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从近几年中国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数量来看,中国高尔夫发展态势和中国经济一样让欧美国家为之惊叹。而近期被大家热议的中国高尔夫球员考职业新规等高尔夫行业话题,估计也让外国友人们迷糊不已。在中国,有多少人将高尔夫定位为高端、贵族?又有多少人认定高尔夫行业“钱途无量”?对于高尔夫赚钱不赚钱的问题,本期专题将通过对中国高尔夫行业意见领袖、比拼中的行业真相、高尔夫展会的业内狂欢、全球局势下的行业变革、中国球员生存状况进行逐一论述。 想问从事过或者正从事着高尔夫行业的朋友:你们有人思考过“高尔夫赚钱不赚钱”这个问题吗?我记得曾经陪同老板面试过一个销售,他直言不讳地说是冲着高尔夫的高端和贵族而来,更摆出“高尔夫是赚有钱人的钱”的观点。记得当时,老板对他的回答甚似满意,而我也为投身如此有“钱途”的行业窃喜。对于高尔夫赚钱不赚钱的问题,有多少人将高尔夫定位为高端、贵族?又有多少人认定高尔夫行业“钱途无量”? 行业意见领袖何在? 近日,高尔夫圈里又多了不少新鲜话题,比如:中高协对于中国球手转职业的新规、某巡回赛日本球手席位远多于中国球手等等。对于这些新鲜话题,以往都是通过媒体获知,而今博客、微博地广泛运用,类似事件、话题的探讨、传播,公众的参与热情高涨,一时之间营造出一种全民互动的公众舆论局面。作为一家业内媒体,对于公众舆论的出现自然是欣喜的。要知道,在过去若是对敏感话题找人进行采访多半是会被拒或者要求匿名。可是,对于业内人士一片叫好,业外人士一味抨击的现状更是抓狂。因为,你不知道,你所听到的看到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实的世界。 人们常说,一个企业的崛起一定存在着一个灵魂人物,而一个行业的发展也得益于龙头企业的产生,并且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他们都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在行业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对于高尔夫行业来说,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媒体和高尔夫爱好者就充当着这样一种角色。只不过,某些行业媒体够活跃却不够尽职,高尔夫爱好者热衷讨论却难以实施作为。扪心自问,身为行业媒体,我们是不是曾对中国的高尔夫球场一味的褒奖,而忽略球会实际存在的问题?作为球会管理者,是不是只顾及企业自身的利益而忽略和会员之间的矛盾?所谓的公益组织,又是否在打着“爱的旗帜”做着不齿的作为?对于机构组织,促进高尔夫发展、公益慈善等口号喊了很多,但鲜有兑现。 对于行业现状的研究,朝向集团作为一家有着十年业内运营经验的公司,出了一本《朝向白皮书》,算是业内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但是,和国外的调研公司比起来,又显得相形见绌。“来自毕马威公司(KPMG)的高尔夫咨询部门最新的调查指出,欧洲的经济危机对于高尔夫产业有很大冲击,2011年欧洲注册的高尔夫球手数量减少了4.6万,这是欧洲大陆首次出现大量的人数下降。同时球场的数量增长率仅有0.7%,现在整个欧洲的球场数量达到6740座。” 在中国,有媒体报道指出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中国下场打球的人大幅度增加,乐观人士认为迎来了高尔夫的春天。也有人指出,相约下场打球并非是因为高尔夫新群体的出现,只不过一些商场失意的老板们将高尔夫球场作为了他们的赌场。当我们想寻求两种版本言论的真伪时,“意见领袖”又何在? 比拼下的行业真相 任何一个行业,若能处于龙头地位在行业里便可“一呼百应”。在中国,比拼中的高尔夫球场大抵可以用“两湖两山”来形容,即深圳观澜湖、上海美兰湖、山东南山和上海佘山。 深圳有“观澜湖”在缔造神话,上海又有“佘山”打出了品牌,山东南山集团也借着南山大师赛频频曝光,趁势追击的“美兰湖”也大手笔地投入了比拼。 从这些看来,高尔夫是赚钱的吧,要不然,投资者们不会“打斗”得如此热火朝天。不论是独享128万美金还是200万美金,实实在在的拿了出来,只不过进的都是外国球手的口袋。有人会说,追逐利益是商人的根本。但,从现今的高尔夫发展来看,不管是观澜湖还是美兰湖,似乎抱有更大的梦想。将贫瘠的观澜湖和海口打造成了观澜湖度假村,亦或者在一片工业区上平地而起一座绿色神话,我们不能不承认,有太多的企业家,对高尔夫倾注了心血。 拆巨资引进国外职业赛事,或者营造本土名人赛事,确实培养了一部分高尔夫人群,也推动了中国高尔夫的发展。但是,高尔夫球场的拥有人、管理者,赛事运营服务机构等,事实上对于夸大后的传播效果太过乐观,因为我们并没有从涌现的高尔夫新群体中看到经济效应的增长。观赛的群众很多是周边学校的学生和农民,高尔夫收费频道的直播或转播甚至连一些参与报道的媒体都不曾观看,杂志媒体大篇幅的专题报道千遍一律……这些,都是不曾被公开报道的真相。 曾经《国际高尔夫》做过关于“高端银行卡高尔夫权益”的专题,论述了国内众多银行将高尔夫权益作为持卡人的增值服务提供,并且特别看好未来几年的高尔夫发展。但这几年,举办高尔夫赛事的银行是越来越多,可同一模式化下的赛事流程却令人味同嚼蜡般索然无味。更有知情人士透露,某银行近两年给赛事承办商的服务费用也由过去的500万缩减到300万,缩减幅度高达40%,那中介机构为了盈利可想而知定会压榨赛事品质,难以保证持卡人的权益。 此外,还有某些球会混乱的管理、某些中介机构五花八门的忽悠之术、地产开放商的“挂羊头卖狗肉”、父母加注在孩子身上的“冠军梦想”、职业球手……在高尔夫行业的众生相中,大家都在比拼,但真相是大家似乎也都混乱迷茫了。 业内人自己的狂欢 对高尔夫业内人士来说,每年都有几大“盛事”,能够让业内媒体群起关注,也是业内人士难得齐聚的场合。比如,中国高尔夫博览会(高博会)、全国高尔夫球会总经理联谊会(总联会)、海口高尔夫与旅游主题论坛,其中高博会和总联会已举办超过十届。 多年来,得益于媒体的造势和宣传,它们也确实成为了业内的大事件。有些球会老总,就算再忙也不会错过总联会的出席,有些球具商若经费有限也得参展高博会,高尔夫媒体自然也总乐于参与海口的高尔夫论坛。但是,若你有心一定也能发现一些情况:总联会上一些实力雄厚的球会开始缺席了,掏钱参展高博会的大牌球具商似乎不那么爽快了;从宣传报道的角度上能够看得出来,媒体们也疲惫了。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些业内大事件,演变成业内人士自己的“狂欢”,而且没有过多的观众。 对演艺界的明星来说,能够自导自演那是别人有才,这业界盛事若也自导自演,也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了。和一些业内人士聊天,对此很多人付之一笑,这演变背后的隐情,他们是懂的,但没人说,不懂的人就得被坑了。举例来说,一家欲打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新品牌,若他不了解中国高尔夫现状,一头扎进去各种博览会,那肯定吃亏。近来涌现的众多高尔夫博览会所谓的媒体宣传效果并未有太多效果,观展的都是商家而少有高尔夫消费者,那不是白白花钱了嘛。在中国打开市场的老牌球具商对此已洞察秋毫,甚至都不再通过网络和杂志媒体来做宣传。 同样来自毕马威高尔夫咨询部门的报告:2005年高尔夫增长开始变缓,2011年是第一次注册球员的数量真正下降。在英国和爱尔兰减少了42700名注册高尔夫球手(3.1%),其次是瑞士减少了21000名,而西班牙则减少了9700名。此次的下降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欧洲最大的高尔夫市场英国和爱尔兰的高尔夫球员数量减少,其二则是高尔夫球手在东欧和东南部地中海区域等新兴市场没有动态增长。真希望某一天,国内也能出现这样像有理有据的分析报告,而不仅仅再是自娱自乐。 脱离全球局势的代价 记得听一些业内人士探讨中国高尔夫行业发展时,有人提出要模仿学习欧美国家,也有人提出必须遵循中国国情。几番探讨下来,脑海中闪现一个词“与时俱进”。既然有中国特色,那自然不能一味模仿,但与时俱进是可以做到的。在国外,高尔夫也不是一来就受欢迎,牧羊人的游戏演变为皇家的乐趣,私人俱乐部苛刻的入会到亲民转变,是发展也是推进。脱离中国国情难以生存,忽视全球局势更会穷途末路。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的高尔夫群体年龄以处于45-60岁居多。现今,年龄在30-35岁,月薪八千以上,才可能在未来3-5年跻身高尔夫群体之中,他们也即是未来的高尔夫潜在的稳定群体。对于想在高尔夫行业赚钱的各方人士来说,前提自然是得了解可以从哪些地方赚钱和中国高尔夫行业发展的趋势。来自新浪高尔夫频道转载的《美国私人制高尔夫球场经营十大趋势》一文,值得有志于高尔夫事业的各方人士好好去看看,该文中指出了社会变化对美国私人制球场的影响并列举了十大趋势。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美国高尔夫球场迎来的缓行期,也就是中国高尔夫球场发展的“明天”。 中国高尔夫行业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不仅仅是指专业性,更是要有“全局观”。欧美高尔夫发展百年之路遇到的问题,有可能在中国仅仅发展几十年就能遇到,他们所遭遇的产业冲击和发展缓行期,或许也正是我们同期正经历的现状。中国有球会被取缔,国外亦有知名球场破产。所以,业内人士应该着眼全球局势。别光看着国外高尔夫行业发展崛起的过往,更要看看别人目前正在研究和关注的未来。在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今天,不论是政府还是普通大众,都已无法平静的接受“牺牲环境换去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所以,高尔夫一旦涉及环保问题被频频推上风尖浪口也在必然。 中国球手的生存危机 圈外人总是以贵族运动来形容高尔夫,于是高尔夫运动员也被扣上了高贵而光鲜的职业高帽。的确,在风景如画的球场上他们穿着舒适的球衣,呼吸最新鲜的空气,挥着球杆把小球打进洞……这种看似在“享受”的职业确实令人羡慕。殊不知风光的背后是无数的辛酸。 先来说说收入问题。如果已经打出名气的球手,收入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以老虎·伍兹为例,2011年,伍兹的收入为62,294,116美元,其中奖金收入只有2,294,116美元,广告代言费则高达6000万美元。广告代言或者是出场费占总收入的大部分,对于成名的球手大抵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但对于还没有成名的无名小将,生存状况就恶劣多了。 都说没有绝对的天才,天才是99%的汗水+1%的天赋,加上成功几率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数据更是鞭策球手需努力训练。但是没有经费,加上中国97%的高尔夫球场都是非公众性质,大部分职业球手找不到免费的训练基地,训练的成本已经难以承受,更别提获得高水平教练的长期指点。而比起参赛费用,训练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除了中国特色的国家队成员外,职业球员都是是自负盈亏的“个体户”,参加比赛的交通、食宿、报名费、果岭费、球童小费等都要自己负担。粗略统计,打一场国内比赛,一周的花费大约3000-6000元不等,欧、亚巡赛,晋级大约8000元,即便被淘汰也要花费五六千。在此压力下,相当多的一部分职业球手选择以球会管理者、球场教练、球具专卖店经营者等多种手段,一边谋生,一边参加赛事,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大笔的费用意味着球手必须有强劲的后备力量,通俗点就是必须准备好充足的“储备金”才打得起长期“战役”。除了小部分的“富二代”外,相信大部分球手都难以独立面对其中的经济负担。但即便各方条件成熟也并不能处之安然,在国内,高尔夫球手参赛机会其实并不多,已成长的VOLVO中国公开赛,中国职业高尔夫球锦标赛等还被外国选手占据半壁江山,大部分的奖金也被他们“瓜分”。没比赛参加就没奖金收入,有比赛参加如果拿不到好名次,还得“倒贴”。如此便陷入有比赛也愁没比赛更愁的怪圈。 其实,现阶段单靠在国内比赛拿点奖金是远远不足以改变球手自身的生存窘境,多到海外打球、吸引企业的赞助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眼球经济在高尔夫圈子里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只是在中国赞助商的眼球一直停留在一两个打的较好的球手身上,梁文冲、张连伟也是凭借着各类赞助经费才得以全世界的跑。于是有了李超“国内高尔夫缺少企业支持”的抱怨之声。有人对此表示同情“中国球手的确不易”,也有人暗自嘲讽,“要是打的好,还怕人家不赞助你比赛吗”。其实中国高尔夫的生存土壤本不肥沃,少数人再怎么努力浇灌那也是杯水车薪。 “北京时间2月7日,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发布了“关于我国高尔夫球业余球员、教练员、国家队运动员(业余)转为职业球员规定的通知” 通知中规定:(业余球员、教练员、国家队(业余)未经中高协批准和推荐,任何人员不准参加国外职业巡回赛组织的考试和职业比赛。对于违反人员,中高协视情节将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禁赛1-2年的处罚。情节严重者,禁止参加中高协在国内举办的所有业余比赛和职业球员考试。业余球员转职业需满18周岁,国家队运动员(业余)转职业不受年龄限制;业余球员、教练员在单站职业赛中名次靠前可以获职业球员卡。” 但就是这么一个贫瘠的土壤,仍然有人想要从中“掘金”,令人费解。前不久,一个“震惊”球界的事件在圈子里哗然一片,围绕着业余球手参赛和转职业等问题的讨论异常火爆,这个讨论缘起于中高协的一个通知,大致意思就是业余球手外出参赛需提前“报备”、非国家队运动员转职业需满18岁。此事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87.9%的网友表示这一规定不合理,“扼杀有天赋的青少年选手”。笔者目光比较短浅,还没想到扼杀未来之星的问题,只是不让业余球手参加国外赛事,国家队队员以外的球手18岁前又不能转职业,那这部分球手怎么生存呢?还麻烦相关组织和领导给个建议。 不管你接不接受,中高协撰着球手参赛和转职业的生杀大权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不少活跃在圈内的球友也按耐不住要发表他们的看法。“立足国内平台发展的年轻人只能严格遵照制度办事”,“家庭条件优越的,可以去美国上大学、打球,然后考美巡赛资格,以后一直在美国发展,那中高协的职业身份也就用不着了。”建议倒是不错,只是这让笔者很焦虑,本意是规范刚刚起步的中国高尔夫,但如此严厉的规范是不是会导致部分有实力的青少年球手流失到海外了?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最近在篮球界刮起的“林旋风”,据说美籍华人林书豪一夜爆红后,中国篮球协会有意“顺应民心”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加入中国国籍为国家队效力。甭管这事儿靠不靠谱,也别说人家“痴心妄想”,至少中篮协时时刻刻都念想着多引入“黄皮肤”精英。反观中高协这次的作为,不免让人猜测,若干年后被“逼”出国外,而后修成正果的某某,中高协会否效仿中蓝协向其“招安”呢? 对于“高尔夫赚钱不赚钱”的话题,鉴于小编的学识有限只能做蜻蜓点水式的抛砖引玉。至于高尔夫球场、球具商、服务运营商、高尔夫旅游公司、球场预订公司等各个高尔夫行业产业链都不赚钱的现状也无需感到困惑和惊讶。高尔夫所谓的“贵族”外衣,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装而已。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以为的世界并不是我们身处的世界。 (小编在此声明:本专题的发点并不是为了充当“意见领袖”,揭露什么真相,只不过是检讨和正视自身“媒体”身份,在此抛砖引玉一番。如若言论不当,欢迎更多业内外人士行使你的“舆论权利”,对本文言论拍砖叫板,共同交流、学习。)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