卡资格赛还保留一半给只有四人参赛的外国选手。 台湾能变的共站魔法不仅于此,之后美丽华球场也会举办两场国际赛事,一场是纳入欧洲长春巡回赛的富邦长春公开赛,如果任何一位台湾选手赢球,还能外带接下来两年的英国长春公开赛入场券,另一场则是首度和韩巡赛合作的裙襬摇摇世界女子名人赛,这也意味冠军将获得世界排名官方组织的认可。 作者:翁明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