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彻彻底底的“军人”。他们当兵时是最好的兵,退伍后打高尔夫也是精益求精。在京城,老兵高尔夫俱乐部队已成为响当当的“硬骨头部队” 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全国性商业活动的暂时停滞,老兵队创始人,军人出身的方宏有了更多时间打高尔夫,并且陆陆续续开始参加一些比赛和活动。在这些赛事中,他惊讶的发现,每次4名同组球手中至少有一两个曾经当过兵。于是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既然大家都有当兵的背景,现在又都在做着很成功的企业,那为何不借着高尔夫的由头把这些老兵重新凑在一起呢? 军人做事的雷厉风行在方宏身上体现的极为典型。当这个想法成型之后,他又请教了几个圈中好友,发现自己得到越来越多老兵球手的支持,于是他立刻投身老兵高尔夫俱乐部的筹建事宜之中。 而那时,恰逢北京国际高尔夫基金会刚刚成立,也在寻找这样的高尔夫群体进行合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最终商定:由方宏出资50万设立一个专项基金,然后在这个基金的支持之下成立老兵高尔夫俱乐部。 最令方宏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在2006年3月举行的基金成立的庆祝大会上,很多老将军和大型国企老总都作为顾问被邀请到了现场,其中包括在北京申请2008年奥运会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何振梁老先生。 2006年6月,方宏又在京都连续举行了3天的比赛,最终从近100人中选拔出了30位创始会员,进而宣告老兵高尔夫球队正式成立,方宏自己也出任首任队长。 但老兵俱乐部的顺利成立并不能掩盖俱乐部在管理方面的力量和经验不足。为了更好地管理老兵高尔夫俱乐部,方宏在2006年底专门去攻读了上海交大的高尔夫EMBA。然而在寻找老兵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模式上,方宏形容自己仍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磕磕绊绊中,经商多年的他还是找到了一些解决之道。几年前,方宏想到了一个绝招——代理红花郎酒,通过俱乐部的内售,以及俱乐部成员帮忙对外推销,将销售利润用作俱乐部的日常运营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搭钱赚吆喝的恶性循环。 纵观老兵俱乐部的6年历史,不但有小的磕磕绊绊,还有关系俱乐部生死存亡的巨大危机出现。2007年-2008年期间,由于经费来源紧张,再加上俱乐部专门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目前仍由方宏自己公司的几名员工兼职负责),老兵俱乐部的组织有点儿萎靡,队员间颇多微词,凝聚力大不如前。 为了解决危机,方宏找来贺远平、徐继斌、李电明等骨干成员,举行了一届人数不全的关键会议,商讨危机化解之道。最后制定出一个“转危为机”的指导策略:一方面通过代理红花郎的方式抵消一部分运营资金所需,剩余不足部分通过AA制会员平摊;另一方面顺势将一些人品和球品不是很过硬的会员请出俱乐部,树立老兵俱乐部纯净的交流和竞技氛围。方针正确,再加上这批骨干成员共同努力之下,从2008年开始,老兵俱乐部的活动和赛事又逐渐恢复并走上正轨。 在成功帮助老兵俱乐部度过危机后,方宏对俱乐部的未来发展拥有了更为务实的想法:“太长远的我也不敢想,但是我总觉得,我现在才将近50,至少我要再打20年、30年的球。再往后等我老的打不动了,希望后面可以有新的、更年轻的‘老兵’能够把俱乐部继续做下去。这是一个百年大计,我们要把老兵高尔夫俱乐部长远地做下去,做成一个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