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自己为了一份友谊,一份自认为可以放弃一切的友谊,离开了自己工作了十年的高尔夫。这一别,高尔夫的领域,便成了我不能再回去的原乡。 12年前,无意中一个小小的招聘,自己踏入了高尔夫这个行业。究竟是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自己也说不清楚,凭借自己懂得的三脚猫的日语,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圈子。 那时的天空是蓝的,生活是白的,对于对高尔夫一无所知的我来说,对于一个着力让我们尽情发挥自己的上司来说,我和其他的几个同事用自己的想象力为自己的高尔夫开始着上了多彩的颜色。 公司刚刚起步,一切待兴。在懵懂中,我们伴随着公司一起成长着。工作中,常常被客人骂的半夜偷偷地哭。虽然一个男人这样做有些让人不以为齿,然尔,太多的委屈和郁闷总是会在某个时刻演变成无奈的发泄。 和其他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一样,从自己不懂,到慢慢喜欢上这个行业,再到慢慢喜欢上练球。早起,晚归,偷偷趁经理未发觉时,拿起杆子挥动几下。很怀念那段工作和练球的时光,那时候,只是想自己要打的更好一点,没有想过要好到什么样子,哪怕一天之中能打出一个好球,都会很开心,甚至很有成就感。 慢慢地,工作开始得心应手,公司的知名度也在公司全体努力下慢慢提高。相伴而来的,是自己的打球水平也慢慢好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在练球中的伤痛、流血,已经慢慢被杆数减少的快乐所取代;当然,开始练球的快乐,也被自己所谓的定制目标慢慢取代了。 仍然记得自己主动申请前去打的第一场业巡赛,没有比赛经验的我,对比赛充满了好奇,激动和兴奋。心想着总是会打出好成绩,会给自己博得一种成就感。和其他选手一样,下场练习,果岭切磋,内心不亦乐乎。 真正的比赛开始了,那也许是自己一生中永远记得最清晰的一场比赛。高尔夫比赛,与其说是与别人的对抗,不如说是一场自己与自己思想的对抗。当其中的一个小小失误,演变成到最后自己再也没有调整过来时,才发现,一个选手的路,是多么的艰难而道远。 是的,第一轮我就出局了,拖着山一样重的球包,自己默默地踏上了返回公司的路。好长一段距离中,自己还迷糊在比赛当中。直到换坐上了回家的大巴车,才知道,对于我来说,这次的比赛结束了,自己并没有发挥出什么水平。又一次,流泪了。 也许,作为半路出家的我们来说,想去成为了名成名的球手,原本就是一条希望渺茫的不归路。且不说练习虽然公司默认了,只是比赛的费用,对于一个普通收入的职员来说,慢慢的也会变成巨大的压力。 失败,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缺陷,更是自己内心的不足。这种内心的不足,其实就是除了所谓的狠命练习外,心理,专业知识,理论都是俱不可少的。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工作关系,我认识到了一些在日本国内从事高尔夫的老前辈们。在往来的联系中,他们会推荐我去看一些日本的教学资料,会帮我找一些他们认识的教练针对我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详细的回答。高尔夫,没有国界,有的,只是我们内心被潜移默化的敌抗。首先,我们关闭了自己的心门,然后,关闭了通往外界的大门。 慢慢地,我不再去刻意模仿明星们的挥杆,而是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加以优化,加以调整练习。即使是第一次突破75杆的时候,也并没有让自己感觉非常的开心。如一位老前辈所说的那样,你每一点的进步,用不着为自己开心,而首先要去想到那些帮助过你,关心过你的人,哪怕是对你一句鼓励的话。于是,在高尔夫的练习中,感恩的情结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我不再在意自己是否要考上职业,也不再在意自己是否会成为一个让人瞩目的球员。慢慢地,自己想的更多的是去如何帮助更多在练习中需要帮助的人。事务的演变,总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任何一个良性的事务,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变得让人感觉畸形。 我开始潜心研究适合亚洲人身体特性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开始去把指导别人修正自己不正确的挥杆思想和行为当作练球的乐趣。更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将自己的这些感受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需要指导,却因为没有足够的钱支付教练费的选手们。 托上帝的福,那些日本老前辈们不仅在练习上帮助了我,还给我寄来了好多珍贵的资料,像是本霍根的教科书,大卫利百特最早期的教材等等。这其中,也有很多日本有名教练自己编写的教练心得。 很快,自己的练习思想慢慢成熟起来,伴随着理论和思想的成熟,自己的击球成绩也越来越好。岁月总是那么不饶人,等自己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运动年龄时,我并没有后悔认识高尔夫太晚。反而,感觉很幸福。因为,自己在练习中学会了很多,做人,思想,与自然的抗争;宽容,忍耐,自律的人性的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慢慢地,自己也学会了写笔记,写感受,写一些在训练中发现的其实很细小,却容易被大多数练球人员忽视,反而被一些教练夸大其词的东西。我很渺小,我不能给我的国家高尔夫事业做什么贡献;我很平凡,我不能因为自己这些小小的感受就去改变一些高尔夫教学中的陋习。我所能做的,就是每一个需要我指点的人,我都会用最快的时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后来,我的这些练习中的感受也通过EMAIL,回馈给了日方的一些老前辈。在我心中,抛开政治,高尔夫是我们之间最为纯洁的东西。 也许是自己的思想慢慢接近于体育更为单纯的东西,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封邀请函。不可思议的心情,让我很认真的读完了这封邀请函的每一个字。是的,我受到了日本高尔夫界媒体的邀请,前往日本与丸山茂树的老师内藤雄士一起参加一起刊物制作。而这个刊物竟然是在日本具有最高权威性之一的GOLFDIGEST。 自己很激动,也很不可思议,我不过是中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练球人员中的一个。我名不见经传,半路出家的和尚。从飞机到达东京那一刻起,自己受到了贵宾一样的待遇。好多的记者,包括那些日本高尔夫界的老前辈,老朋友们。我没有选择坐专车一起去东京,而是选择了地铁,我想地铁的时间更长一些,让自己清醒一下这不是梦。 晚上,他们为了举办了欢迎晚宴。结束后,还安排了专门人的陪我去居酒屋小坐。当然,这些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临近晚上2点,陪同人员告诉我,早上6点钟车辆会在楼下等我。由于日本年末HITACHI THREE TOUR比赛的原因,原本定的一个周的拍摄,压缩为三天半。 我承认那天晚上我没有睡好,自己一直处理置疑和兴奋之中。直到迷迷糊糊地听到前台叫醒,我才知道,这一切确实是真实发生了。接下来的几天,自己仍然在不停的奔波和拍摄中度过,练习场,高尔夫球场,包括内藤先生邀请我去他的工作室,我才知道,原来他所在的工作室是日本所有高尔夫名人们的汇集地,在那里,我还有幸看到了片山晋吴等一些日本PRO的工作间。 一切如梦般的开始,又如梦般的结束。短短几天的拍摄,给自己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快,这次的旅程被他们的月刊发表了,在长达九页的报道上,我并没有因为自己留下太多的身影而开心,而是感觉我们国家的高尔夫事业真的是任重道远,真的是距离一些高尔夫发达国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于是,我暗下决心,要竭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管他是青少年,还是业余老年爱好者,让他们尽可能去体会一个真正的高尔夫。 当时,一个中国高尔夫媒体的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这个消息,来电话咨询一些细节,都被我拒绝了。我不想出名,也不想被人知道这些事情,因为我比那些为中国高尔夫实实在在的做出贡献的人来说,只不过沧海一粟。不用大到戴耀宗先生,李红老师。就是一个地方高尔夫工作者,我也没有他们的付出多。那个朋友,同意了我的决定。 命运,总是爱和你开不一样的玩笑。就在我准备自己努力开始时,一个同学的一个电话,让这一切永远定格在了两年前8月。朋友是搞开发公司的,由于自己不懂行,涉水太深,公司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几乎不能前行。周围的人开始纷纷质疑,离开了他。以至于他连一个可信任可用的人都挑不出来了。 这个朋友,在我练球当初,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我的今天,是与他的帮助密不可分的。 当时,自己想也没有想,在电话中就告诉他,自己过去。 当我这个决定出来时,我周围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包括日本方面也来了好多的信,表示不可思议。但是,我就这么决定了。也许自己太唐突,也许自己太不理智,也许自己太感情用事。 我离开了自己奋斗了10年的高尔夫,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我遵循在高尔夫老上司的教导,遵守自己的职业素养,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交接,不再与日本高尔夫界有任何联系。即使发生日本大地震时,我都没有去一封信问候。现在想起来,自己的内心都像刀捅了一样的疼痛。 两年来,虽然自己努力做着这边的工作,把一个烂摊子管理的开始井井有条。但仍然没有忘记高尔夫带给我的那一切。自己还是经常回家时,看那个日本老前辈送给我的那个高尔夫球。当初他送给我时说过一段话,我仍记忆犹新:我这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在高尔夫中得到的。今天,我把自己的名字印在这个球上,无论你是象神龛一样供在家里,还是象普通球一样把我打出去,我都很快乐。对我来说,他就象我的眼睛一样,一直会祝福并且凝望着你。我把自己的一生比作能带给别人快乐的这颗球,我并不在意自己被打到哪里,而是至少有人使用了我。每每读起这封信,看着这个球,我的眼泪都会在自己内心里流,都会在内心喊:老前辈,你还好吗? 如今,这个所在的公司慢慢走向了正规,我也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慢慢不再适合这个公司。 当夜晚来临,自己再一次审视自己两年前的决定时,我并没有后悔。因为,没有他,也不会有我高尔夫的曾经。只是,自己与高尔夫已经相隔了一程的山水,作为男人,我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有的,只是自己内心独自去看着这人生的沧海桑田。当我的儿子每次问我,爸爸,这不是高尔夫球吗的时候,我总是说,不,孩子,那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 人,在追求什么?物质?欲望?金钱?名利?地位?这一切,总会在某一瞬间消逝。而生活中的滴滴感动,总是在你不经意间突然想起。年华果腹,岁月作衣。百转千回后,我与高尔夫转身,然后,离去。 这是发生在本人身上真实的故事。本来不想写出来,只是今天突然一个几年前远去他乡发展高尔夫事业的朋友的一个电话,勾起了我一些回忆。与高尔夫告别两年来,自己尽量不与人谈及这些,生怕触景伤情。文中写了有关日本前辈的一些东西,希望大家不喜欢勿喷。 另外,祝还在从事高尔夫事业的朋友们,努力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