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9日,高尔夫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当时消息传来,业界人士无不高呼,“中国高尔夫的春天来了!”如今,入奥两周年在即,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业内外各持傲慢与偏见 昨天,第12届全国高尔夫球会总经理联谊会在海口举行。在上午进行的主题论坛中,来自海南大学的曹锡人教授率先进行了以《认同与展望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高尔夫前景》为主题的演讲,剖析了中国高尔夫目前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六大建议:为高尔夫正名,从税收上让高尔夫回归体育,降低立项门槛,舆论引导,企业自律,融入世界潮流。不难看出,这多半是在为高尔夫球会叫屈,认为球会既要承担为“奥运争光计划”贡献力量的重任,又要承担与娱乐消费相当的税收,实在有失公平。 论坛还请来美国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协会理事委员会主席赫德赞博士,请他以欧美实例来阐述高尔夫球场对耕地或是环境的影响并不如人们想象中具有毁灭性。论坛的目的显而易见,在于消除外界对高尔夫的误解,并呼吁有关部门解除禁令甚至给予政策扶持。 与此同时,另一份《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却指出,以会员模式经营的球会占中国高尔夫球会总数的90%以上,公众球场只有4家。而在高尔夫球发达的欧美国家,六成以上的球场都是公众性质。而且,在全国450多座球场中,与房产项目捆绑的比例接近80%,而在美国这个数字低于25%。种种数据显示,中国高尔夫球会的姿态仍然高高在上。 就在许多球会保持傲慢的同时,百姓对球场一刀切的偏见亦从未消失。只要谈及高尔夫,人们言必及“贵族运动”、“野蛮生长”,却忽略了其运动本质。 运动员夹缝中艰难求生 当球会与普通群众的利益被对立,中国高尔夫球的群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之间已失了传导机制,这让靠打球谋生的运动员成为生长在夹缝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昨天,就在论坛召开的同时,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武汉站比赛收杆。比赛最大新闻并不属于冠军,而是承办赛事的球会对所有参赛球员免除4天午餐费用。用球员的话来说,那为她们省了“一大笔开销”。语气戏谑,却透出辛酸。 在中国的职业高尔夫球员中,除了张连伟、梁文冲、叶莉英、冯珊珊等个别球员靠比赛奖金能养活自己外,绝大多数人都靠教球、陪打来支撑自己继续走在职业道路上,此间各种艰难不足外人道。 群众一边憧憬下场挥杆一边声讨球场;球会则一面高举“成功人士专属”标签一面呼吁政策放开;处于中间的球员则在夹缝中苦苦求生――这就是中国高尔夫的现状,在项目入奥两年之际,虽然从各省市队到国家队的组建如火如荼,被征召入内的球员也算有了依靠,但这极少数的受益人群对普及高尔夫运动并无太大推动,中国高尔夫的天宇至今未见晴空。 两年来,高尔夫入奥已从一则单纯的喜讯发展到如今滋味难辨。可以想见,如果政策持续暧昧、法规仍不完善,纷纷扰扰的尘埃落定后,只怕仍是一地鸡毛。(记者 王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