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高尔夫球专项班的宗旨依然如初:“面向亚洲,培养能够系统掌握高尔夫基础知识的实用性管理人才。”却有学生在抱怨:“大部分同学,当初抱着很大的兴趣来到高尔夫专项班,今后或许会抱着很大的兴趣走下去。但在他们大多数同学的眼里,中国高尔夫挺累,还不赚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学生代表:吴迪 2012届北京体育大学高尔夫专项班在读学生 “班上的同学有不少选择在万柳俱乐部实习,做的工作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每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大概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起步,然后慢慢成长” 2008年,吴迪迈进了北京体育大学的大门,今年6月份,他将结束四年的学习生涯。像体育大学的大部分男生一样,吴迪酷爱体育,因此他会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这所体育类院校的最高学府。 大学四年,吴迪一共学了三个专业。入学时,吴迪上的是体育教育学。大一时,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有重新选专业的机会,吴迪抱着对网球的向往,跳到了网球班。等到大三,听说高尔夫专项班招生,吴迪又心动了,经过笔试和面试,吴迪如愿成为第八届高尔夫专项班的学生。 吴迪这一届的高尔夫专项班有41名学生。来专项班之前,吴迪已经接触过高尔夫,父亲打球时,经常带着吴迪,这让他多多少少对这项运动有所了解。但在整个班级中,像他这样在进班之前就了解高尔夫的并不多,多数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这项运动,很多同学都是抱着对这项运动的向往来到这个班级。当然,也有少数家庭环境很好的,来高尔夫班学习纯粹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毕业时 选择时 像前几届一样,吴迪这一届开的课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今年就要毕业,对他们来说工作和实习的事情变得更加重要。 有不少同学选择去了球场,从基层工作开始做起。而吴迪选择了IMG,跟着自己的师兄近距离地感受了去年的汇丰冠军赛。尽管只是实习,但能被选择去IMG也很不容易。吴迪班里有20个人报名,但IMG的名额只有3个。经过面试,吴迪成了他们中的一个。 2011年的9月29日,吴迪到达佘山。还没来及休整,中午的时候已经开始收拾仓库。在佘山的实习工作很琐碎。赛前,吴迪负责电视的租赁和摆放;球童之夜的烟花,也都是由吴迪来协调。即使是很琐碎和细小的事情,吴迪也要尽最大努力完成。因为实习机会来得不容易,“刚开始工作也是一点一点来”。 当然,除了那些琐事,吴迪还负责一项“大工作”——发电机的开关和加油。什么时候去开,什么时候去关,他们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开晚了,没有电,餐厅的早餐就没法准备。一个发电机差不多有一个集装箱那么大,开起来声音嗡嗡作响,大到人说话的声音都听不到。 回想起那段经历,吴迪觉得很充实,“做赛事累,有挑战”,但这种感觉似乎很好。 班上的同学有不少选择在万柳实习,工作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每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大概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起步,然后慢慢成长。 面对未来,吴迪有可能踏入社会,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然后慢慢发展。但他自己更希望能够继续深造,譬如读研,“现在有些工作对学历还是有要求。” 班上的大部分同学,当初抱着很大的兴趣来到高尔夫方向班,今后或许会抱着很大的兴趣走下去。但在他们大多数同学的眼里,中国高尔夫挺累,还不赚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吴迪说:“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