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中国海南岛落幕的Omega Mission Hills World Cup(高尔夫球世界杯),冠名赞助商全球总裁Stephen Urquhart(史蒂芬‧欧克华)赛后不客气批评说道:“中国还不具备足以举办世界杯的成熟市场,现在让中国独自承办这样层级赛事实在太早了!” 这场“造价”七百五十万美元的团体对抗赛,世界排名二十大高手仅出席了六位,尽管场中来了分居二、四名的Rory McIlroy(罗瑞‧麦克罗伊)和Martin Kaymer(马汀‧凯默尔),不过看看电视画面所呈现的人潮和零落喝采声,显然离顶尖赛事还有段差距。 众所周知,职业比赛从来是商业活动,赞助商掏出七百五十万元,就要得到一定的回馈,否则无法长长久久。职业比赛更需要凭票入场的观众支撑,他们是职业选手的衣食父母;观众多了,厂商往后才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主办单位自然获得更多的效益。在此起彼落的加油声中,选手受到激励而拿出压箱绝活,既娱乐围观的群众,也增加电视现场转播的可看性。 问题来了,哪些人会买票进场呢?不像足球、棒球、篮球,甚至同属个人巡迴赛性质的网球,即使不打球的人,也能从双方持续的对峙过程中获得刺激感,高尔夫属於寧静的廝杀,不免让人觉得无聊、沉闷。因此,潜在的入场观众不外乎所谓的“内行人”,亦即取决於当地有多少击球人口。 显然,像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先进国家,多年来已经建立起庞大的观众群,特别是美国,这也是人家能够成為全球高尔夫重镇的优势。看看每场比赛的入场观众,无怪乎奖金规模居世界之最,一年各有三场四大赛和WGC系列赛在此举行,外加令人羡慕得要死的联邦快递杯季后赛奖金,甚至一些二级的美巡赛事,竟然都是三百万美元起跳的规模。 相较之下,欧巡赛藉由把触角转向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共站模式,充实了行程表的内容,奖金规模少则一百万美元,多则七、八百万美元,一年同样撑起四十多场的规模,稳居全球二哥。 再来就是日巡赛,虽然近几年受到国内景气影响,场次一路萎缩至二十五场,不过靠著一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比赛週末现场每每能够吸引七、八千人次的稳定入场观众,倒也能够支撑著平均约一百五十万美元的赛事规模。 另一个百万美元级的巡迴赛是美国LPGA,无奈地主选手不争气,多少是被认為造成美国场次逐年减少的元凶之一,所幸靠著海外市场,免强维持著二十四场比赛的规模。 至於近年来掘起的同一亚洲也试图打造百万美元的巡迴赛,但打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拼凑而成的合体,澳洲那边抓两场过,韩国这边也要两场,许多比赛原本还都是亚巡赛的一站,只是换了不同的招牌。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韩、澳之外,其他各站比赛几乎没什麼观众,完全看不出来是百万美元级的赛事。 从扬昇LPGA台湾锦标赛的轰动性来看,亚洲这块新兴高尔夫市场确实充满想像空间,但我们必须承认那只是个特例,就像过去几年炒热话题的WGC-HSBC Champions(WGC冠军赛),因為如果没有曾雅妮,如果没有Tiger Woods(老虎‧伍兹),大概只是另一场砸大钱和回报不成比例的CIMB Asia Pacific Golf Classic(亚太菁英赛),或者刚刚结束的世界杯。 职业比赛本来就是一场秀,没有明星和话题自然无法吸引人潮。有些赞助商仅仅抱持著推广高尔夫和提供当地选手表演舞台的精神和态度,确实让人感动和佩服,例如连打二十五年的三商杯台湾名人赛,不过如果要这些企业每年拿出来二、三百万美元,你说他们还会用这样的慈善角度办比赛吗?即使硬撑,又能撑得了几个年头呢? 这些年来,亚洲地区发展了不少百万美元级的赛事,通常一到门槛就被欧巡赛併购,成為双巡迴赛共站的行程。然而,纳入欧巡赛并非万灵丹,当年在大溪球场打了两年的BMW Asian Open(亚洲公开赛)便是一例,后来虽在中国上海复出,最后还不是陷入停办的窘境! 看看高球人口众多和实力顶尖的澳洲和南非,前者一年不过三场百万美元级赛事,后者為五场,而实力差一截又缺乏稳定看球人口的亚洲,又撑得了几场呢? 作者:翁明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