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对高尔夫的热爱,源起于在美国加州圆石滩的成长经历。我在圆石滩、赛普雷斯鲍因特、眺远山等球场均有过工作、做球童的经历,下午闲暇时便在这些球场中打球,而后穿过球场边的树林回家。其实最初我并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以高尔夫为生,但直到1976年夏天15岁的我亲历了眺远山球场后九洞的改造,当看到推土机在现场造型,施工人员向我们挥手致意时我心里暗下决心:这将是我此生的追求,从此不会改变。 皮特·戴伊的启蒙 确定目标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教育,努力获取来自业内的专业经验和建议,但在20世纪80年代高尔夫球场建造的“大爆发”之前这样的资源非常有限。获得当时全美国最顶级的建筑学院之一加州圣路易斯奥匹斯堡市的卡尔波利大学建筑学院获取了学位后,我非常幸运地在棕榈泉获得了为Landmark公司工作的机会,且一开始就参与了PGA西部这样的大型高尔夫项目。正是在这里,我从导师皮特·戴伊和后来的合作伙伴李·史密特那里学到了球场设计的启蒙知识。 80年代开始,大量新球场,特别是带有高尔夫球场的社区涌现,球场设计业呈现出繁荣景象。我跟随皮特一起在全国各地周游,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他在设计、高尔夫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看法。皮特对高尔夫设计业有着里程碑式的影响,而我在他身边度过的那些日子也是充满着创造灵感、知识与乐趣的美好岁月。皮特并不将自己视为一名高尔夫设计师,而是“高尔夫球场建造者”,他倡导的在现场环境下亲力亲为的设计风格在我身上擦出了火花。虽然如今的球场设计强调在开始建造前要有精确明细的图纸,但我仍然非常享受在现场多花时间,亲手将球场“捏造”成形的方式。 皮特对李和我本人的影响非常大,这其中当然包括对劣质土地的毫不畏惧和应付自如的能力。综观当今世界最顶级的球场清单,你会发现其中很多都是皮特的作品,但是与其他绝大多数球场不同的是,皮特的很多优秀球场都是在原始景观并不出众的土地上打造出来的。将一块原本成色不足的土地转变为高品质的球场,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才能和想象力,这是为数不多的顶级设计师才能具备的品质。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最佳新建球场”、“世界百佳球场”很多都是建造在绝佳的自然地貌之上的,从一开始就保证了设计师的成功。像班登沙丘、SandHills以及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等地均是有着难以复制的天然壮观景貌。举这些例子绝不是要否认像比尔·库尔和汤姆·多克等设计师的伟大才能,而是要强调能将遍布石块的山丘、成片相连的鱼塘转变为世界级高尔夫球场,所需的是更高级别的适应性和创造力。
设计师们的意见 多年来,“极简主义”设计风格成为越来越主流的趋势,而我对这趋势暗潮下隐藏的思考、论辩是完全赞同的,然而,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个事实是,那种远离城市喧嚣、无配套房产区、沙质土地、地形带有舒缓起伏、植被茂密优美、坐拥海景的“完美高尔夫用地”在现实中是设计师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但当今那些最吸引公众注意,同时也是最上镜的伟大设计均是这样的球场。鉴于此类地块在整个市场中微不足道的占有率,那些始终坚持挑选优质地块来建造球场的完美主义者于是引来了人们普遍的质疑。比尔和汤姆将自己的事业定位在这样一种模式中,由此换来的成功是他们应得的,他们在设计方面拥有高超技能,同时对顶级品质地块的坚持也是如一,从而不使自己陷入由地理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工程问题当中。 史密特科里组合在中国市场的冒险之旅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我们很少遇到拥有壮观自然景象的地块,大多数由我们设计的项目土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绝少有地理位置优越、靠近高尔夫市场的土地。首当其冲的例子就是占地广袤的观澜湖度假区,为了能在那里建造出适合高尔夫球场的地形,我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愚公移山”:在贫瘠、崎岖的地貌环境下打造出多座广受好评的高尔夫球场,是我们深以为傲的成绩。 基于这些我们时常需要应对的种种任务和挑战,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我们打造出了一支由多名设计师及后勤人员组成的团队,以便应付纷繁复杂的局面和事务。让我们深感自豪的是,在提供无与伦比的设计工作、图纸制作,以及对客户的日常服务方面,我们都做到了全时制的高效和迅捷。 在那些天然为高尔夫而生的土地上,设计师可以通过反复的步行考察来“找”到发球台和果岭,而我们所经常面对的任务却是将看似不可驾驭的土地改造成“高尔夫友好型”社区。幸运的是,我本人的教育背景即是总体规划,这让我能在包含有高尔夫的社区总规中时通盘考虑,在球场布局的过程中也为整个社区的合理布局打下基础。而假如将这一工作交予经验不足的规划师,项目则可能逐渐暴露出长远的问题和本可避免的额外成本。 谈起我与观澜湖的合作,我不仅有幸遇到了一位好的客户和好朋友,同时也非常感激能够有机遇、有能力在该项目的总体规划时期就开始参与其中。很多时候,球场设计师只是得到一份由第三方设计完成的总规图,并依其进行球场设计,有时这并无大碍,但也有很多时候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尤其是对那些较难处理的土地时会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观澜湖给了我充足的自由空间,使我得以在项目设计、施工过程中既完整考虑、又事无巨细。能成为观澜湖项目的一员,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我们完成的另一个代表作无疑要数石林国际乡村俱乐部。这又是一块颇为棘手的土地,而最终的设计理念落定为简约与经典的结合,在我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与其将自己的“风格”强加其中,不如充分利用和凸显现场的“石林”奇观,我选择了后者。我认为球手去到打球是为了看到那独一无二的旷世景观,而不是为了面对每一座球场都会出现的沙坑和球场景观,来自球手们的赞美应该是“哇,这里的自然条件简直是天生为高尔夫而备”,而实际上为实现这一自然原始的外观而所做的大量工作却隐藏在暗处。
我坚信,那些摆脱了现代型标准设计公式的开发商们,将会在不远的将来迎来伟大的成功。
“标准”之后 除了需要应对艰难的场地条件以外,我们在多年的工作中还在不断与一种传统观念作斗争,在很多人眼中高养护、人工化、干净整洁是球场必须具备的。幸运的是对中国广大高尔夫球手来说,那种建造和养护成本更低、更融于现场自然地貌特征的自然型球场风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欢迎,这一趋势也弱化了过去人们对标准72杆、7200以上码数的片面追求。 我一直是“因地制宜”型球场的拥趸,反对教条和公式化。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争执也许还将继续下去,但是终有一天球手们会意识到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些球场也并未达到“标准公式”的规定。要让高尔夫在中国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体育项目是我长远的梦想。除了少数几位特例,包括老虎伍兹在内的几乎所有伟大球手均是在简易、短小、并不壮观,有时甚至是非常廉价的公众型球场里完成了高尔夫的启蒙教育。没有人是在像奥古斯塔一样的地方学会打高尔夫球,而这些圣地一般的伟大球场应该是随着人的球技长进而所要立志前往的球场。我真希望看到在中国的土地上每建造一座伟大壮观、引起人们惊呼的球场同时,也能有一座简单、低价、毫无虚饰的基础球场为公众开放。唯有如此,这项运动才能够生根、发芽,而高尔夫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对高尔夫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对高尔夫能够带给社会的积极因素的宣传。只要规划得当,这样的积极影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为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过去甚至曾经为公共球场进行过公益性设计工作。作为这项运动的参与者,我们始终乐意为整个高尔夫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设计理念的外延 说到设计理念,我认为一名球场设计师必须经常通过已建成的球场来找寻灵感,无论是经典老球场还是新建的球场。有些设计师通过积累和磨合找到了自己的“最佳风格”后就不再做改变,今后的设计只是一次次地复制同样的产品。我总是尽可能地尝试新鲜事物,从过去和未来获取灵感,并对自己已经完成的作品采取一种批判的视角来看待。这是一个需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行业,流行的趋势日新月异,若无法做到在对待每一个项目时都带着激情、积极和远见来进行创作,那么对客户来说是一种伤害。因此我总是试图站在流行趋势的前沿,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精益求精。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里,你必须学会不断寻找灵感,同时还要设法激发身边所有人的灵感。 尽管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中国球场仍将消费群体定位为本土国人,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像海南岛这样的“目的地高尔夫”区域。在这里,美妙的自然地貌随处可见,而前来此的球手们也希望拓展自己的旅途,一次性享受更多、更优质的高尔夫体验。 幸运的是,近年来我们正在接到越来越多自然景观更好的项目用地,这些场地沙质土壤和地形起伏很适合做高尔夫球场。这些季节性的高尔夫目的地将会促使大量球手将“高尔夫假期”作为他们的冬季假期,而这将对中国旅游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对高尔夫设计业未来的期望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希望更多具有影响力的人们能够意识到高尔夫所带来的价值;其次,希望人们能够回望高尔夫运动的历史,见证高尔夫最初的起源之所,从而理解并接纳那些长久以来存在于世的、于高尔夫设计业建立之前就已形成的古老而古怪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