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尔夫球场建设现场,笔者常常被拒采访。即使有人和你聊,也是讳莫如深,反复叮嘱千万别写成白纸黑字。高球场建设被业界称为“雷区”,即使一些好的建设经验措施也不敢宣传。毋庸讳言,球场业主方不敢谈确有苦衷。被公众和媒体诟病,被政府限制,生怕言语有失惹来麻烦。但是笔者以为,正如病人切忌讳疾忌医,高球场建设短板不少,在当前更应多交流,多调查,多辩论,否则一味遮掩封闭,短板又怎能得到弥补? 国内出现“反高尔夫”浪潮,并不是国人对高尔夫这项阳光运动一概反对,其阻力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定位问题:包含了绿色、空气、阳光、步行这些自然和谐元素的高尔夫运动,本应是一项体育运动,在国内却将其归入纯商业行为,大面积的高球场成为少数有钱人的独享资源,公众无缘参与;二是高球场建设中的占地和环境问题,由于我国已建和在建的高球场很少进行环评,加上一些投资商以建球场之名征得大片土地的同时,为尽快牟取高额回报又违规建设高级住宅、度假村等。其结果是:官员谈“高”色变,民众望而却步,兴建高球场地被视为钻政策空子,占用耕地,破坏景观,污染环境。 这两方面的问题,正是高球场在建设中需要正视和克服的障碍。中高协目前正在对高尔夫运动重新定位,让高尔夫球回归到体育运动的本质上来,面向大众,建立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中国高尔夫球场指南》收录的球场统计看,国内球场还是以18洞球场为主,9洞小球场很少,这是中国高尔夫消费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普及高尔夫运动,吸引更多人参与,我们应鼓励开发更多价格适中的普及型球场,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为之创造更多生存空间。 高尔夫球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要经过清除原有植被、地形改造、改良土壤、种植草皮等多个过程,而且高尔夫球场占地面积较大,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建造过程很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并且在日后运营中持续对资源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这正是当前我国高球场建设运营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我们应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球场建设的先进经验,同行间多交流,强调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充分注意球场地质、地貌、水源、气候、日照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努力实现变废为宝,把高球场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在草种选择及肥药应用方面,应多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选择当地的节水、耐旱、病虫害少、耐粗放管理的草种,应用环境友好型药肥,实现高尔夫球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目前,我国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是高尔夫运动开展较好的地方。面对场建设中的问题,业界各方不应回避,而应以更积极的态度,多层面、多角度探讨,消除其在公众中的负面影响,争取社会更广泛的接受和支持,走出“雷区”,让这项阳光运动能够在阳光下“阳光”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