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高尔夫网】采用锻造技术制作球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很难考证,但是将球杆锻造技术发扬光大、推广普及的却是日本的高尔夫工业。二战结束时,日本百业萧条,当权者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工业恢复的政策,再加上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大规模的从日本采购相关军事用品,日本的战后工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成绩;同一时期,日本举办了高尔夫世界杯,本土球手中村和小野搭档将奖杯留在了日本,这次事件被看作是对战后低落的民族情绪的极大激励;在此之后,日本国内媒体开始自发的大力宣传推广高尔夫运动,日本政府也以弘扬体育精神来作为激励民族振兴的动力。 —————————————————————————————————————————————————————————————
当今的锻造球杆市场,日本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领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铁杆锻造品牌。这些品牌的畅销在整体上影响了世界范围内高尔夫球杆的制造趋势,越来越多的锻造球杆被设计制造出来,“锻造”也成为消费者在选杆时经常问到的字眼。 而我们在看厂家的球杆介绍或者促销宣传时经常被所用的材料名称搞的晕头转向,例如S25C、3135、1020、SNCCM220(H)等等等等等,这些冰冷数字背后到底有啥含义?本文为你解析。 首先,用于高尔夫杆头制作的钢材均为合金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是用作机械零件和各种工程构件并含有一种或数种一定量的合金元素的钢。
这类钢由于具有合适的淬透性,经适宜的金属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为均匀的索氏体、贝氏体或极细的珠光体,因而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强比(一般在0.85左右),较高的韧性和疲劳强度,和较低的韧性-脆性转变温度,可用于制造截面尺寸较大的机器零件。 因为目前用作杆头锻造的高品位合金结构钢主要由美、德、日等少数国家提供,所以牌号的命名规则也都参照上述几个国家的标准,比如典型的S25C材质,S25C就是日本工业规格JIS标准下的命名,美国钢铁协会AISI标准叫做1025,德国标准化协会DIN标准则叫做Ck25,所以S25C和1025其实是同一种材料。 用于杆头锻造的材料目前常见的有几种: 牌号:S25C 标准:日本JIS(美国AISI标准:1025) 结构钢分类:调质结构钢 化学成分: 碳 C:0.22-0.28 硅 Si:0.15-0.35 锰 Mn:0.60-0.90 磷 P:≤0.030 硫 S:≤0.035硬度:HB121-156 牌号:8620 标准:美国AISI【日本JIS标准:SNCCM220(H)】 结构钢分类:表面硬化结构钢 化学成分: 碳 C :0.18~0.23硅 Si:0.15~0.35 锰 Mn:0.70~0.90 硫 S :允许残余含量≤0.035 磷 P :允许残余含量≤0.035 铬 Cr:0.40~0.60 镍 Ni:0.40~0.70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030 钼 Mo:0.15~0.25
硬度:HB248-341
牌号:1020 标准:美国AISI(日本JIS标准:S20C) 结构钢分类:调质结构钢 化学成分: 碳 c:0.18-0.23; 锰 mn:0.30-0.60 磷 p:≤0.040 硫 s:≤0.050 硬度:HB114-153 牌号:8625 标准:美国AISI 结构钢分类:表面硬化结构钢 化学成分: 碳 C:0.23-0.28;锰 Mn:0.70-0.90 磷 P:≤0.035 硫 S:≤0.040 硅 Si:0.15-0.35 镍 Ni:0.40-0.70 铬 Cr:0.40-0.60 钒 V:0.15-0.25
硬度:N/A
通过规格数据可以看出:表面硬化结构钢的硬度要比调质结构钢的硬度高,但这并不代表在锻造完成后的硬度;不同的厂牌锻造技法不同,杆头最后呈现的硬度也会有差别。 另外,锻造完成后,为了杆头的外观设计,厂商通常会在杆头表面进行各种电镀喷涂,这些对杆头的软硬还是有影响的。 京城高尔夫网原创,转载/分享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