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世界高坛有两台好戏同时开演,一出是在圆石滩进行的美巡赛,另外一出则是在中东展开的迪拜沙漠精英赛。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两场大戏同时 上演并非好事,甚至成为一种导火线,让矛盾的双方旧仇未了,新仇结梁。排名世界前十的球员悉数选择了远赴中东,一下子冷落了风头正劲的美巡赛。不过这对于 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球员来说可是难得的机会。有资料显示,2010年美巡赛赛程的全部46场比赛里,有20站只吸引了四位或者更少的世界排名前二十的选手。 当顶尖高手纷纷缺席时,剩下的球员们便大大增加了获胜的几率,而他们所瓜分的奖金总额高达一亿美元。大牌球员们当然不傻,不会放着大把的美金不挣,他们不 远万里选择了中东,为的是更多的奖金,更多的积分,更多的曝光度,为了那里的美食,为了spa、舍宾以及夜店里的香槟美女。总而言之,为的就是个“欲” 字。 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下,金钱正在成为改变高尔夫固有道德标准的激素。让一切看起来形如茁壮,却道貌岸然。前面提到的两大赛事撞车其实只是一个缩影,巡 回赛作为商业化运作的产物,在为我们呈现出竞技高尔夫最美一面的同时,也把他最邪恶、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正如13世纪天主教将人类的恶行分为傲慢、嫉 妒、暴怒、懒惰、贪婪、贪食以及色欲一样。这七宗罪行在如今的巡回赛上同样可以找到端倪。 可悲的是,如果战胜了他,你便被打败了。 暴怒
如今在巡回赛里,球员的脾气可是越来越大,摔球杆的事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不过还有比这更厉害的。达利刚出道那会儿,或许是新人的缘故,脾气还算有 所收敛,这些年,随着成绩一落千丈,爆脾气让人不敢恭维。2008年,达利受邀参加澳大利亚公开赛,由于一直在美巡和欧巡混得不尽如人意,这位大满贯赛冠 军很期望在澳洲取得一场胜利。或许是自己太想赢,结果首轮比赛结束,打了个正6,别说夺冠,就是连晋级都成了问题。正当现场球迷为这位来自美国的大牌球员 感到惋惜的时候,达利走到一位正在拍照的球迷跟前,夺过相机,狠狠地砸在树上,口中还挑衅地说,“我可以给你买个新的”。达利的暴怒算是全球闻名了。 高尔夫其实是个很特殊的运动,缺乏对抗,但也不失激情。所以每当说到高尔夫的精髓,都会提到自律,自控这些个绅士词汇。象前面所讲的达利是个另类,不过说到巡回赛上的球场暴怒,达利还不是最个性的,有个着名的事件盖过他。 2008年,美巡赛上有个叫艾森奥尔的老将,经常到电视台客串节目,教人打高尔夫。说来也巧,拍摄当天,现场正好有只老鹰在树上不断制造噪音,结果 每当快要录制完成时,就不得不被这噪声导致重录,一连好几次,这下可惹恼了艾森奥尔,扔下一帮摄像师,提着一筐球就去击打那只鹰,这猛禽估计也想开他的玩 笑,只要他一停下来追打,立刻就开始制造声音。艾森奥尔暴怒之下,挥起球杆一痛猛击,结果这头老鹰被打的不治身亡。这一幕让球场的工作人员和现场的记者大 吃一惊,最终把老鹰草草埋了了事。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传到了美国野生动物协会,一时间讨伐声一片,紧接着美巡赛也不得不做出反应,不过艾 森奥尔并没有表态,谁知事情越闹越大,人道组织也加入到讨伐大军中,甚至后来联邦法院要判处他14个月的监禁,这下子可吓坏了艾森奥尔,发表了道歉书。电 视台也取消了和他的合同,有意思的是,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球场都拒绝他的进入,他也再无老鹰球进账。 听听坏小子约翰达利的故事http://www.010golf.net/article-1993.html 懒惰 梁文冲曾经讲过一件事,很多年来,他一直都保持着早起练习的习惯,有次出国打比赛,阿冲又起了个大早,本以为球场上没人,结果到了后发现远处已经有 人在练习,后来确认是泰格·伍兹。梁文冲的成功与勤奋是不可分割的,同样,泰格·伍兹能成为世界第一,靠的绝不仅仅是天赋和运气。近日,一位日本女子球员 讲述自己每天的训练时间超过八小时,此言一出立刻有国内球员大吃一惊,甚至表示有时候一周都不可能达到这个时间(陪打下场不算)。当然,这两个事多多少少 还是和中国球员有关。 最近几年,特别是泰格·伍兹红得发紫之后,美国媒体逐渐意识到造星的重要性,更有一些巡回赛里的老戏骨也喜欢时不时地预言一下接下来的新星。巡回赛 冒出了多如牛毛的年轻新贵,甚至他们打球时的普通一杆也会被媒体拿出来评头论足一番。但是时间证明,这其中的大多数球员还是平庸之辈,也许他们足够优秀, 但还配不上这样的名头。后来就有人形容,如今的高尔夫新星就像是划火柴,瞬间很亮,但只是一瞬间而已。这话没错,正是因为这样,刻苦在球员成名的过程中比 重开始下降,他们只需要在某个很讨巧的时刻一鸣惊人一下。如果这些再不济,那你穿件花哨的衣服或者个性的配饰,说不定就能被某些个等待新闻的编辑写进报 刊。。所以,刻苦在这个时刻就显得不那幺重要了,挣钱太容易了,花在高尔夫上的心思就少了。 贪婪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话在高尔夫圈里也同样适用。 巡回赛里有关贪婪的例子不胜枚举,球员为了巨额的出场费不惜放弃重要赛事,赞助商通过不平等合同榨取球员利益,除此之外,还有球童小费,恶性赌球等 等,都是贪婪的表现。不过,这些大都是以个体形式表现,而上届莱德杯,却让美巡赛因为一场大雨彻底坏了名声。更将巡回赛的贪婪之心完全表露出来。 莱德杯虽然场地不固定,但每次举办的时间都相对固定,上届比赛,地点在欧洲的威尔士,这届比赛创造了一个记录,便是莱德杯历史上第一次延迟到星期一 举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赛事举行期间两度遇到大雨,比赛不得不中断,其实这场大雨并不是无法预测,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预料到了,威尔士属于海洋 性气候,雨季时间很长,所以比赛一旦出现延迟,很可能没办法在三天之内完成,结果真就赶上了。这事和天时还真没有关系,欧洲队选择这里对彼此来说机会均 等,要怪就怪美国人自己。 2007年,美巡赛开始推出联邦杯,由于奖金丰厚加上笼络了美巡赛的大部分好手,结果导致莱德杯最早也只能在9月下旬举行,不太可能提前到9月中上 旬,美巡赛之所以如此重视联邦快递杯还是和金钱挂钩,正是在这种联邦杯打压莱德杯的基础上,导致了比赛赶上了雨季,另一方面,美巡赛在莱德杯之中并没有任 何经济利益,更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比赛,动自己的利益。无独有偶,一场大雨除了将美巡赛的贪婪显露之外,还揪出了一件事:雨衣问题。关于莱德杯上美国队的 雨衣供给到底发生了什幺,恐怕无从考证,帕文和欧洲媒体说的不一样,美国队内部的说法也各不相同,但说到底,还是赞助商的问题,还是个“钱”字。 那届莱德杯出现的问题不光是美国队那边,欧洲人也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当时美国队败走威尔士,欧洲媒体乘胜追击,将美国队抨击的一无是处,结果有人坐 不住了,ESPN官网上有个着名作家,叫哈瑞格,他撰文写道:“贪婪是一个很重的词汇,莱德杯的核心其实也是钱,而且是很多钱。当莱德杯在欧洲举行的时 候,它是欧巡赛的重要财源。他们从承办场地上收取了巨额费用,另外欧巡赛的赞助费也相当可观。”哈瑞格的反击可不是空穴来风,一下子便指向了欧巡赛的软 肋,在距离这场比赛的举办地凯尔特庄园球场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球场,名叫皇家波斯考尔球场,论名气,远超凯尔特庄园,这里曾经多次举办沃克杯,以及英国 业余锦标赛等大型赛事,硬件设置也是全英数一数二的球会,品质名气都远超凯尔特庄园,莱德杯遭遇大雨,庄园球场被迫关闭了7个小时,而波斯考尔却没有因为 大雨而停止一分钟的营业,良好的排水系统一下子让举办地球场的面子一扫而光,欧巡赛组委会为什幺会选择相对差一点的环境来举办比赛?原因很简单,凯尔特庄 园球场接受了组委会上百万美元场地费的要求。而场地条件虽然良好的波斯考尔,会所相对弱了些,无法满足组委会建立赞助商房间的要求,这对于欧巡赛来说,又 是上百万欧元的收入。又是金钱惹的祸。 圣经里说,贪财是万恶之源。高尔夫里的很多不解,一想到这句话,也便释然了。 之前京城高尔夫转载过新浪博文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原文地址:http://www.010golf.net/article-2140.html)现在再谈谈高尔夫巡回赛七宗罪! 约翰达利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