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12年后,高尔夫重返奥运大家庭,中国“高手”有望向这个里约奥运的新增项目发起奖牌冲击。 百年之后重返奥运中国高尔夫迎发展契机 早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上,高尔夫就一度跻身奥运,只是由于规则混乱、受众面小,这项被称为“贵族运动”的项目两届之后就在奥运舞台上“夭折”。但在上个世纪,高尔夫运动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职业化程度最高和国际巨星最多的项目之一。在2009年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上,高尔夫与七人制橄榄球获得通过,成为里约奥运的新增项目。 但这项备受欧美观众追捧的运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传入中国。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加上受场地和器械的限制,高尔夫在中国至今仍属小众运动,尤其是男子项目与早已进入成熟职业化运作的世界高手之间差距颇大。如今,高尔夫重返奥运大家庭,中国高尔夫运动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男子力争突破女子冲击奖牌 在里约奥运的两个新增项目中,七人制橄榄球是中国军团两个没有参赛的大项之一,但在高尔夫赛场,将有4名中国选手出战,他们是冯珊珊、林希妤(女)和吴阿顺、李昊桐(男)。 作为中国首个高尔夫大满贯得主,27岁的冯珊珊是是中国高尔夫冲击奥运奖牌的最大希望所在。稳居世界第一的韩裔新西兰名将高宝璟是最大夺冠热门,此外韩国、美国、加拿大的诸多名将也均具有夺取奖牌的实力。 吴阿顺、李昊桐在参加里约奥运的60名男选手中分列第36和38位,目前实力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但参赛资格的确定和项目本身的特点,使得高尔夫赛场将成为最容易产生黑马的地方。 为了增加高尔夫赛事的覆盖宽度,里约奥运除了世界排名前15的球员将自动获得参赛资格外,每个国家和地区将通过奥运积分确定不超过4名选手(男女各两名)参赛。这就意味里约奥运的高尔夫赛事在保证了一定国家或地区的参赛数量外,在赛事水平上将有所折扣。 此外,高尔夫是一项没有直接对抗的个人项目,选手间的实力差距不像纯对抗性项目那样难以逆转。而随着不少世界名将的相继退出,高尔夫在百年之后的奥运大战也许将迎来“黑马奔腾”的局面,这也给中国高尔夫实现突破创造了机会。 打造“明星效应”推动“贵族运动”大众化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官员金宏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高尔夫最大的目标不是争金夺银,而是希望通过奥运备战和参赛引起国人关注,推动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如果中国高尔夫能在里约获得奥运奖牌,不仅将在该项目上实现突破,而且有望打造“明星效应”,正如刘翔之于中国田径、李娜之于中国网球,以“榜样”的作用带动更多的观众加入到高尔夫爱好者和选手的行列。 里约奥运,中国队获得了高尔夫的满额参赛名额,本身就已证明这一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但要让这个“旧时王谢堂前燕”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选手在里约奥运上的表现举足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