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品不是万能的,没有球品却是万万不能的。下文中我们将按照一个标准球场的样子列出现实中常见的18种球品事件,供读者参照对比。若你在该洞表现良好,不存在类似的问题,你可以不必谦虚地设定此洞成绩为Par;若偶有犯之,也不必难为情,就客观地设定此洞成绩为Bogey;若你在某洞习惯性表现不佳、屡战屡败,那就真该深刻反思了——至少应该设定此洞成绩为Double Bogey。 最后,将此18洞的增加杆数汇总一下。若你的“差点”为“0”,那么恭喜你并向你致敬,你是高尔夫绅士的楷模,是球场上的圣人;若你的“差点”在1到5之间,那么你也算是位合格的绅士,只不过仍属凡人;若你的“差点”在6到10之间,那就需注意了,可能你已经在球友圈子里有了某种口碑,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伪”绅士;而若你的“差点”高于10,那么请你立刻开始学习或重新温习基础的高尔夫规则及礼仪,并下定决心管好自己的行为。否则,你极有可能已被球友列入黑名单中。 Hole 1 试挥次数太多 有位球童说:“有些客人每次试挥杆,不来个四五次绝不开杆。”而有位球友则抱怨道:“某君认真试挥5次后,终于屏息静气站到球前,我以为他要打了,结果又在球前试挥5次。如此往复,我们都被他的试挥彻底打垮了,欲哭无泪。”——打前试挥是个好习惯,但是如果开球之前试挥的次数太多,就要注意一下了,应该照顾一下身边球友的心理感受。如果1组人打球,每个人多挥几下,4个人就是十几下,1洞多耽误4分钟,18洞下来就耽误一个多小时。试挥太多或许正是你打得慢的症结所在。 Hole 2 迟到 迟到事小,但于人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按照高尔夫规则,在正规的比赛中,对于迟到的处罚是取消比赛资格或者罚两杆。而在日常休闲性的打球活动中,迟到首先是对球友的不尊重,因为这浪费了球友的宝贵时间;其次也可能会扰乱球场正常的出发次序,给球场管理带来麻烦。若 是碰上出发时间管理严格的球场,你的这场球说不定还会“泡汤”;再者,你没有时间热身,仓促中挥杆便打,极易造成肌肉拉伤,若伤了腰背,恐怕还会留下后遗症。建议你至少提前15分钟到达球场出发台。踏踏实实热身,从从容容开球。 Hole 3 长时间找球 规则规定找球时间不可以超过5分钟,否则视为遗失球,加罚一杆后回原地再打第三杆。所以,“绅士”球友一般在打出比较偏离方向的球担心找不到时,都会提前给同组球友打个招呼,打个暂定球,以免真找不到时还要浪费更多时间回去重打。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球友一旦赌起球来就不管不顾,一球值千金呀,哪还顾得上什么耽误别人时间甚至压组之类的繁文缛节,不见到球决不罢休。 Hole 4 在别人击球时影响别人 为他人着想是高尔夫规则中的“宪法”,其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在别人打球时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也不要走动,以免影响他人击球。业余球手打球时,很少有人会刻意提醒球友保持安静,但这不并代表大家漠视这条基本规则。其实每个球员都清楚当球友正在下杆击球时,身边有哪怕是非故意的咳嗽声都会严重影响他的心情。所以,即使是无意中干扰了他人击球,最好也要真诚地说句对不起。 Hole 5 在果岭上踩他人的球线 大多数这样做的球员,是因为接触高球不久,还不太懂得基本规则和礼仪。但是由于不懂规矩而行事鲁莽,诸如干扰他人打球、踩踏他人的推击路线、不遵守远者先打的规则等,就会招人厌烦。所以在初次打球之前或打球过程中,一定要多开口问问别人应当注意哪些规矩,怎样做才更合适等,以免得罪了别人自己还蒙在鼓里。 Hole 6 打球太慢 马克•吐温有句关于高尔夫的名言:“打高尔夫是宠坏了的散步。”据此我猜马克•吐温先生大概不会打球或者至少不是一位绅士球手。若大家都像宠坏了的散步般徜徉在绿草如茵的场地,再换上统一的白色服装,那就跟羊群完全没有两样了。要知道,打高尔夫也是一项运动,而且是相当自律的运动,在合理的时间里完成18洞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当你发现有辆标明“MARSHAL”的球车总是跟在你身后时,你就应该明白,你需要加快速度了。若是有巡场直截了当地提醒你需要加快速度时,就千万不要再找任何借口了,你那时肯定已超过了所有人的忍耐极限。若是在国外,你可能就会被驱逐出场或者送到练习场去“练习改造”了。 Hole 7 打球太快 打球快也有错吗?想想看,当一个球员发疯似的奔跑在球场时,是否已与这项运动的优雅气质格格不入了?就好比我们到朋友家去做客,迟到固然不受欢迎,但提前1个小时就去迫不及待地敲响客人的门,同样令人感到厌恶。 Hole 8 迁怒于球童 不懂得尊重球童的球员真的很糟糕。不论在生活中是一个多有地位的人,都会因此而被人耻笑,当然,大多时候是私下里的耻笑。我就碰到过这样一个球友,他甚至被球童们列入了黑名单,若是排到某位球童服务他,那这位球童宁可请病假告休也不出场。原因在哪?就是这位客人似乎不是来打球,而是到球场来寻求发泄,只是他错把球童当成了泄愤对象。每次打出一记臭球,总能找出球童的责任,似乎打球的是球童而不是他,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Hole 9 不懂得照顾球童 “球童是来照顾我的,难道还需要我照顾她吗?”——当然需要!每个人都要理解,并且你的理解就是对球童最好的照顾。多表扬几句,多安慰几句,开车时慢点,不要忘记球车后面除了不会喘气的球杆之外还有活生生的人。当她气喘吁吁地从隔壁球道给你送来球杆时,也不要忘记说声谢谢,你的理解会得到超过几倍的回报,甚至那个青涩的女孩会因为你一句宽心的话而感激你一生。 Hole 10 摔杆、爆粗口 之所以把摔杆和爆粗口合二为一是因为两者如影随形般地总是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球打不好而摔杆的心情可以理解,而且姿势漂亮的话,看起来还挺帅。看人家那些顶级大腕,哪个没摔过杆。据说前美国公开赛冠军汤米•布尔特(Tommy Bolt)就是一位出了名的暴脾气。他不仅摔杆,还扔杆,扔完还不捡,他甚至还总结了一条经验给其他“扔友们”分享,就是“要扔球杆的话最好要往前扔,这样就用不着花费精力回去捡了。”这位“扔杆专家”去年9月初以92岁高龄上了天堂,不晓得天堂里有没有球杆可供他摔来扔去地发泄了。因为摔杆而毁坏了球场设施并被索赔,因为总是口不离“脏”而破坏了朋友间感情的事情并不少见,实在得不偿失。 Hole 11 球场作弊 打球时作弊从本质上来讲是诚信问题,与偷窃无异。因为它偷走了自己的杆数,偷来了别人的荣誉。靠作弊而获益是最简单的途径,但也是风险最高的途径。就好像“三鹿”奶粉事件,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是一方面,你可能无意为之,只要诚心悔过尚有自新的机会,但是隐瞒实情不报甚至有意为之,最终就只有破产一条路了。一个人因为打球作弊而导致信用破产,值吗?想想吧!一旦东窗事发,如何面对那样的尴尬局面?就如小偷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抓了现行。 Hole 12 好为人师 难道帮别人指出打球时的技术或战术问题也有错?对于被指点的球员来讲,哪里做的不好偶尔被球友提醒当然会心怀感激,但如果整个18洞下来一次次地被身边的人干涉,一次次的被动接受教育,必定会失去打球时的节奏感和自信心,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变得连球都不会打了。而且,谁又能证明你好为人师一定就是出于善意呢?在比赛的时候用这种手段扰乱别人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是秘闻了。 Hole 13 球包里的球杆杆数超过14支 业余球手在平时打球时,一般不会关注对手球袋里究竟放了几支杆,所以也很少有因球杆超数而罚杆的情形。但对方一旦知道你的球杆超过14支,心情自然不会愉快,因为这样的比赛显然不公平,你有欺诈的嫌疑,如果赌球甚至可能会出现纷争。高尔夫规则中有明确规定,在比杆赛中如果球杆超过14支,则要遭受罚杆甚至取消比赛成绩的处罚。 Hole 14 乱扔烟头 国内球员打球时乱扔烟头的情形也极为常见,这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破坏了球场优美的环境,球童也从此又多了一项捡烟头的工作。球童的背包也因此多了一项功能:4个兜中,其中的两个小兜都是用来装烟头的。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没有熄灭的烟头还会引发火灾,尤其是在干燥的秋冬季,干枯的树叶很容易被引燃。而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球会发生过因为烟头而引起的小型火灾事件。 Hole 15 不按规定着装还不听劝阻 因为穿着牛仔裤或者非高尔夫球鞋而被拒绝下场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有些人会说自己并不是来打球的,只是陪走而已,但穿着与周围气氛并不搭调的服装在球场上行走,本身已经违背了高尔夫的基本礼仪。高尔夫之所以被称为绅士运动,就在于它有种种看似繁琐实则出于对运动本身尊重的“规矩”。而更不应该的是,当球场工作人员好言相劝的时候,客人大发脾气,认为很没面子。其实,错不丢人,不认错才丢人。 Hole 16 不修理打痕 打球时看到一块整整齐齐的草皮随球一起飞出去或者看到小白球稳稳地落上果岭都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但是不要忘记修理打痕。正如你自己被前面客人留下的打痕所困扰时的恼怒心情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修理打痕。 Hole 17 吓唬小动物 曾经有个球场的会员,因为打球的时候在水边“邂逅”了一只乌龟,就开心地扔下没打完的十几洞一溜烟抱着乌龟回了家。还有些球员看到球道上的野鸭、野兔之类的可爱小动物,就会玩心大发,转而将它们当成活靶子。可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也是有灵气的,你欺负它,它以后也不会如此可爱的对待你了。对动物的伤害其实就是对球会的伤害,更何况小动物连投诉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不可欺“物”太甚。 Hole 18 再打一个 很多球友都有打不好球时再打一个的习惯,自认为比较自觉地告诉球友再打的这个只是玩儿玩儿而已,不算成绩。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也是不公平的竞争。首先,规则不允许且不说,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比球友多了试错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自然就多?所以,即使再打的那个球的成绩不算,你也已经先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再者,让别人付出原本不该有的等待时间,是否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所以,比赛无儿戏,一旦第一个球开出去了,就意味着一场比赛的开始,不可随意破坏公平竞争的游戏。也切莫小看了游戏中彼此的表现,“球品如人品”,此话绝非危言耸听。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