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一川琢磨着。“我是一个坚持的人,有忍耐力,当然,也有点腼腆……”他笑着说。 这位高尔夫圈内著名的高尔夫球场摄影师,足迹遍及世界各地300多家高尔夫球场,是中国高尔夫摄影的先行者之一。 他和好友杨洋一起搞了“中国百佳球场百天行”的活动,这在圈内引起了轰动。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不但按照既定的目标打完所有的球场,李一川还拍摄了23168张照片,并且用视频剪辑成一部纪录片,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高尔夫运动的魅力与中国高尔夫球场的风光和挑战性。 在拍摄高尔夫球场之前,李一川是时尚圈内颇有名气的广告摄影师,人物明星、静物都拍过,经常还做视觉策划,这为他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2000年时,李一川开始接触高尔夫类杂志,开始拍摄一些球具产品,当时国内能拍摄的人还是非常少。2003年,李一川应邀拍摄国内球场,当时北京只有十几家球场,万柳球场成就了他的球场拍摄处女秀。不过那次拍摄的结果让他一直难忘,“回来一看就感觉不太成功,我是按照以往拍建筑的一些经验去拍球场,事实证明这是不行的。” 回来以后,李一川翻看了好多国外摄影师的作品,开始借鉴他们的一些拍摄的方式和手法,从理念方面进行了整理,一点点理顺好头绪。接下来他又去拍大兴京城球场,那一次就感觉比较成功了,这让他感到欢欣鼓舞。 尽管如此,李一川还是意识到一点——不打球是拍不好球场的,此后他也开始在球场上挥杆,并且体会每一个球场的特别之处。 在他看来,打球是拍摄的基础,可以走到很多球手可以走到的位置,如果不打球就很难走到。李一川一般到了新球场,会走之字形的路线,不像一般人那样走直线,这样会发现很多场地里的独特视角和细节。可以想象一些光线和视角,结合一些美术基础,把点线面结合到一切,完成对美的构成。 “高尔夫球场摄影师是有门槛的,会打球的摄影师,会把球手的视角和摄影师的视角相结合,这很容易产生精品。”李一川说。 “球场尽管是固态的,但是有生命力的,除了其生长性外,其本身变化也很大。”李一川说,一个洞一天里的不同时间段,一个星期内每天的同一个时间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一般18洞的拍摄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完成。 以往长期的时尚摄影经验,对李一川的高尔夫摄影帮助不小。他最看重的是早晚各两个小时,属于瞬息万变的黄金时间,一般的经典好片都是在那时候产生的,“其实不光是拍摄球场,就算拍摄人物,也是如此。这两个时间段,太阳的角度以及光线的层次感,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对于光线以及天气对拍摄的影响,李一川觉得09年拍摄重庆红鼎高尔夫球场的经历最为典型。为了拍摄那个球场,他4月就去打了两场球,细细研读了一下球场的风貌,做到心中有数。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西南地区特有的雾霭天气,让他的这次拍摄一推再推,一直到8月底才最终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李一川倍受折磨,他几乎天天都要上网看天气预报,然后跟球场的工作人员做线上沟通。球场的工作人员有时候会告诉他天气不错有阳光,他就让对方下午三点左右去户外拍张照片,然后传过来看。“他们指的晴朗是有点阳光的那种,而且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邻近傍晚时还是会有雾气,达不到拍摄的要求。”李一川说。经过了四个月的等待后,李一川通过查卫星云图,确认有两天是少有的好天气,立刻就飞往重庆完成拍摄。 ![]() 耐心和执着是李一川的优点,他甚至相应好友杨洋的号召,去年参加了“中国百佳球场百天行”的活动,两个人计划在四个月内打遍中国最好的100座高尔夫球场。为了这次活动,他们准备了四套球杆和拍摄器材,开着一辆金杯客车就上路了。 2011年4月27日,“中国百佳球场百天行”活动在鸿华国际高尔夫球会启动,然后俩人一路南下,最终回京在华彬庄园球场收杆。这次行程跨越了中国19个省和直辖市,历时112天,行程总计2298公里。除了打遍2009年《高尔夫大师》评选的100座国内百佳球场外,还额外打了10个不错的新球场。 当初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李一川没有想太多,他觉得一方面这事儿挺对自己胃口,圆了自己想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高尔夫旅行的夙愿,另一方面也能推广一下高尔夫印记文化品牌,让大家更多认知到图片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刚出发的时候,还有人质疑他们的这次旅行,这样匆忙赶路打球,打球成绩会好吗?事实证明,这次旅行让两个人的水平都有了一定长进,尤其是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李一川走之前的水平是100多杆,回来时能打到80多杆。 由于是天天赶路,到了路程一半的时候,李一川和杨洋也感受到舟车劳顿的感觉。“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要赶路到球场,中午左右打完球,跟球会负责人聊会天后继续赶路,其实路上非常辛苦。”李一川说,每天晚上回去还要写博客整理图片,一天大概只能睡5个半小时。 在奔忙的旅途中,贵州芷江的见闻让李一川一直难忘。那天俩人赶路到芷江时已经晚上9点,从不赶夜路的他们决定住下。在相对落后的小县城转了一圈,找了一个装修不错又很干净的小旅馆。旅馆老板推荐他们吃芷江鸭,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很破的小面的拉他们去,帮忙点完菜后就走了,临走时叮嘱他们吃完后打电话来人接。“其实吃饭的时候心里还打鼓呢,心说这人生地不熟的,人家要不来接可怎么办啊。后来打过电话后真来接我们了,小地方的人还真纯朴,我们这住着二星标准的宾馆,享受着五星级的待遇啊。”李一川笑着说。 走到云南楚雄的时候,俩人突然看到路边有一栋建筑外墙画的都是恐龙,李一川就下车拎着相机过去拍,一看上面还是有些情节的,甚至还有爱情故事。他拍完后溜达着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希望小学。学校很小没看到老师,只看到戴着三道杠的学生干部在值班,李一川就和孩子们聊天,告诉他们俩人一路向南的原因,并且还告诉他们什么是高尔夫,大家还约定以后再见面。直到现在,李一川觉得那段经历都很美,“那种感觉很梦幻,外墙的恐龙有着几亿年的向往追寻感觉,墙内是一些读书的小孩,感觉反差挺大很有意思。” 由于旅途匆忙,有些球场未必能提前订好,但往往凭借圈内的朋友关系却能解决燃眉之急。比如南宁有“老小子”之称的李峰帮李一川他们订到场,很早就去球场等着他们,还陪着一起打了一场球。 台湾商人李鸿隆在广州跟他们一起打了9洞,听说这件事情后,直接问:“你们有家庭吗?有孩子吗?有工作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甚为惊讶和纳闷,“你们都是有家有业的人,怎么会有这样豪放的举动呢?我能不能参与啊,这事情看上去不错啊。” 得到同意后,李鸿隆立马飞到马来西亚跟太太请假,然后迅速赶到厦门跟大部队汇合。“我还以为他当时是开玩笑呢,没想到真来了。”李一川说,李鸿隆的爽快也让他感到惊讶,大家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后来一路从福建、浙江到上海,一直到上海后,公司实在有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这才没有继续打下去。 李一川他们整个行程结束后回到北京,李鸿隆办完事后带着太太也赶了过来,他甚至还让专职司机把车从上海开到北京。把北京的球场都打完后,李鸿隆意犹未尽地重走李一川之前的行程,把那些球场又重打了一遍。 在这段行程中,李一川除了打球拍图认识众多朋友外,在打重庆保利球场的时候,一位叫张静的球僮给了他深刻的印象。那姑娘年纪不大,但是体现得非常职业。在打过几个洞后,她基本上就知道客人用杆的习惯,总能想得非常周到。在团队协作方面,她做得也比较到位,比如会帮助同伴找球而不耽误自己的工作,还会再不经意间把看到的球场垃圾都收拾干净。 回想自己的高尔夫摄影生涯,“中国百佳球场百天行”的活动还是他最为难忘的,李一川觉得如果再来一次的话,不一定能有那种热情坚持下来,“当时真是凭借着一腔热血,感觉就像一支射出的箭,完全没有回头路,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坚持做完的。” “我正在准备把那次经历写成一本书,这样可以给自己留下一个记忆,也会给别人一些借鉴。”李一川说。 李一川说,目前球场拍摄只占一部分工作时间,更多的精力都转向高尔夫文化产品及宣传的工作中,高尔夫印记品牌的管理和发展是主要的工作职能。不过尽管如此,高尔夫摄影本身还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在高尔夫的圈内,李一川是公认的顶级高尔夫球场摄影师,但各种赞誉并没有让他头脑发热找不到方向。“有人评价我是国内最好的高尔夫摄影师,我很欣慰也很高兴,但我评价自己是最专注于高尔夫摄影的摄影师之一,通过我的图片呈现出球场美丽风光与无限挑战,使得球手们产生对某个球场的强烈向往或美好回忆,这是我最大的价值体现。” 趣事:2008年,李一川去南非太阳城的加里普莱耶球场,会经常在果岭看到小野猪跑过,呲着獠牙从旁边跑过去,看上去非常有趣。德班有小鹿, 装备:一般他出去拍摄,标配会带两套设备,一套数码一套胶片,数码拍得比较多。 体力:5月去昆明温泉球场拍摄,那是一个山地球场,背着5公斤的设备要爬来爬去,18个洞拍完后,回到餐厅里对着一碗面,累得一点食欲都没有。 成本:在李一川看来,国内的高尔夫球场摄影师并不比国外同行差,但成本和投入往往是决定照片品质的两大因素。国外的摄影师往往会用很长时间来拍摄一个球场,这一点国内球场就无法满足,而且投入的资金双方也是不对等的。 作者: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