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的高尔夫球强国,日本高球史上陆续出现过青木功、丸山茂树、石川辽等高球明星,宫里蓝的粉丝队伍甚至让伍兹在日本相形失色。观察这些高球明星的成长轨迹,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球星、经纪人、媒体、财团各自在其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强力完善的明星选拔、制造体制,让市场永远充满活力,更吸引无数新生代关注甚至投入这项运动。 研究日本的明星制造体制,对中国培养高球明星、发展中国高球事业大有借鉴。 日本高球明星经纪人根据市场和观众需求,定期到幼儿园、小学、高球训练营寻找适合的对象,在一些具有明星潜质的小孩子性格未定、星运未明的时候,经纪人已开始给这些未来之星造势。经纪公司选星、造星最主要的标准是天赋、形象和性格。通过教练推荐或者观看比赛可以初步判断球手的天赋;然后是形象,毕竟讨人喜欢的长相更容易为球迷接受,为此要在宣传过程中考察观众的反应,为球星培养未来的市场人气;当然,最重要的是性格,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从球手成为明星的关键。 经纪公司常会用各种方式对球手进行考验,观察球手是否有不良品性。而一旦通过考验,经纪人会为其寻求商业支持,让球员专注于提升球技和比赛成绩,随后,通过参加系列赛事,开动强大的宣传机器,制造喙头和热点,培养星迷,促成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实现“明星制造机器”追求的最终目标——战绩、观众和商业开发的多赢。 宫里蓝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自 1993 年后就一直萎靡不振的日本高尔夫产业凭借这位娃娃脸、长相甜美的 19 岁少女的横空出世而重现生机。当年日本经济重现希望,观众需要阳光、开朗的偶像,宫里蓝因正合要求而入选。此后,经纪人及其操控的媒体围绕童星的成长开展了大规模的造星运动,目标不仅包括童星本人,还涵盖了她周围的一切。宫里蓝兄妹三人自幼就在其父的严训下苦练高尔夫,媒体连续跟踪报道她们兄妹三人学球的过程,以及她生活、学习、比赛的每一细节。当她转为职业后,围绕她的商业计划持续跟进,赞助商、商业代言接踵而至,一颗明星照亮高坛。 04 ,05 年,是宫里蓝在日本最炙手可热的时期,她的一颦一笑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有大批星迷,甚至曾超过同在一个赛场的伍兹。观察宫里蓝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经纪人在明星制造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丸山茂树淡出日巡赛是经纪公司在明星退出机制方面的又一精心策划。丸山茂树曾在日巡赛称雄多年,但随着年龄增大、左肩伤病日渐严重、新生代球员崛起,他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失利,而明星是不可以失败的! 于是经纪人在慎重考虑之后安排他去高球上邦——美国打球,可谓一举多得:对于日本民众来说,此去最直观的就是要“为国争光”,打得赢是国家的荣誉,打不赢也很正常,因此他带伤作战,虽败犹荣。这种“让明星光荣隐退”的退出机制是明星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对球员、观众、市场和经纪公司都是公平的。 浅析日本高球造星机器的运转情况,可以看到经纪公司和经纪人在明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高尔夫球的造星运动刚刚起步,完整的体育经纪人体系尚未建立,透过日巡赛,研究并学习这一部运作熟练、成绩卓著的“高球明星制造机”,“师夷长技”正逢其时。 作者:大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