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一些政府官员对高尔夫感到很恼火。交通部长丁罗胜(Dinh La Thang)日前就禁止下属打高尔夫,因为他说打球会鼓励赌博行为并且造成他们上班迟到。 其他的越南人对高尔夫的看法却不同:在越南经济多年来的起起落落之后,他们将高尔夫看作是资产保值的好办法。 由于房地产价格不断下滑、本地股市一落千丈,一些越南人开始投资高尔夫俱乐部会籍,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通胀飙升和货币贬值的损害而作最后一搏。 在河内周边地区,高尔夫俱乐部会籍的价码已经从2004年的大约6,000美元上涨至目前的3万美元左右,而游泳池、别墅和网球场设施一应俱全的某些豪华俱乐部会籍的价码更是达到了13万美元。虽然这与日本或新加坡的顶级俱乐部相比算不上昂贵,但是对于越南这个人均年收入约为1,200美元的国家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不小的变化。 48岁的管理顾问杜庭邃(Do Dinh Thuy)最近购买了第三个高尔夫会籍,他说,“购买高尔夫俱乐部会籍,比起在银行存钱、或投资股市和黄金都更划算。我买它不是为了打球──而是为了投资。”说这番话时他正在河内郊区的一个球场上,说话间周围不断传来响亮的击球声。 起初,越南的富人们通过投资股市来规避货币贬值风险,后来股市崩盘,他们又转投房地产。但是现在投机性的房地产泡沫正在破裂,这让越南新贵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而头疼不已。于是,投资高尔夫会籍成了新趋势。 通常,高尔夫俱乐部在开业之初会接收固定数量的会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本着先到先得的原则。之后,会员可以通过出售会籍来获利,而俱乐部通常也会以所谓转让费的形式分一杯羹。 很多越南人认为高尔夫俱乐部会籍价格只涨不跌的原因是越南领导人对高尔夫的不屑态度──特别是越共领导人出台限制修建新球场的政策。 球场供不应求的现象从两年前就开始了。越南总理阮晋勇(Nguyen Tan Dung)叫停了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数十个高尔夫球场的计划。他表示,当世界粮食价格创下新高以及很多越南人正在为得到足够食物而痛苦挣扎时,高尔夫球场却在吞噬宝贵的农田。有关修建新球场的申请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很多都被否决了。 这些年来,高尔夫在越南时而大行其道,时而又被打入冷宫。越南民族主义领导人胡志明(Ho Chi Minh)斥其为资产阶级舶来品。1975年,胡志明的追随者在越南末代皇帝保大(Bao Dai)在1945年退位以前用过的球场上进行耕种,建成了一个果园。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对外开放以后,韩国和台湾等外国公司将越南作为一个廉价的海外制造业中心开始对越投资。外国开发商为了吸引这些外国游客再次将高尔夫引入越南。很多公司甚至认为充裕的高尔夫球场和戴着越南特色斗笠的廉价球童是他们投资越南的一个前提条件。 韩国建筑公司Posco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rp在越南的经理人孙举元(Sohn Juk Weon)表示,“很简单:没有高尔夫,就不会有投资。” 最近,越南官员已经开始禁止那些他们认为有损国家利益的行为。比如在去年,越南政府叫停了电视节目中对口型唱歌,还命令互联网服务商从晚上10点到早上八点关闭在线游戏。 随后,交通部长丁罗胜命令下属想要保住工作就不要打高尔夫。高尔夫爱好者们进行了反击:他们非常罕见地公开要求这个仍处于严格管控下的国家尊重人权。 越南高尔夫协会(Vietnam Golf Association)副主席黎坚成(Le Kien Thanh)表示,“打高尔夫并不违法,丁罗胜必须尊重法律。”丁罗胜并未回应我们的置评请求。 虽然政府的打压也许会让一些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们获得额外收入,但投资会籍的风险可能超出了很多越南人的想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会籍价格在日本一落千丈,过去十年来,随着高尔夫特殊地位的逐渐丧失,会籍价格在亚洲各地也大幅下跌。此外,打高尔夫和价格不菲的会籍也并不总是划等号的。 越南的很多俱乐部仍然可以交钱打球,而且至少有一家银行在开展这样一项业务:客户通过在银行存款便可在河内和胡志明市等主要城市附近的高尔夫球场免费打球。 越南的高尔夫市场专家认为,政府对高尔夫的厌恶使俱乐部会籍和当局不太喜欢的其他东西一样具有了价值,比如黄金和美元,而且帮助越南投资者省去了其他人遇到的麻烦。 27岁的会籍中介张青玄(Truong Thanh Huyen)最近刚刚以1万9千美元的价格在越南南部的芽庄市(Nha Trang)代人购买了一个会籍。她预言道,“高尔夫俱乐部的会籍是个稀罕玩意儿;情况不会有变化。”她一边在她的iPhone上查阅着最新的价格,一边炫耀道,“现在的市值已经达到2万5千美元了。” 在河内高尔夫练习场的杜庭邃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说,“但是你的动作必须要快。那是资本主义的关键法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