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跟失败的人,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成功者往前看,而失败者却老在帮过去的自己找借口。台湾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正走在时代的分水岭,是往上发展或是向下沉沦,都有可能,我们此时正处在见证历史的这一刻。 台湾,一度是亚洲高球运动发展的动能,在台湾钱淹脚目的年代,台湾只有有钱人,跟想有钱的人。在那个全民拼经济的年代,台湾人整天都很忙,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花钱,当时的一百五十万位球友,不仅拼经济,也造就了不少台湾奇迹,更培植出许多至今仍足称台湾骄傲的高球明星。 台湾人在高尔夫的近代史,有复兴淡水球场的陈金狮,有在日本高球界发光发亮的陈清水、陈清波,后来又有世界各地插旗的吕良焕、谢敏男、涂阿玉、许胜三、吕西钧、陈志忠、陈志明与卢建顺,年轻些的也有林文堂,与荣登世界球后的曾雅妮。 因有这些人的努力,「台湾」在高球舞台有了一席之地,但也因为这些丰功伟业,让台湾如今相对黯淡。 台湾人都很聪明,很勇敢,但是智者不多,仁者更少。聪明与智慧不同!耳聪、目明,谓之「聪明」,聪明跟基因有关,是父母的功劳,因为生的好。「智慧」不同,智慧是一个人后天经验累积的结晶,得靠自己努力。下回有人称赞你聪明,替父母感谢对方的美言;说你有智慧,才是对你个人的肯定。 台湾人喜欢动手,不喜欢用脑。小聪明多,大智慧少。学问抄来的,知识抄来的,有人的网志,满满复制的文章,原来人生也是抄来的。「网络」让复制变成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再多的复制不能产生创新,许多事可以「参考」,但是最好能加入一些创意,否则看来看去,连错字都一样,多无聊! 有时间上网看看这些努力的台湾前辈的奋斗史,你会发现这些人除了先天的聪明,后天努力的智慧结晶,让他们在历史上,都有传奇的一页。 三十年前,加入高尔夫这个行业,当时台湾只有十几座球场。三十年后,台湾的球场数就六十几座,未来似乎不可能再增加,看着台湾高球产业从无到有,从萌芽到蓬勃,从高潮到低谷,如今…… 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用来形容如今的台湾高球业,特别有感觉。 台湾的高尔夫,从繁华到日落,一度随着产业西移跌到谷底,不过在曾雅妮登顶世界第一后,又出现了一线曙光,今年台湾LPGA的赛程将增加到十几站,总奖金更成长到近七千万元的数字。看来两岸加入世界排名之争,台湾这边又迈了一大步。 目前台湾的一线球员都征战在海外,二线球员有几位开始绽放出球星的特质。在女子台巡赛的场次增加激励下,或许可以顺藤摸瓜,培植出更多明日之星的青少年球员,加入这个行业。或许,这就是另一次台湾奇迹的起点呢! 作者: 罗裕霖 Thomas 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