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塔的第13洞 曾经一纸风行的小说《北京人在纽约》,有一句经典流行语:“如果爱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恨一个人,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演绎到高球界,便成了这样一句话:“若是爱一个人,陪他去打魔鬼洞;若是恨一个人,也陪他去打魔鬼洞。” 是的,“魔鬼洞”对于球手来说,哪怕是高水平的球手,有时是天堂,有时是地狱,就看你当时的发挥。而所谓“发挥”,与心态、气候、风向,当然也与球技,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被称为“魔鬼洞”,其实鱼龙混杂,大凡有些特色的球场,大抵上都会被球手评出1-2个“魔鬼洞”。但因“特色”而被称为“魔鬼”,总归是一些有难度、有挑战,当然在设计上也有特色的球洞,因此,让球手又爱又恨。 历数世界上著名的球场,都有一至数个让职业球员或普通球友都欲罢不能、再三挑战的“魔鬼洞”或曰“特色洞”,而这些洞也几乎成为了球场的象征或标识,如雷贯耳,令人神往。比如:圣安德鲁斯的“老石桥”(18号洞)、锯齿草球场的“孤岛”(17号洞)、圆石滩三面环海的7号洞……人们在记住这些洞的同时,也记住了球场的名字。 最著名的“魔鬼洞”大概非奥古斯塔莫属,该球场的11、12和13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球洞,被人们戏谑地称为“阿门角”。这个有趣的名称源于著名的美国高尔夫作家荷伯·瓦伦文德,因为他认为球打到这里,唯有通过向上帝祈祷才能使球平安打过。 中国的高尔夫球场中,若评选十大“魔鬼洞”,上海佘山球会的16洞应该可以入列。这既是多年汇丰冠军赛的成功举办形成的影响力和口碑效应,也是因为该洞本身所具备的难度、挑战性和设计理念使然。 该球洞是球场设计师NELL的签名球洞,球洞跨越50米深的采石场低谷,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球场景观。这个短4杆洞对于很多击球距离远的球手来说有很好的一杆上果岭的可能,但选择两ON可能更保险,因此,机遇和挑战并存,胜败得失往往取决于一念之差! 但NILL在一次闲谈中告诉我,若论“魔鬼洞”,其精彩、其惊险、其景色之美、其难度之大,深圳东部华侨城的云海谷公众场的16洞,较之佘山的16洞而言,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记得,最初的球场设计,公众场的15和16洞都是4杆洞,由于设计依据的是国土测绘部门提供的比例较大的地形图,等高线也不是很准确,而现场踏勘又因为工程清场尚未进行,漫山遍野的灌木杂草让人无法走进现场,也根本看不清地形原貌,所以,最初的设计稿,到施工阶段时,发现有些球洞的设计根本无法实施。 最典型的就是16洞,若按4杆洞设计,那么,球道至果岭最近的距离也在160码以上,这样的4杆洞,会让人崩溃,也极不合理。若将球道延伸至果岭处,则要填上无以计数的土方,因为两者之间是一个宽达150-200米,深约50米的山谷,显然,从建造上讲,这是不可行的。 所以,必须修改!于是,15洞变成了5杆洞,16洞变成了3杆洞;公众场后9洞也就修改成了3个三杆洞,3个4杆洞,3个5杆洞,而且,16和17两个3杆洞紧连着,似乎有点别扭。但是,地形使然,也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此外,该球洞的果岭处位于两条山涧之间的一条山脊上,风景最佳的顶端一带的面积也就1200平米。所以,NILL建议尽量多挖一些土方,使果岭区域的面积尽可能大点。但这个山脊几乎是垂直状的,多挖几米也增加不了多少面积,挖太多了也会使得果岭区域与周边环境显得突兀和怪异。 最后,NILL同意就按现有条件做,同时在果岭前后做了两个小沙坑,以便落球区有所扩大。但该果岭区域还是略显小了一点,球打大了或打小了都会落入山谷。 似乎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某些设计上的无可奈何却成就了某种特色,该球洞无可替代的难度、挑战性和无与伦比的风景使之成为球场无可争议且令人难忘,让球手又爱又恨的“魔鬼洞”和经典的特色洞。 应了一句古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作者: 袁铁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