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施密特-科里中国设计球场41座 称业主理念封闭守

时间:2014-08-15 22:49来源:京城高尔夫新闻部 作者:happy2010 点击:
京城高尔夫,是为高尔夫人群提供全面专业服务的权威高尔夫门户网站。的高尔夫球场资讯,会籍球卡,高球教练,新闻赛事等都是直接高效地满足高端消费人群-高尔夫球友的需要
(责任编辑:管理员)

施密特-科里中国设计球场41座 称业主理念封闭守

2013-7-4 16:00

  没有显赫的职业球员经历,更没有辉煌的家族产业背景,“施密特-科里”这对组合却成为目前在中国最高产的球场设计师团队。在上届“中国百佳高尔夫球场大奖”评选中拿下十佳新球场当中四席的他们,能否在今年更进一步?

  根据施密特-科里设计公司提供的数字,目前他们在中国建成开工的球场数量已经达到41座(包括天津杨柳青和海南南丽湖这两座由他们经手改造的球场),从比例上说,这个数字达到中国内地587个18洞高尔夫球场的7%。

  在大牌设计师扎堆的中国内地市场,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在设计生涯的早期,施密特和科里都曾同是皮特-戴的手下。戴在美国西部加州和内华达的诸多作品,两人都是团队内主要的操刀手。科里是建筑与环境学科班出身,成长于加州著名的蒙特雷半岛。科里说,他的成长环境以及与戴共事的经历,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包括圆石滩和柏树点等众多经典球场都位于蒙特雷半岛,而正是这催生了科里对球场设计行业的乐趣。“我在13岁时就决定要以高尔夫球场设计职业为生。”科里说,“而设计大师阿利斯特-麦肯兹(Alister MacKenzie)设计的柏树点则是我的最爱。这座球场充满了乐趣。它的18个球洞一气呵成,和所有的古典球场一样,不存在前9后9;它也不遵循所谓的设计规则,有背靠背的5杆洞,还有背靠背的3杆洞。”

  科里说,他从皮特-戴那儿学到的东西让他受用终生。“他告诉我,要在充分尊重高尔夫运动传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紧跟球场设计的潮流。在跟随他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他如何设置球洞的攻击角度,在策略上达到冒险和奖励的平衡。对世界上的球场业主来说,皮特一直是再好不过的合作对象。我们也很幸运,能在中国的某些项目上与他继续合作。”

  与科里相比,施密特与中国的结缘要更早一些。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戴的团队,加入了尼克劳斯设计公司。他参与了尼克劳斯在中国的几个早期作品,比如中山温泉尼克劳斯球场,以及春城湖畔山景球场的建造。“我知道,直到今天,这两个球场仍是中国早期高尔夫球场中的精品。”施密特说,“所以,这也是一段让我颇为难忘和自豪的经历。”

  1997年底,科里买下了他曾经和施密特一起共事过的Landmark高尔夫设计部,并与施密特重新合作。两人都已经有了2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而且科里的球场设计、建设专业背景和施密特丰富的农学知识正好形成了完美的互补。他们并决定将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当时,总有设计师同行问我为什么要在遥远的亚洲工作。他们会说,‘你的作品没人会看到’。”科里回忆,“但我的感觉不同。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正在影响整整一代人。我们作为开拓者,在海外工作的经历是非凡的。”

  施密特与科里的幸运不仅在于他们早早进入了中国,还在于观澜湖的这个机遇。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施密特和科里,还是会有观澜湖,但如果没有观澜湖这个机遇,就不会有施密特和科里的今天。

  科里不会否认这一点。在承办了1995年的高尔夫世界杯后,观澜湖有将球场扩大的计划,世界杯运作人Burch Riber向时任观澜湖集团主席朱树豪举荐了科里。同样推荐科里的,还有他的两名多年的好友,也是计划将在观澜湖拥有签名球场的法尔多和尾崎将司。

  “在观澜湖,我拥有在中国迄今全部作品的一半。”科里说,“不夸张地说,观澜湖就是我的另外一个家。对当初对我青睐有加的朱树豪博士,我一直心存感激。而且从合作的愉快程度上说,观澜湖尽可能满足了我们一切的要求。对这样的客户,我不能要求更多了。”后来的观澜湖,不但享誉中国,更在世界上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无论从规模、地段还是机缘巧合的角度,观澜湖模式在中国的高尔夫史上都是空前的,也许还是绝后的创举。赫德赞/弗莱设计公司的香港合伙人戴纳-弗莱(Dana Fry)曾说: “观澜湖球场打破了一切旧有的模式。坦白讲,当他们开始开发市场时我们觉得他们有点傻,但是他们看到了潜力,现在他们是标准的制定者。”

  深圳观澜湖这个浩大的工程,也体现了施密特和科里的设计水准、变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式。在深圳和东莞交界这一片条件一般、地形并不独特的丘陵地带,他们用相对浩大的土方工程设计了10个18洞球场,其中的4个(诺曼、奥拉查宝、北戴、法尔多)进入了2010-2011年《高尔夫大师》中国百佳球场行列。而奥拉查宝球场先后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承办了三届高尔夫世界杯,更是在2012年成为WGC-汇丰冠军赛的举办场地。

  化腐朽为神奇,在业内人看来,这是施密特和科里最为接地气、最中国的特征之一。“你可以把这当作我的一个风格。”施密特说,“我也认为,不要和大自然作对,我想这是每个球场设计师的基本准则。设计纯天然的伟大球场,也是每个设计师的终极追求。”但我们确实需要接受这样的现实:终极理想往往会受到各种主观客观条件的制约,球场设计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平衡者,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客观条件受到多方面制约的地方。

  “每个设计师当然都喜欢这样的土地:先天气候条件优秀,有良好的沙地和植被,有天然的良好排水性。”施密特说,“但我们在很多时候也必须面对那些经常下雨、水土贫瘠得一塌糊涂的地方,那就需要更多的现代化手段,以及更多的成本预算。”

  深圳观澜湖的成功给施密特-科里公司带来了更多机遇。施密特在泰国设计了后来成为亚洲新球场第一、承办了2006年皇家杯的阿玛塔春天球会。而在和观澜签下海口10个球场设计建造合同的同时,施密特和科里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收到了更多的邀请。2010年,海口观澜最终落成。在这个豪华的度假村,施密特和科里从难度极大的锦标赛球场到简单易打的3杆洞球场,为各个水平的球手都创造出了适合的去处。其中,惊艳的黑石球场,加上高规格的观澜湖明星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几个月后,石林球场成为施密特和科里的又一个巅峰之作。

  “我在中国的这些作品里,我想我最喜欢的是海口观澜的黑石球场。”科里说,“对球场的好坏大家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但那个场地确实倾注了我最大的精力。这里拥有黑色火山岩、绿色草坪、水域、湿地和沙地的组合,是一块非常梦幻的球场。而且这里有很多上天赐予的良好基本要素和条件,在黑石球场的很多地方,我们采用了表面排水而不是铺设地下排水系统的方式。”

  和在深圳观澜的工作相似,科里在这里动用了大量的大型机械和现代手段。他将沙滩引入了这个位于内陆的球场,并在25公里之外的地方找到了充足的适合于植被生长的表土。

  将滨海球场的特色引入黑石,多少也包含了科里个人的兴趣和梦想。“我最钟爱的就是那种面对大海、地势起伏程度适中的海滨沙地。如果有这样的一块地,加上合适的温带气候,我们就可以营造出最原始的林克斯感觉。但很可惜,这样的地形很难得,尤其是在中国。”他毫不掩饰对好友比尔-库尔设计的山钦湾的艳羡,那是一块最接近他梦想的天堂。“在我打过的中国新球场里,那毫无疑问是最好的一个。”如今,科里在内蒙古也有另一个向好友致敬的项目,他对此充满期待。“那是一块天然的优美沙地,我认为它有潜力成为中国的沙丘球场(Sand Hills,由比尔-库尔设计,是目前美国十佳球场中唯一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作品)。”

  2011年到2013年这三年,是施密特-科里公司的又一个丰收期。在跨越中国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的近十座城市,他们的多个设计最终修成正果。

  而施密特-科里公司最终得到设计石林国际乡村俱乐部的机会,则是得益于云南人、同时也是《高尔夫大师》百佳球场大奖评委刘国良的推荐。“他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一名优秀的球手。”科里回忆,“当我踏上石林球场所在的那片土地,就知道我们将会在这里得到独特而难忘的高尔夫体验。”科里和搭档花了几个月时间在那片石林间寻找“天然的适合建造球场的地块”。

  作为2010-2011《高尔夫大师》中国十佳新球场之一,这里也给汤姆-多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石林就是这样一块不可多得的独特宝地。”

  很难用一句话真正形容施密特和科里的设计风格。他们在中国的设计包括了从山地到滨海,从华北到海口的广大地域。如果加上他们在美国和东南亚等地的设计,这算得上是世界上风格最为多样化的设计组合。在业内,施密特与科里拥有沟通技巧与适应性,还有容易合作的工作作风,他们很少直接地对客户说“不”,包括那些接踵而来的邀约。

  这并不是大多数优秀球场设计师的作风,实际上对于各种邀约,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无比挑剔,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汤姆-多克。多克更倾向于亲力亲为,将他的每个作品打上鲜明的个人性格以及精品的代名词。入行数十年来,多克在全世界的作品不过30个,却包括了新西兰拐子角、太平洋沙丘、老麦克唐纳德等多个世界级精品。

  “我更喜欢在一段时间里将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少数几个项目。”多克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这也决定了我会是个挑剔的人。只有当我和客户观念完全一致时,我才会考虑合作。”多克在中国海南的第一个球场项目已经进行超过了五年,他在这五年里已经亲身造访现场11次,但球场仍未完工。

  当然,施密特和科里也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很多人认为,我们如今手里的工作有些过多了。”科里说,“但包括施密特和我在内,我们公司一共拥有6名美国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协会的成员,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这保证了我们在拥有如此多工程的同时保证质量。而且我们的工作重心,一直都在中国。”如今,施密特-科里公司的三个办公室,有两个设在中国,无论是施密特还是科里,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会待在中国。“我想,没有其它任何一名外国设计师能做到这一点。”科里说。

  当然,好说话并不意味着科里无槽可吐。“中国有很多能创造出伟大球场的先天条件。但在这里,我最大的担心是封闭和守旧的理念。不客气地说,球场设计业看上去像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很少有业主、‘专家’乃至开发者想去做些真正不一样的事情。我们在心态上还需要进步,需要更有远见。中国有很大的机会,但设计师们需要真正有权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到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业主真正能打开这一扇门。如今,中国大多数业主的观念,在一个项目乃至整个高尔夫行业的发展进程中都是很强势的。他们更倾向于让项目外的更多人参与和评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科里说,“我知道作为高尔夫设计师,创作不可能像艺术家作画或者作曲一样高度自由,但要创作伟大的球场,尽量少的障碍和原计划的贯彻也是很重要的。我想对业主们说的是,专注于市场的开发,在球场设计和建造本身,信任你的设计师。”

  施密特和科里正在朝着自己的下一个目标迈进。和这个行业里绝大多数的大牌设计师不同,他们没有职业球员经历,更没有辉煌的家族产业背景,数十年来一直在这个行业默默耕耘,直到获得今天的成就。

  “高尔夫设计行业有三种人。一是像尼克劳斯这样的退役大牌职业球手。二是琼斯或者戴这样的有传统家族性企业的人。”科里这样说,“而施密特和我属于第三种人,没有显赫的背景,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牺牲还有一点点的天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我们没有任何松懈的借口和打算,对我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一页。”

高尔夫大师 (文/凌展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