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方地区最大的高尔夫展———2013中国国际高尔夫球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井然有序的安检、大大小小的特装展位、各种科技手段轮番上阵的舞台表演都为展会增添了不少“亮点”。但是,光鲜的外表背后是业内人士凝重的表情。记者在展会现场逗留了一天,和多位业内人士沟通交流,大家对今年行业的发展普遍持观望态度,“说不好”、“拿不准”成为他们对后市展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部分大公司缺席展会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参展商的数量,发现很多高尔夫场地养护产品供应商没有出现,在球具展区,耐克、阿迪达斯等重量级公司也没有到场。记者在休息区遇到了天津一家9洞球场的副总经理。他本想来展会上寻找一些大品牌的球具厂商合作,但此行的结果颇让他失望。 据了解,在前几年高尔夫市场如日中天的时候,云南、海南以及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球会老总、草坪总监来京参会,多是带着工程寻找合适的产品和可靠的合作伙伴的。“大家可能知道今年的市场不景气,所以很多人没来。”美国一家设计公司的代表对记者说。 “大家其实都在观望” “观望”,是记者在高博会上听到最多的词。这个词也反映出当下业内人士的普遍心态。观望意味着等待,他们在等待市场的转暖和政策的松动。 据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和国家对高尔夫球场的限制,使人们投资高尔夫市场的热情受到打压。一边是资金压力,另一边是政策风险,使高尔夫产业发展变缓。记者在现场见到了北京东方润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鸥,从事球场灌溉行业多年的他现在已经把注意力放到了园林和农业上,他告诉记者,很多人和他一样在观望着行业的变化,都不敢把“筹码”全部押在上面。 除了改变业务方向,还有一些企业选择了扩大产品线和业务范畴来平抑市场起伏带来的风险。记者在展场看到,广东清远某企业以前只做肥料,现在他们把草坪草和土壤改良剂也纳入了业务范畴。北京的一家设计建造公司也开始转型,从原来的设计建造发展成为一家集投资咨询、设计建造和后期管理为一体的全能公司。整合产业链是近两年比较热门的经营思路,但是在高尔夫这样一个小产业里,这招能否奏效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行业期待新政出台 自2011年国务院十一部委的严令出台之后,针对高尔夫产业的新政策一直没有出台,在有限的范围内为高尔夫“松绑”成为当前业内最紧迫的呼声,这样的声音在展会现场时常可以听到。 记者在展场遇到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韩烈保,他透露,有关部门正在对高尔夫的新政策进行制定,但具体细节暂时不方便透露。“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日后出台的新政会进一步规范高尔夫市场的秩序,帮助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韩烈保说。 文/周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