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守刚的高球故事并非一帆风顺。2002年的春天,朱守刚只身一人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深圳,然而,他在深圳初始的故事与许多小说的情节雷同: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又不幸丢了钱。他四顾迷茫,最终在景轩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事实上在酒店的工作并不尽人意,虽然朱守刚勤奋、努力去干活,但并没有得到认可。当时年轻气盛,一怒之下他就离开了酒店。 接下来的日子,让他至生难忘。没有了工作,吃住都成了问题。每天就着矿泉水吃馒头,睡天桥下面。“坐在东门的石凳上,我看着熙来攘往的人群,感到无比的凄凉。那样的日子持续了近半个月,真的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光。”朱守刚说,“但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自己,我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痛苦的煎熬中,朱守刚找到了深圳世纪海景高尔夫球会销售的工作。对于高尔夫一无所知,又没有销售经验,一开始并不顺利,但他知道工作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世纪海景在南澳,是深圳最东部的高尔夫球场。为了促进销售,球会特在市区设了分公司,每天销售员就在高尔夫练习场找客人。在当时高尔夫练习场并没有捡球车,只有靠人工来捡球,朱守刚比练习场的服务员更加卖力捡球,虽然这并不是他的工作。 朱守刚并非销售的天才,但他坚持努力。星移斗转,在练习场一个月,所有教练及员工都认识了这个能吃苦耐劳,人品很不错的小伙子,不少教练都愿意介绍客人给他。“我还记得第一单时的情形,在心里我忍不住的狂喜,通过付出换来的劳动成果,真是让人兴奋。”朱守刚张开双臂,激动地说。时至今日,他还很喜欢成龙的那首歌――《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当那激昂的旋律响起,他都会汹涌澎湃。 2007年,他带领销售团队,高尔夫会籍业绩达到了4000多万元,个人业绩为1000多万元,是销售团队的Top Sale;2008年世纪海景高尔夫俱乐部推出别墅。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大环境下,深圳房地产最低迷的时期,朱守刚又取得了近亿元的销售业绩。截止目前,这项记录在世纪海景尚未被打破。 世纪海景高尔夫球会依山傍海,大鹏湾湛蓝的海水,半岛上的青山绿水,球场上空盘旋的雄鹰,第一次来到球会朱守刚便被这片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住了。“第一眼看到世纪海景球会,第六感就告诉我可能这辈子都离不开高尔夫行业了。”他微笑着说。 7年的时间,朱守刚从一个高尔夫学徒成为了销售的行家里手。销售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当达到一定境界后,赚钱就不是朱守刚考虑的问题了。如何挖掘、利用并持续经营高尔夫消费群体这一资源,高尔夫品牌、营销、管理的发展成为了他的新方向。 2009年5月,他离开世纪海景高尔夫球会,开始担任梓山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销售总监一职。担任销售总监以来,朱守刚开始深入调研湖南高尔夫市场。湖南高尔夫在不足十年的发展时间里,培育了过万的打球人口,而且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但湖南高尔夫与毗邻的几个省相比发展及其缓慢,2009年之前仅仅有3家球场。 为了改变高尔夫在湖南本土被动的发展局面,朱守刚开始建议俱乐部推动平民化的发展策略。2009年11月,梓山湖俱乐部推出国内最便宜的年卡――2180元的商务休闲卡。此卡的推出引起了湖南高尔夫市场的震动,同行开始指责高尔夫被贱卖。针对各方不同的声音,朱守刚表示高尔夫平民化在美国已经是司空见惯,梓山湖愿意第一个吃螃蟹。产品好坏只有市场才有权发言,商务休闲卡推出的第一个月,便销售出400多张,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初学者,甚至还有买卡后开始学打高尔夫的球友。 “多一杆身体健康,少一杆心情愉快。”这是朱守刚非常喜欢的一句名言。无论是作为一项运动或一份工作,他都主张快乐高尔夫。在国外是“Play golf”,而在国内却成了打高尔夫,“打”的成分中难免有不快乐的情绪,摔杆、发脾气、骂球童等等在球场上随处可见。“这并不是高尔夫的本质。我打高尔夫也差不多6年了,我从来没有发过脾气。”朱守刚说。 而立之年的朱守刚充满了童真与快乐。“他们都叫我朱大片,因为我总是看美国大片。”他的一句话,让人忍俊不住,“在世纪海景的年终晚会上,市场部的节目小品《唐伯虎点秋香》,我在其中扮演土匪甲。”他还拿出当年的照片,看着在舞台上他那搞笑的样子,很容易带动快乐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