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高尔夫网】在上回“国外球友为TaylorMade R1 整容事件”的刺激之下,果然,更加恐怖的状况发生了!—-从出生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大的R1 杆头惨遭“腰斩”! 到底凶手是谁?为何下此毒手?R1杆头的内部构造有什么样的玄机?下面我们的“京城高尔夫法医”将为大家揭开层层迷雾。
R1的外部组成,想必各位发烧友们已经十分熟悉了,现在我们来观察它的内部构造。从杆头内部的材质以及并不明显的焊接处(事实上这些焊接处十分平整,几乎没有任何表面的凹凸痕迹,工艺十分了得)可以了解到,整个R1杆头是由三块不同成分的合金组成,而它们都比我之前想象中薄了许多,除去杆面部分为了承受高尔夫球的冲击力,厚约3毫米外,其余两面的平均厚度不足0.8毫米,这在保证460cc的最大杆头容积的情况下,很好地节省了挥重,从而提升挥杆速度,这在我们之前的测评数据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R1的杆面是一整块密度较大合金,虽说只有3毫米厚,但看上去很有分量。从它与杆头顶部的衔接处看,有一圈稍稍凸起的加焊纹路,应该是为了保证杆面在击球时,减少震动所带来的不稳定形变,有点像架子鼓的边缘。这么做,偏离甜蜜点的击球容错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说到甜蜜点,杆面内部有一个凹进去约为成年男子的食指尖大小的圆点,实际外边还有一圈环状隆起,整个结构有些像是一座非常扁平的火山。也就是说,这个圆点是向球杆外凸起的,它周边的分布非常均匀,即使用手握着大半个杆头,也能轻易感觉到,杆头的重心位于甜蜜点正下方的位置。
也就是所谓可调节一号木的灵魂部位。它的内测与外侧看上去同样复杂,我无法想象它的制作工艺。并且令人意外的是,包含了7种杆面角度调节的R1杆头底部(也就是有旋钮的一侧),内部居然空空如也,只有旋钮向内突出的痕迹,让人猜不透其中的物理学原理,如果球友们有哪位知道,一定要告诉我们哦。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