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尔夫运动员老虎·伍兹曾说:“我认为高尔夫是真正的全球化运动。”8000万全球参与者证明他所言不虚,而2016年高尔夫进入奥运会,则更让其作为一项运动所具备的竞技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然而,条越南交通部“禁止官员打高尔夫”的新闻,揭示的却是高尔夫球所具有另外一重色彩:作为一项从诞生起就注定为少数人所享有的精英运动,在新兴国家,它的背后所牵连的官员腐败、社会阶层划分、土地资源、水资源浪费乃至周遭污染等严重社会问题,都使其不再只是一项单纯的运动。基因没变,使用者变了,小小一粒白色的球,就这样背负着不可承受之重。 “有钱人的运动,但不是高尚运动” ——高尔夫中国变形记 “我们有文化差异带来的偏见,有意识形态上的抵触,也有因社会腐败而对它的怪罪” 记者柴丽红发自北京 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曾经发表一篇文章这样描述“中国特色的高尔夫”:“10年前,中国仅有4个高尔夫球会,而十年后接近200个。但是,高尔夫球在中国似乎演化成了一个与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游戏。如果高尔夫球像一句玩笑所说的,‘本来是一场绝佳的散步,可惜被搅乱了’。搅乱它的通常是社会中那些所谓的有钱人,他们只知道在球场上彰显身份,建立商务联系。高尔夫球在中国是有钱人的运动,但却不是高尚运动。” 在由西方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高尔夫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从1984年至今,高尔夫在中国受到欢迎的程度与遭到的抵制是同样强烈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卢元镇教授曾说:“高尔夫在西方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而中国只有二十多年,在这个被浓缩的过程里,高尔夫很容易被当成经济过热、贪大求洋的代名词。我们有文化差异带来的偏见,有意识形态上的抵触,也有因社会腐败而产生的对它的怪罪。” 商业上的奇特作用 据广东某高尔夫俱乐部负责出售别墅的孙先生估计,国内高尔夫球场消费者中七成以上都以谈生意为主。“企业高管或者老总比较多,商人、明星都有,政府官员当然也有。”对他们来说,成绩往往很次要的,关键是环境和气氛,这种情况下,高尔夫似乎具有某种魔力,使一切棘手的问题都变得顺畅而心平气和。而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在高尔夫会员卡的销售中,团购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说明很多公司把打球当成招待客户或培训员工的手段。 北京的方先生认为高尔夫像麻将,是可以打出感情、打出品性的,算得上是很好的商务工具。天气好的时候他一周要跟客户打五六场球。也许正因为高尔夫的社交和生意场角色,很多聪明的生意人在合作之前会约对方打高尔夫球,以便观察脾性是否相投。有的人输了球会气急败坏,有的人为了赢球而不择手段,还有的人在球场上高声喧哗,乱走动。 袁向在一家金融机构做过多年销售主管,每当有人想和他谈生意,他就会约人去打球。“你在球场上对一个人的了解绝对比在会议室里深刻。在生意场合遮短并不难,但在球场上就没那么容易了。”他说经常在打完球后就知道对方是否是合适的生意伙伴。 在中国,由于高尔夫球场的兴建被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在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旅游和招商引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城市开始拥抱这一曾经有些遥远的运动。一般而言,一个18洞的国际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在2000亩左右,一个36洞的球场占地达到4000亩。大多数高尔夫球场都设计成18洞72杆国际标准球场,能够举行国际高尔夫公开赛。而9洞灯光高尔夫球场,则能够举办国际锦标级高尔夫比赛,一般开发商都会在球场附近建设高尔夫乡村别墅,以形成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高档住宅区。建设一个国际标准的18洞72杆高尔夫球场,投资约5000万元,加上商务会馆及辅助性设施,投资大约在2亿元左右。 但若踏上运营正轨后它的收效同样可观——举办一场国际赛事,意味着能迅速吸金上亿元并打出国际名气;别墅等配套设施每天都可产生固定大额消费,使高尔夫球场日常维护不成问题;球场在开发为旅游项目后则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度假游玩,从而产生新的GDP…… 高尔夫在商业与经济上的神奇作用,却曾被亚太高尔夫球联盟主席的托马斯·李视为高尔夫在亚洲发展的障碍,“当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而非出于对运动本身的热爱时,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投资回报比起其他用途的土地开发来说,是比较不乐观的。”例如在马来西亚,许多高尔夫球场实际上是亏损的,而无论是中国许多高尔夫球场过于密集的大城市,还是盲目兴建后被叫停的二三线城市,其后续发展同样不容乐观。 正在消失的耕地与水 一面是现实中呈现亏损状态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球场,一面却是一些国家的球场越建越多。 200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和相关文件,自那以后就停止了高尔夫球场的审批。当时,全国有170家高尔夫球场。2011年,当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土部、环保部等十一部委掀起的“整治高尔夫球场风暴”席卷全国时,这一数字变成了600多家。这意味着,在禁令发布后全国又建了400多家高尔夫球场。 全国高尔夫球场“最拥挤”的地方,无疑是数量和总面积均位列榜首的北京。据,北京市的高尔夫球场至少有75家,球场总面积已达132257.75亩,约相当于0.12个北京市区,占北京市行政管辖总面积的0.5%,平均23.4万人就拥有一个高尔夫球场。而一个标准的18洞球场每天平均耗水量在2000~2500立方米。这意味着,如果北京市的75家高尔夫球场都是标准球场,一天就至少消耗16.87万立方米的水,一年就要用掉超过6000多万立方米水资源。而根据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据,2009年北京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立方米,去年北京两次从外省调水,仅2010年10月调水总量就达4000万立方米。 除了经济发达的省份和直辖市外,高尔夫球场上附带的众多利益也吸引了“第二梯队”省份的兴趣。在以缺水著称的北方地区,“高尔夫”的入侵甚至到了和人畜争水的程度。有关媒体报道显示,在人均水资源量仅579立方米、地下水开采率高达93%的辽宁,就有15家高尔夫球场,其中沈阳至少6家,球场总面积达1.1465万亩。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水资源捉襟见肘的河北省。这个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11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大省,拥有8个高尔夫球场,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家占地多达5000亩,远远超过了一个标准球场的配置。 而极度缺水的陕西榆林,居然在沙漠中建了两个18洞的高尔夫球场,将这股高尔夫热推向几近荒诞的高潮。新华社记者今年8月在当地探访后发现,用于高尔夫球场项目的4000亩地属于“无偿供应”,而且在兴建中竟没有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据专业人士测算,在西部高原砒砂岩区建一座36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每年耗水量将达500万吨,相当一个巨型“抽水机”。 在明文禁令下,地方政府却悄悄地支持高尔夫球场建设,皆逃不出利益二字。而在这一利益链的背后,隐藏的另一个问题则是高尔夫带来的腐败问题。 世界上最著名的高尔夫运动员老虎·伍兹曾说:“我认为高尔夫是真正的全球化运动。”8000万全球参与者证明他所言不虚,而2016年高尔夫进入奥运会,则更让其作为一项运动所具备的竞技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 在中国,由于高尔夫球场的兴建被地方政府普遍认为在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旅游和招商引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城市开始拥抱这一曾经有些遥远的运动。一般而言,一个18洞的国际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在2000亩左右,一个36洞的球场占地达到4000亩。大多数高尔夫球场都设计成18洞72杆国际标准球场,能够举行国际高尔夫公开赛。而9洞灯光高尔夫球场,则能够举办国际锦标级高尔夫比赛,一般开发商都会在球场附近建设高尔夫乡村别墅,以形成环境优雅、风景宜人的高档住宅区。建设一个国际标准的18洞72杆高尔夫球场,投资约5000万元,加上商务会馆及辅助性设施,投资大约在2亿元左右。 但若踏上运营正轨后它的收效同样可观——举办一场国际赛事,意味着能迅速吸金上亿元并打出国际名气;别墅等配套设施每天都可产生固定大额消费,使高尔夫球场日常维护不成问题;球场在开发为旅游项目后则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度假游玩,从而产生新的GDP…… 高尔夫在商业与经济上的神奇作用,却曾被亚太高尔夫球联盟主席的托马斯·李视为高尔夫在亚洲发展的障碍,“当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而非出于对运动本身的热爱时,结果往往令人失望,投资回报比起其他用途的土地开发来说,是比较不乐观的。”例如在马来西亚,许多高尔夫球场实际上是亏损的,而无论是中国许多高尔夫球场过于密集的大城市,还是盲目兴建后被叫停的二三线城市,其后续发展同样不容乐观。 GOLF,由以下几个美好的短语组成:Green(绿色)+Oxygen(氧气)+Light(阳光)+Foot(散步)。这是唯一一项仅靠命名便传递出全部美感的综合性运动,它的优雅和真正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环节设置,使其在几百年的流传中,渐渐由欧洲一路向外辐射,最终风靡全球。但不知从何时起,“有钱人的运动”称号却也在其传播过程中被一再强调,然而真正追溯高尔夫的起源却会发现,“贵族”、“腐败”等字眼,完全没有理由与这一“出身卑微”的运动产生任何联系——15世纪,高尔夫诞生于苏格兰草原牧羊人手中的长棍下。 是谁在打高尔夫,谁又应该有资格打高尔夫,贵族,还是普通人?到底是我们误读了高尔夫,还是它在走向现代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生了本质变化? 平民,贵族 关于高尔夫运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15世纪的苏格兰牧羊人乐用赶羊的长棍玩一种击石子的游戏,比比谁击得远击得准,这种游戏后来就演变成为高尔夫球。“高尔夫”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十四世纪苏格兰议会中的文件中。后来逐渐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后来传入英格兰。十九世纪末传到美洲、澳洲及南非,二十世纪传到亚洲。 如今,在有“世界高尔夫故乡”之称的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皇家高尔夫俱乐部,每个周末,这个古老的球场都会对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这一天,任何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在举办全英公开赛的场地上散步,如果赶上好天气,这里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座公园。 作为这项运动的发源地,高尔夫在英国的平民化早已不是新闻。在这里,人们对高尔夫的痴迷丝毫不逊于足球,且由于高尔夫球场分布均匀数量较多,练习场的价格经过数百年的自我调节已经达到平民水平,有的练习场就建在路边,甚至可以免费打。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有很多公立球场,即不属个人投资、由政府建设的非赢利性球场。这种高尔夫球场的设计很简单,没有豪华的附属设施和会所,收取的费用也相当低廉。而纯粹的商业性球场仅占英国所有高尔夫球场数量的约10%,而这一比例在中国却几乎是100%。 较之英国,美国的高尔夫球虽是后来传入,但服务相对成熟,价格也接近大众。美国有两万多个高尔夫球场,其中75%的球场都是不以营利为目地的公共球场(由政府投钱建成的)。一个普通美国人周末在镇级高尔夫球场打一场18洞的球需要36美元,大约是美国白领将近半天的收入。但若在平时,公众球场打球的消费只需10到20美元一场,收费最低只要8美元一场。美国的很多高尔夫球场对老年和少年练习者都有特别优惠。而逢父亲节等特殊节假日,折扣会更大。此外,某些俱乐部也会在自己的成立日对练习者给予优惠。并且,越来越多的俱乐部提供家庭套餐项目,在南卡罗来那的海滨城市梅尔海滩,很多高尔夫俱乐部为家庭提供服务,在成年人进行练习的同时,儿童可以享受打折甚至免费的练习,通常,这种服务没有所谓高峰时段。 合理的价位和数量较多的公共球场,使高尔夫在概念上早已突破“贵族运动”的标签。据一位高尔夫资深玩家介绍,在美国,即使是洗车工这样的典型草根,每月拿出80美金打两回高尔夫也很从容。 有趣的是,高尔夫在西方的传播走的是由平民影响王公的自下而上路线,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短暂出现过贵族化的趋势,而公共球场的出现拯救了高尔夫进一步滑向“少数人的封闭特权”命运。遗憾的是,在高尔夫完成其全球化的演进过程中,贵族和其商业利益得到过度强调,而公共球场环节的稀缺,使其在其他国家呈现出另外一种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