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日本高尔夫必须走出去!

时间:2014-08-14 15:17来源:高尔夫论坛 作者:2014bjgolfer 点击:
京城高尔夫,是为高尔夫人群提供全面专业服务的权威高尔夫门户网站。的高尔夫球场资讯,会籍球卡,高球教练,新闻赛事等都是直接高效地满足高端消费人群-高尔夫球友的需要
(责任编辑:管理员)
在谈日本高尔夫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四面环海的国家。日本是个岛国,由多个岛屿组成,呈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型。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日本特殊的民族心理——岛国心理。

    所谓岛国心理,特征为:一、排外;据调查,多数日本人在同外国人相处时感到不舒服;“外国佬”意味着“外人”,日本人希望他们留在“外面”。中国人尽管有同日本人一样的面孔,即使学会了熟练的日语,也很难成为这个社会的一员。有人说,要让日本人完全接受,唯一的办法就是出生在他们中间。 二、潜在的不安全感;《日本沉没》是对于海平面上升的担心;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对于土地资源的获取的强烈愿望;还有,1980年代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大举进军。

    在高尔夫上,则表现为对石川辽、宫里南等本国选手的热捧,“如果一个电视台转播泰格·伍兹的比赛,另一个电视台转播本土球员宫里南的比赛,日本人肯定会去看宫里南,而不是泰格·伍兹。”曾留学日本,现为云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教练的金学哲说,“这让日本本土选手还有相关的本土高尔夫产业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同时却也限制了日本高尔夫的整体向前。”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学哲认为,如果日本高尔夫在发展初期能够采取走出去的姿态,适时转变发展方向与模式,或许现在亚洲高尔夫第一强国就不是韩国,而是日本了。

球场:建设远超出市场需求

    100多年前,日本就开始兴建高尔夫球场,是高尔夫发展最早的亚洲国家。1955年,日本只有100个高尔夫球场,1970年代其数字急速上升,1980年代后半期,伴随着游憩地法的颁布,高尔夫球场爆发性地发展。2000年完成的球场共2000个,其总面积至少有1680平方公里,是日本狭窄的山地的1/150。现在日本球场数量在2600个左右。

    在经历了一番疯长过后,日本人发现球场的建设已经远远超出市场的需求了,随后的经济危机,更沉重打击了这个最早的高尔夫市场,日本高球界一片低迷。原本约人民币700万元的会员证,经济危机后价格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高尔夫球场上打球的身影也明显减少。

    但这也促进了日本高球走向平民,“现在是在走下坡路,随着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很多的球场是亏本经营。以前,比如1990年的时候,打一场球,将近人民币2000块钱,而现在,平日拿2000块可以住两晚打三天球,包括早餐。就等于说是降低了三分之一的价格。”金学哲说。这位职业高尔夫教练,在1991年高中毕业后选择去日本留学,在日本高尔夫练习场勤工俭学而开始了解喜欢高尔夫运动。理想是“做一名教师”。2010年从深圳来云南省体育职业学院任教。

    不过平民化并未完全消化掉疯长的球场,据专家分析,现在日本的高尔夫球场数量,比实际需求多了约1/3。而且整体而言,与美国高尔夫相比,日本高尔夫球场的层次仍然太单一。

缺乏公共球场

   “价格整体而言还是偏高,美国往往一个小镇上就会有一个公共的9洞球场,5美金就可以打一场,而日本呢,几乎没有这样的公共球场,因为日本的球场是私人的,除非国家的一些公园什么的,可能会有公共球场。所以日本的这个公共球场的环境比起美国是比较糟糕的。中国现在走的就是日本的道路,有很多昂贵的球场,却很少公共球场。不过这几年好像也开始兴建了,像深圳有些球场,300多块就可以打。这样的球场在慢慢多起来。”金学哲说。

    日本在发展高尔夫的过程中,也曾经遭遇民众的反对。反对的理由主要集中在高尔夫球场对于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上。二战后,日本就开始重视森林保护,政府鼓励全民使用再生纸,家居、筷子等木材都是从国外进口。

    但在兴建高尔夫球场的过程中,一些树木难免遭到破坏,加之球场农药问题一度泛滥,民众反对声高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政府颁布政策,1990年4月后新建的球场严禁使用任何农药;1990年5月,日本健康福利部又公布了饮用水中21种杀虫剂的试行标准。1992年,据日本环境局对全国高尔夫球场地下水的监测结果,只有6%的样品中含有农药,其中三例超出了饮用水试行标准,地下水没有严重污染。

    这些都让日本高尔夫往更健康的地方发展,目前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者都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除了有政府方面的硬性规定,另一方面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投资者也不愿意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去破坏属于自己的土地。

    “他们用的都是很贵的农药,肥料也是。我给你举个例子,日本的油漆是可以喝的。你可以想象,其所使用的那些肥料、农药,对人体的损害是很小的。”金学哲说。

日巡赛:高奖金额的赛事

    彭焱焱在以经纪人身份陪梁文冲去日本参加比赛后,最大的感慨就是日本球迷太热情了,石川辽太幸福了。他说基本上石川辽去到哪里,大波球迷就跟着移动到哪,而且男女老少都有,年龄层次相当丰富。

    确实,在日本,高尔夫球普及率相当高,“比如说,100个人中,20个人就会打高尔夫,同时,日本有一亿两千三百万人口,那么有2000多万人在打球。”金学哲介绍。根据日本高尔夫球协会的推算,1990年代中期,日本高尔夫球人口就已经达到1300万人(全世界的高尔夫球人口只有5000万人,可见日本所占比例之高),这是其他发达国家中未曾有过的现象。

    “基本上,如果你不会打高尔夫,可能你是不会做生意的,因为高尔夫这个运动,日本人太喜欢了,所以有些人因为打球甚至耽误了生意,一些银行,特殊的一些银行,他贷款给某个企业家的时候会问,这个找他贷款的人会不会打高尔夫?会打的话他的差点是多少,差点如果是单差点的话,银行是拒绝给他贷款的。”金学哲说。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群众基础,高尔夫赛事的转播收视率不容小觑,广告也因此源源不断投进来。广告一多,赛事的奖金也就跟着水涨船高。在中国,以中巡赛为例,有20万美金的总奖金,参赛选手155名,65名能晋级,最后由65个人来分20万美金的总奖金。平均下来一人的奖金也就几千块,剩下的90名选手,一分钱没有,比赛支出都是靠自己。而一场日巡赛可能700万美金,是中国的35倍。所以在高尔夫球界流传这样一句话:练球去美国,淘金去日本。

过于自我保护的环境
  
    近几年,不少中国、韩国选手也瞄准了日巡赛的高额奖金,纷纷转战日本。这也让日本面临太多外来选手,尤其是韩国选手赢得比赛带来的困境——赞助商并不希望看到外来选手夺冠,因为这个会直接影响到电视收视率,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横峰樱2009年赢得日本收官赛的时候,收视率是12.4%。但2010年,朴英碧赢收官战的时候,电视收视率只有7.6%。

    “日本这个群体就是这样子,相对外来的东西,总是更倾向自己。别的不说,如果两个电视台同时转播比赛,一个是泰格·伍兹的,一个是宫里南的,日本人选择的肯定是后者。”金学哲说。这虽然为球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以及物质上的保障,但是也阻碍了日本高尔夫的发展。

    为什么高尔夫运动发展时间没有日本长的韩国,却频频出现世界水平的选手。首先,韩国有深厚的底蕴,没有100年,但是也有六七十年高尔夫的历史。

    其次,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高尔夫专业人士。韩国的高尔夫协会收了会费以后,用这个钱把大批的教练送到美国去学习,再回来国内教。每年,韩国高协都会从中学到大学里挑选70位适龄球员,根据他们的表现以及测试比赛结果,最终选出6位男选手和6位女选手进入国家队。还会带着12位选手在日本宫崎县、韩国济州岛以及其他适合练球的地方,进行训练。

日本高尔夫必须走出去!

2014-1-22 10:49


    日本不是,日本总想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所以在球员培训上,日本没有韩国那样成熟的教练和成系统的训练体系。纵观现在日本球员的培训模式,以石川辽为例,还是以家庭培养为主。比如,石川辽的父亲(石川胜美)是银行家,一位忠实的高尔夫爱好者。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带着他去打球。

     石川辽7岁开始打球,由于小学、中学都没有设高尔夫俱乐部,但为了加强腿部力量训练,他参加的是田径俱乐部以及足球俱乐部,也为了今后出众的体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08年6月份,他的父亲又为他开了一家练习场,距离住处只有5分钟车程。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说要把这个练习场做4个果岭,全部种上奥古斯塔果岭的本特草,沙坑里面的沙子也要尽可能地接近奥古斯塔的沙子。

    “如果日本像韩国这样,早在几十年前,日本就是高尔夫强国,比韩国厉害。但现在,日巡赛的奖金是韩国人的,亚巡赛的奖金也是韩国人的,第一个拿大赛冠军的也是韩国人,大赛前十名里有两个韩国人,现在,总统杯前十有三个韩国人。”金学哲说。

衍生品:耳目一新的装备

    一份高尔夫杂志如此介绍日本“到日本打球还有一个吸引人的亮点——购置装备。日本以高精尖的产品闻名天下,国内许多职业球员都到日本度身定做球杆,国内没有的高尔夫小玩意儿和衣物也让人耳目一新,设计上又都依据亚洲人的体形,对高尔夫装备迷们来讲,日本不可不去。”

    目前,美国与日本高尔夫球具消费量占全球的八成以上。日本主要的品牌包括Mizuno、Dunlop-Sunmito、PRGR等。虽然目前销量前三仍然是美国品牌,但是日本人始终坚持认为自己的品牌最好。如果真有机会去到日本的高尔夫用品店,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里除了几个美国牌子外,都是本土品牌,偶尔见到个“made in china”也是贴牌生产。“日本人喜欢自己的东西,比如说,国产的东西比进口的东西贵,像美国的一些高尔夫球杆,在日本是卖不动的。”金学哲说。在中国,情况则相反,除了能见到几个中国产的高尔夫球、手套之类,清一色国外产品。

    而日本人在体育用品上的消费能力也一直在推动高尔夫用品市场的发展。有关调查表明,日本每年的人均体育消费为3万多日元(约合人民币2000元),其中体育用具和服装消费约1万日元,场地设施使用费约1.2万日元,俱乐部入会费和担保金等约0.8万日元。在家庭体育消费中,占最大比例的是体育用具,其次分别是体育用品、设施使用费和体育培训班学费。

日剧的偶像制造

    由于近年来打球的女性数量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球具制造,日本商家还将高尔夫引入到女性产品及动漫、电视剧中。

    日本就研制出了一款专供女性打球时穿的内衣,日本高尔夫用品著名商家Taylor Made Golf也推出面向女性顾客的新型品牌Perfica。他们希望喜爱高尔夫运动的女性能够把这一运动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该公司还推出了数款专用球棍长柄,并且球棍在设计上也偏向女性审美。

    说到动漫,《灌篮高手》是中国这一代年轻人共同的记忆,因为樱木花道、因为流川枫,或者因为晴子,大批青少年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棒球英豪》虽然没有像《灌篮高手》风靡中国,但在日本却大受欢迎,一定程度上将更多人吸引到棒球队伍中。此外还有《排球女将》《网球小子》《足球小子》,日本似乎习惯于借助漫画、电视等渠道去宣传一项运动。
     
    现在,以高尔夫为题材的电视剧也被搬上银屏。《高尔夫选手之花》就是其中之一,它讲述了作为派遣社员的野宫花在被强迫参加的应邀高尔夫赛中,意外的打出入穴球而取得冠军。继而通过训练,成为一名专业的高尔夫选手的故事。

记者 王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