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谁来为中国高球少年的未来“导航”

时间:2014-11-11 12:17来源:高尔夫论坛 作者:bjgolfer 点击:
谁来为中国高球少年的未来“导航”,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管理员)
写这个专题的初衷,只是想将现在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现状呈现给大家,不谈孰是孰非,不去评断教育方式的对错,只是想单纯的把这样的一群人的状态呈现给读者们,但是准备的过程总是状况不断,一直不能落实的采访对象,总是被放鸽子的专访,还有工作人员无法配合的工作……为了不给被访者增加额外的负担,我们常常要跟着小球员们比赛的脚步,走整个18洞,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幸看到因为裁判判罚不分明而发飙的慈祥的美国老教练;看到过在场边对着孩子疯狂叫嚣的家长;看到过因为表现不好而在场边偷偷拭泪的小女生;还有因为在水障碍前面开球失误,而摔球杆发泄的少年。

谁来为中国高球少年的未来“导航”

2014-11-11 12:17


    在清晨六点,看过他们拖着球包下场练习;在晚餐过后,翻阅过他们随身携带的课本;在早餐时听到过隔壁桌的小正太背诵的英语童谣;在落日的余晖中,从练习果岭上那专心推杆的小身影身边匆匆掠过……于是愈发地想为那些被外界误会的孩子们鸣不平,他们并非是温室里的花朵,为了能够站在那片梦想的赛场上,他们可以成年累月的不去碰电脑和电视机,也可以无视手上磨出的老茧,日渐晒黑的皮肤;即使成绩垫了底儿,眼中噙了泪还要因为别人打出了一个好球拼命微笑着叫好……高美褀的妈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一个人是睡到自然醒就能成功的,在取得成绩之前,付出的艰辛才是日后最美好的回忆。”

    杂志去年报道过的建平实验中学,那个全年级开设高尔夫课程的公办学校,郑州站开赛之前,我们去拜访了陈老师,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建平实验中学的高尔夫学教结合试点申请成功了,虽然经费微薄到几乎没有,七个高尔夫特招生依然还是彷徨于初中毕业,没有相应项目的高中可以向他伸出邀请之手。但是看得出,老师们和校方还是开心的,正如陈老师说得:“一口吃不成胖子,从什么都没有,到现在有了个名分,这就是质的飞跃了。”

    每次当我面对建平实验中学里面那个用焊接管和绿网纱搭建起来的简易的练习场时,我们总是想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尽点绵薄之力。杂志曾经联系负责汇丰青少年高尔夫校园计划的IMG体育管理公司,联系了品牌的厂商,甚至联系了球场和练习场,希望通过自己微弱的力量能够帮助到他们一点。可是,捐助的球杆会有更新换代的一天,联系的场地也会有各种未知的变数,这样的帮助永远都是杯水车薪,正如陈老师在电话中说的:“社会对高尔夫的正面宣传太少了,大部分人都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个运动,所以我们的路才难走。”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听到来自家长、学校以及小球员们越来越多的心声,我们渐渐不再满足仅仅止步于剖析现状,因为现状的背后,是无数高球少年们的迫切诉求。我们都清楚,在中国建立一套像国外一样成熟的青少年高尔夫体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我们还是想用我们的笔来“振臂高呼”:请看看我们这些打高尔夫的孩子吧!

    现实教会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知足,要学会接受,于是每个人都可以心灵鸡汤地说出:“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路再远也有走到终点的一天。”只是时光飞逝,曾经的少年变身成为萌娃的爸比,却糟心地发现,当年画下的大饼如今依然孤单地站在无法果腹的纸上,空余一个悲伤的剪影。

    起初,面对场外家长的叫嚣,面对孩子们无奈的目光,我也只会指责家长们过分地拔苗助长,抱怨社会给了高球少年们过分的关注,以至于无法让他们完全拥有一个完整而快乐的童年。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的想法却发生了变化。当我知道一个孩子想要完成高尔夫梦想将要付出的代价以及家长们无底洞般的投入,我才发现,所有的指责或者批评都变成村口妇人们的闲聊,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节奏。

    中国不同于美国,在大多数的中国人的观念中,依然还是奉行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准则。我们可以看到外国的孩子因为篮球,足球运动成为学校中的明星,受到同学们的喜好和拥戴,但是在中国,“艺术生”和“体育生”却完全是学习不好的代名词,仿佛除了好成绩,我们就再也没有可以交给未来的答卷。用好成绩换取父母的笑脸,师长的喜爱以及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几乎成了中国孩子唯一的成长记忆。
   
    我们的书本教会孩子要平等待人,但是我们自己却又在不停地打破这这些所谓的公平,直到有一天,孩子们正大,才哭着对自己说,课本上都是骗人的。在我们眼光所触及的周遭环境中,不公平几乎时时上演,同属国家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管理,但是乒乓球打得好的孩子们每天都能享受至少一顿免费的餐饮,可以接受免费的教学器具和场馆,可以享受到赛事及训练的假期,还有任课教师免费的补课,最终还可以得到某些大学的免试入学机会或者统考加分,但是学习高尔夫的孩子们,却因为没有教育体系的支持,年纪小的孩子沦为四处遭人白眼的请假党,年纪大的少年们远涉重洋坚持梦想;没有当职机构的正名,高尔夫沦为了学校运动项目中的‘黑户’,而热爱这项运动的孩子们,从拿起球杆的那一刻起,就莫名地成为了遭人唾弃的‘偷渡者’;缺乏行业支持,家长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肩膀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天,扛起了中国高尔夫的未来。

     而面对无奈的现实,最可怕地是,那些真正可以改变现状的人们却只在观望、只是等待那个所谓的合适的时机。于是,高尔夫成了真正的“拼爹”运动,除了依靠家底,依靠个人力量,别无他法。与很多人一样,我们也曾指责过中国家长的急功近利和过分管束,但是当你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每年动辄数十万的“高尔夫爱好费”只能换来对运动的尽情享受,出不了成绩还可能因为练球而耽误了学习,听着都点肝儿疼。他们的急功近利只是因为他们承担了太多他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操了太多本不该操的心。就像采访中,一位老师说的那样,“其实家长们要的不是国家给的钱和什么高考的加分,他们要的只是一个说法,是对孩子未来的一个承诺以及对他们付出的尊重,说实在的,如果兵乓球也没有相应运动员评级和待遇,那么你又怎么知道家长们不会嫌一个五毛钱的球浪费钱呢?”

    中国的高尔夫未来之路该怎么走?无论是重管理还是出成绩,其实最终的落脚点还得是“以人为本”。按照这个套路,说中国高尔夫的未来在这些青少年球员身上,应该也不为过。怎么让他们吃好睡好训练好,怎样把他们培养成才,成为能扛得起“振兴中国高尔夫产业”这杆大旗的新鲜力量,怎样为他们开出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难道不是我们现阶段最该关注的事情吗?我很清楚要做到像美国那样拥有一整套完整的高尔夫教育体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是我和众多拥有高尔夫梦想的孩子和家长们一样,迫切地希望知道那个“属于中国高尔夫美好而辉煌的未来”到底什么时间才能来?哪怕官方给出的时间期限是“一万年”。

    最后,谨以此文赠予那些怀抱梦想、还在路上的高球少年:打球虽易,成才不易,愿所有高球少年且行且珍惜!

作者:舒天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