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球童遭殴”不乏先例。近日,北京大宗球会球童被球手追打事情再次引来一片哗然。各方无不义愤填膺,呼吁严惩打人者。就此次事件而言,对错是非已有公论。在激昂的口诛笔伐过后,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何这种有违背高尔夫精神和社会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会在中国的高尔夫球场上屡屡发生。 本应在球场上“打帕捉鸟射老鹰”的绅士们,缘何一次次地“劈树摧花打球童”?在肇事者的眼中,高尔夫是什么?球童是什么?在球场管理者与球友的心里,球童有着怎样的角色定位?更重要的是,球童自己又如何看待这份既“光鲜”又“卑微”的职业呢?
球童不是“奴仆” 颐杰鸿泰·狮子湖集团副总裁何仲铧在谈及大宗球会的打人事件时并未感到意外:“无论怎样,动手打人肯定是不对的,而且打的还是女球童,这就更不应该。这种事情我们都想避免,但无奈确实是时有发生。这与球友看待球童的观念有很大关系。我曾经亲眼见过客人追打球童的情况,非常气愤!” 从行业性质来讲,球童属服务业领域。所有服务行业所崇尚的最高信条便是“顾客至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顾客为上帝”的理念却实不应成为球友在球场里颐指气使的理由。而球友究竟怎样看待球童的角色,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待球童的态度。 从前,奴仆身份低微,任主人呼来唤去,她们既无人身自由,更无人格尊严。尽管现今社会讲求法制与人权,但国人骨子里的封建意思还是不时作祟。尤其在牵涉到利益关系时,利益给予者与利益接受方往往就直接在“主”、“仆”位置上对号入座。
天津国际温泉高尔夫俱乐部球童部经理苏铭宏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打球童的事在业内的确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情况是球手骂球童。而很多时候,球手骂球童的原因很奇怪,是因为球童‘还嘴’。球手意识中就认为自己说什么就该是什么,球童不能辩驳。一旦这种客人遇到有个性的球童,那就少不了冲突,打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部分球友是典型的“皇帝综合症”患者。他们认为身旁服务的球童就是“仆人”,不能出半点差错,更要言听计从。而自己却身居“圣人”之位,不会也不可能犯错,所有错误都是由于“下面”的人不听话,不够能力造成。球童碰到该种客人,只能委曲求全,否则迎来的只有苛责,甚至打骂。 当然,通过对多家球会的采访不难发现,有这种“症状”的球友毕竟是少数,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过分的“优越感”是球友在面对球童时普遍存在的心理。球童显然不是“奴仆”,“打球童”更已涉及法律问题。在漫漫的18洞“征程”里,尝试把身边球童当伙伴、当朋友,那莫须有的优越感也许能渐渐消散。 (节选自 《中国高尔夫》杂志2012年5月号181期同名文章,作者:刘晋)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