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高尔夫球比赛上周五在太阳岛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挥杆。来自十个区县代表团的55名运动员参加了5个项目的比赛,决出各组别个人和男、女团体共7枚金牌。 世界顶级高尔夫赛事接踵而至,各大练习场和球场人气火爆,近年来,高尔夫运动在上海日见火爆,然而,首次在青少年组立项的市运会高尔夫球比赛却并未出现预期的热闹。单打独斗,尴尬脱节,素来以家庭培养为主要模式的高尔夫运动,在它举步迈向体制内的“第一次”留下些许遗憾。 球会与赛事未挂钩 高尔夫成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这项运动拥有了奥运身份。本届市运会的竞赛项目中,青少年组首次增加了高尔夫,旨在培养梯队寻找青少年球手中的顶尖人才,培育奥运后备人才。这是一个让上海市高尔夫协会欢欣鼓舞的消息,高尔夫在上海的推广普及,在全国并不落后,也不乏青少年的好苗子。 本该是上海青少年高尔夫球一次最盛大的阅兵,可等到市运会最终报名统计时,一个意外的局面却让上高协措手不及——来自各区县的报名人数与协会掌握的青少年球员人数相去甚远。比赛当天,只有9支区队出现在赛场上,其中还有3个区属于“独苗队”,仅派出1人参赛。诸如青浦、宝山等高尔夫职业赛事开展火热的区县,却连一支市运会队伍都无法凑齐。这与平日沪上高尔夫球场每到周末便被大批“童子军”占据的情况形成冷热落差。球会与体育系统的沟通脱节,造成了这样貌似“冷清”的尴尬场面。 目前,在上海体制内的青少年体校,基本都没有设高尔夫项目,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由家庭自己出资培养,平时送到各个高尔夫俱乐部培训成长。首次进入市运会,青少年高尔夫忽然有了“注册”的要求,但具体人数却因此无法统计。 “这是一个对接的问题,区县体育局认为少体校没有这项运动,却没想到去各个俱乐部要人;考虑到经济利益,大多数的俱乐部只专心埋头教球,不愿沟通协调,帮孩子们注册。”上海市高尔夫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锦培透露,目前在上海,青少年高尔夫选手往往都是“个体户”,让他们参加需要“集体户口”的市运会,召集难度显然不小。 没有一家公共球场 即使进入了奥运大家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高尔夫依然是项可远观却无法近玩的项目。贵族运动的帽子让不少青少年对高尔夫敬而远之。 王锦培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海范围内有20家高尔夫球场,由于僧多粥少,它们完全不愁客源;各球场对青少年培养多少都有优惠措施,以太阳岛为例,它对市青少年巡回赛选手的收费是18洞280元,是标准收费的四分之一,但“蚀本生意”总归偶尔为之。“你不可能要求经营性球场像公共球场那样公益性开放,而在没有公共球场的现状下,练球的花费很难降下来。” 前往欧美等地考察,当地公众球场的价格让王锦培艳羡不已,“在美国,你到公共球场打18洞的工作日价可能只要十来美元;在英国,30英镑没准就够你在公共球场上消磨一整天。但国内,却连一个公共球场都没有。”王锦培认为,受此影响造成的“降价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青少年培养从“个体户”式过渡到体制内的对接难度。 体教结合扎根校园 与高尔夫俱乐部对市运会“不闻不问”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另一种“体教结合”培养青少年选手的方式,或许值得借鉴。 赛场上,笑容洋溢在孩子的脸上,也荡漾在场边一位中年男子的心中。他是民办永昌学校董事长俞靖明。征战市运会,该校有9名小球员代表黄浦区队参赛,并助黄浦区队赢得了7枚金牌中的5枚,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 九年一贯制的民办永昌学校是本市唯一一所高尔夫特色学校。也因此,高尔夫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送孩子进民办永昌学校读书,成为沪上不少高尔夫家庭的心愿。 学校把高尔夫写进了体育课的教案,每个学生都会挥杆打球,学校还在金山、森兰绿地等三个地方投资了练习场和球场,供学生打球。“程序化”、“常态化”成为该校高尔夫教学的特点。据俞靖明介绍,目前学校已有34名注册的高尔夫小球员,学校还以奖学金等奖励制度鼓励孩子练球。每到寒暑假,他们还会组织学生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培训和比赛。 在俞靖明看来,高尔夫不但锻炼了孩子的文明礼仪,更让孩子在轻松打球中变得思维敏捷,“高尔夫是最难的运动。如果球能打得好,学习根本就算不上难事。”俞靖明坦言,高尔夫18个洞的情绪经历跌宕起伏,能教会孩子怎么调节情绪、克服挫折感。在高尔夫项目中,孩子们更能体会什么叫胜不骄、败不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