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协透过球场业者代收培训及发展基金,再次引发经费运用与公平性争议。部分青少年球员家长指出,原本依相关选拔办法取得出国参赛补助资格的选手,只因为培训的球场不肯帮忙代收基金,就被排除在补助名单之外。 选手家长指称,部分在高协季赛取得排名前2名的选手,依规定出国参赛可获得机票补助,但高协理监事会决议,只要所属的培训球场不代收基金,就不补助这些选手。家长认为,青少年选手依高协相关办法取得的补助资格,不应该和球场代收基金与否混为一谈。 更有家长表示,中部某球场曾向家长们示意,只要把培训的名义转到该球场名下,小选手出国补助就不成问题,因为该球场代收高协基金。然而,家长们有前车之鉴,对「移籍」一事颇有顾虑。 高协秘书长王汉基昨天表示,协会委请各球场向球友和会员收取培训及发展基金,这是延续30多年来的做法,收取的经费运用在高协选派球员出国比赛、举办国内赛事、裁判与教练讲习和选手培训,以2010年为例,收到的培训及发展基金大约在1000万元,这些基金再加上宏碁集团、华航等企业界的赞助,支应每年3000多万元的相关费用支出。 王汉基指出,国内60余家球场目前帮高协代收的大约在30至40家,并不是所有球场都代收这笔经费,而且代收的球场有些全额转交,有些部分转交,甚至也有以「代收高协基金」的名义,向球友收了钱却完全不转交高协。他认为,高协确实在代收基金和运用上,要建立更严谨的制度。 早已不代收高协基金的林口球场总经理陈志明表示,不予代收是球场董事会的决议,当初就是因为高协在经费运用上不够透明,无法向会员交代,才会停止代收。林口球场长期以来自行培训青少年球员,不少青少年好手不再参加高协月例赛和季赛,也就不会进入国手选拔的体系。事实上,目前常态性进行青少年培训的球场,大都不代收高协基金,这对国家队的实力影响正逐渐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