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听中高协副秘书长宋亮亮细数国内高尔夫30年风云

时间:2014-08-14 15:19来源:高尔夫论坛 作者:lucygolf 点击:
京城高尔夫,是为高尔夫人群提供全面专业服务的权威高尔夫门户网站。的高尔夫球场资讯,会籍球卡,高球教练,新闻赛事等都是直接高效地满足高端消费人群-高尔夫球友的需要
(责任编辑:管理员)

   听中高协副秘书长宋亮亮细数国内高尔夫30年风云

2012-11-21 12:21


    《阿诺德·帕尔默传记》的作者吉姆·道森曾说过:“你找不出任何一种运动能像高尔夫一样多变、复杂,使你时而兴奋时而悲伤,它可以让你顷刻间感情大起大落,你要试图战胜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对手。”高尔夫的多变让人爱不释手,尽管它的起源已无从追寻,但它的精神却历久弥新。而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高尔夫这项运动却是一个“新鲜事物”。
  
   1985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已经一岁了,而在这个年份,中国高尔夫界一位元老级人物迈进了高尔夫的门槛,那年他从经济学专业毕业没多久,便一头扎进了高尔夫这个大家庭中,他就是中高协副秘书长宋亮亮。大家都称赞他为中国高尔夫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尊敬的叫他一声“宋指”,他却谦虚的说:“我就是做点工作,因为个人比较喜欢这个行当。”

    1984年,中国高尔夫“始出现”

    当谈论起中国高尔夫发展史,大家一定都不会忘记1984年,因为这一年广东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正式成立,它标志着中国的高尔夫事业正起步。

    据《丸经》记载,在明朝,就有侍女在宫廷里玩起了“捶丸”,不少学者认为“捶丸”极有可能是高尔夫的雏形,高尔夫这项运动便是起源于中国。虽然高尔夫起源已难以追溯,高尔夫起源于中国也无法让人信服,但一张老照片足以证明在20世纪初,中国已有高尔夫的身影。

    宋亮亮说:“20世纪初的上海,有张照片是一个小球童给高大的洋人背球包,这证明,在上个世纪初,由于殖民地殖民化在各种租界,高尔夫已经进来了,而且人证物证都有。”这张照片更是把人拉回了20世纪初那段特殊时期,那几年上海的租界已有高尔夫的身影,虽然这项运动并没有在那个年代存活下来,但这已充分证明中国和高尔夫是颇有渊源。

  当提起新中国的高尔夫历史,总是绕不开1984年。这一年,中山温泉高尔夫俱乐部成立了,这一年,中国高尔夫进入了一个新篇章。广东第一个球场建成,号召着其他地区在行动,不久后,广东又有两个高尔夫球场投入使用,它们是深圳高尔夫俱乐部和珠海高尔夫俱乐部,北京建成了三个球场,分别是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北京高尔夫俱乐部和位于北京朝阳的一个九洞高尔夫俱乐部(现在仍然保持着九洞的规模),上海有上海国际乡村高尔夫俱乐部,天津也有天津国际温泉高尔夫俱乐部。中国高尔夫也由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情况,以北京和天津为代表的北方区有四家球场,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已有一家球场,而华南以广东为代表也有三家球场。1984年至1995年,一直保持这样的状况。

  我们从资料上只看见球场的名称,也许也只能记住球场的名称,可是宋亮亮对当时的背景更是记忆犹新,他说:“84年到95年前后,这个10年作为一个阶段(中国高尔夫)发展非常缓慢,基本上这个阶段球场特征是为了配合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来到国内市场,他们的消遣方式便是打球,为了让外方人员在国内有一些休闲娱乐。原来国内没有球场时,外商周末都飞到香港澳门,远一点就飞到日本,夏威夷或者更近在泰国。中山温泉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立起来。

  中国高尔夫正是84年从中山温泉起步。

  1995到2012 高尔夫在跨越

  中国高尔夫的第二个阶段便是从1995年至2003年。2003年,非典席卷全国,搅得全国人民心里慌慌,这个特殊的年份却让中国高尔夫拥有一个浪潮式的发展。宋亮亮说:“我们在想历史上往往有一种偶然性,谁都想不到当年非典很紧张,我们放假快两个月,比赛都停了。而且天天都不能在家里呆着,于是很多人都走向球场,开始练球,学球,打球。”2003年,一场全国性的灾难却引发了高尔夫历史上一个重大的高潮。在这个过程中,球场也建了不少。

  2003至2012年,这十年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尔夫的好处,大家从心里爱上了这项运动,日常时间便出去打比赛,周末和朋友约场球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高尔夫这个大家庭中。

  这十年,高尔夫相关教育机构相继成立,这给中国高尔夫带来了很多新鲜血液,越来越多年轻的大学生加入到这个行业里,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创造力为这个年轻又古老的行业送去希望。

  这十年,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势头迅猛,创下了高尔夫球场发展新的记录: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在03到12年这十年,球场建设增速达30%,已近400个。高尔夫事业从1995年发展至今,一步步在跨越。

  高尔夫职业球员——中国高尔夫的希望

  高尔夫球员的出现与1984年中山温泉的建立紧密相连。宋亮亮介绍说:“中山温泉在培养球员上做得最好,当时特别感谢霍英东霍老先生,他聘用了一个叫邓树泉的人,按辈分,梁文冲得喊他(邓树泉)一声师公,他是爷爷辈的人。”当时邓树泉受聘成为中山温泉的教练,为了培养高尔夫人才,他从三乡镇挑选了20几个人来训练,经过筛选最后剩下15人。宋亮亮微笑着回忆:“一看照片就是年轻的小孩,根本不像现在的名人,照片里的那些人穿戴都具有时代气息,当时男子球员代表有郑文根等,女子球员代表林燕媚、黄丽瑜等。”

  与此同时,位于中国北方的河北体院也在为培养高尔夫人才而努力,以崔志强为代表的老师选了10个年轻人去日本当研修生,他们一边学习球技,一边学习如何管理一个高尔夫俱乐部,包括球场运营,草坪管理等等,他们在日本学习3年。1987年这批从日本归来的球员清一色都是男生,宋亮亮表示:“这些年轻人在日本学成回来后,当时就形成两个派系,一个是本土派中山温泉,一个是河北体院派,河北体院的学生包括吴相兵,程军等。这帮学生最后落户深高,一边打球,一边管理球场。”

  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人,那就是“高坛一哥”张连伟,张连伟是个土生土长的珠海人,原来的他是一名标枪运动员,退役后他有两个选择机会,一个是在体育馆工作另一个是在珠海高尔夫俱乐部工作,在那里他可以做球童也可以做球童主管,在业余时间便能练练球。最后张连伟选择了高尔夫,这个将与他一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运动。宋亮亮对张连伟也是赞不绝口,他说:“他最后选了珠海高尔夫俱乐部,他可以说是自学成才,作为珠海的独苗。他有很强的实力。”

  1990年,北京亚运会设有高尔夫项目,为了组队参加比赛,便从中山温泉和河北体院选拔人参赛,张连伟也作为代表参加此次亚运会。宋亮亮提起那次比赛更是非常自豪,他说:“男队、女队参加亚运会,当时他们的成绩都不错,团体男女都是第四。”有了1990年参加亚运会的经验后,在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中国选手大获全胜,张连伟更是在那次亚运会上拿到了一枚银牌,为中国高尔夫历史书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岛亚运会后,海滨城市大连也开始培养球员,因为大连没有球场,这些球员便在北京国际高尔夫俱乐部训练,冬天奔往南方。而这个时候,随着球员数量的攀升,为了与国际接轨他们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宋亮亮介绍说:“我们现在就觉得搞职业化是为了和国际接轨。而且运动员发展要有身份的衔接,1994年在北京国际举办了全国职业考试,和全国锦标赛挂在一起,当时叫全国锦标赛暨职业考试。当然那次很遗憾未有人通过,第二年在中山温泉过了6个还是7个。94年亚运会上程军、张连伟表现很突出,便直接转为职业球员。”这是中国第一批高尔夫职业球员,随着中国高尔夫的不断完善与规范,中国高尔夫迎来了第二批球员,其中包括梁文冲,吴伟煌在内的男子优秀球员。目前,梁文冲仍可谓是高尔夫行业的领军人物。女子球员也出现了杨红梅这样的实力女将,他们对中国高尔夫也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起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山温泉培养的第一批女子球员代表——黄丽瑜,她不打比赛后便开始担任教练,她们师从邓树泉,她们也将高尔夫延续下去,带一批新的队员。宋亮亮说:“第二批球员特别典型的代表便是中山五小龙,有梁文冲,黄永欢等。他们吸取上一代的经验,算是得到了真传,他们更有一种力量,便是在于让国内很多人看到了这个项目的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想投入这个行业。”

  梁文冲如何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故事反复被大家传诵,他的故事更是激励了很多人,很多初踏入高尔夫门槛的人也希望能像梁文冲那样,通过高尔夫来改变自己的一生,这些人认为练这个项目也能走出来。这样第三代球员在第二代球员巨大的影响力下慢慢涌现。宋亮亮说:“还有一个不容忽视,很多家长通过打高尔夫球开始很喜欢这个项目,他们通过接触高尔夫明白了这个项目的发展,与此同时泰格伍兹火了。很多家长开始培养自己的小孩,年纪都在10岁上下,而这些孩子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长大后已补充到第三代球员的队伍里。”

  在第二代的影响下,第三代球员渐渐多了起来,涌现出大量的新秀,比如国家队队员张新军,比如获得日巡赛冠军的吴阿顺。而受到“老爸”影响的球员也不断崭露头角,比如胡牧,韩韧,苏东等球员。对于第三代球员,宋亮亮说:“现在他们和第二代比更有优势,他们来源广,基础厚。而不像第一第二代球员早期并没有人指导。”

  女子球员方面,冯珊珊的优异表现让大家很看好这个可爱的姑娘,宋亮亮说:“她真的特别优秀,她一路坎坷走到现在,也拿过大满贯的冠军,她真的很优秀。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黎家韵。”
  而青少年比赛中也涌现出一批青少年选手让人不断称好,他们已经迈进了这个门槛,比如赢得中国—亚太职业对抗赛冠军的关天朗,已囊括很多冠军的窦泽成都让人印象深刻,而宋亮亮更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们虽然有些小成就,但是还不能确立地位,因为青少年,业余都不代表一切,因为高尔夫是职业的天下。他们还得看未来。那些第三代球员想要确立一个时代的主导,还需要一些冠军。因为第二代的梁文冲影响力依然大。”

  从最初的选拔,到现在多元化的补充职业球员的队伍,这些职业球员给中国高尔夫送来了很多福音。

    高尔夫职业赛事——职业球员的福星

  中国高尔夫经历了这些发展历程,拥有越来越多的职业球员,只有举办更多的赛事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1995年,中高协和VOLVO赛事管理公司举办了VOLVO中国巡回赛和VOLVO中国公开赛,这是中国内地最早的职业赛事。而由中国自主举办的高尔夫职业赛事起源于1999年,当年叫中国职业联盟杯,虽然不叫巡回赛,但是依照巡回赛的模式,全年共6站,参加的人数囊括全国国内所有职业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人,2001年中华台北开放,当年以许孟男为代表的当地球员便来大陆参加比赛。宋亮亮说到这么做的除中:“如果国内老自己打,意思不大,于是对中华台北开放。”

    2005欧米茄中国巡回赛取代了原来的职业联盟杯,到2010年,签下5年合同的中国职业高尔夫球锦标赛正式成立,当年,中国职业赛事也将区分做得更加细致。宋亮亮解释到:“2010年我们推出了5级赛事,第一级是职业挑战赛,第二级便是中国职业高尔夫球锦标赛,第三级是同一亚洲,第四级是国内沃尔沃,宝马公开赛这个级别,最高一级便是世锦赛-汇丰冠军杯。我们当时是这么设计的。女子方面,原来女子的职业赛原来都是比较零星的, 2007年,就开始由东方集团承办,举办东方杯。2009年正式成立中女职。”

    遵循高尔夫原生态的宋亮亮对最原始的高尔夫球场非常喜爱,因为在高尔夫起源时,没有球车没有球童,你打一场球都是靠自己走路,背包来完成。宋亮亮也爱自己走路下场,跟着球员走九个洞也成为一种享受,在记分板上看成绩什么也感受不到,只有跟着他们看现场的状态,才能从挥杆到揣摩他的心理,他打每一杆时都感受他的感受,而这些也只有下场就没意思。

  遵循历史回到最初的高尔夫世界,中国高坛光荣岁月也历历在目。


作者:李楠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