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迷人人自迷(作者摄于夏威夷海龟湾高尔夫俱乐部会所) 天主教的教义里说,人类有七种致命的原罪,是阻碍人们走向高尚和光明的障碍,只有克服了它们,灵魂才是干净的。 我们不提倡说高尔夫是所谓的贵族运动,但它是一种高贵的运动,前提是球员能避免犯下这七种罪恶。现在,我们把这七宗罪摆在这方寸之地,当成一面镜子,看看到底是什么行为阻碍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高尔夫球手。 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之暴饮暴食(Gluttony) 临床罪例: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业余球员,刚学球的时候也不找教练,就凭自己的感觉和力气每天练习上千个球,一周打五六场球,他说这样可以让他早日成为单差点高手,结果,在他连一次八字头还没见到的时候,腰椎间盘突出了。结果卧床一个月,医生剥夺了他再摸球杆的权力。 对症下药:节制 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之贪婪(Greed) 临床罪例:你是否为了赢得一场比赛或者赢得一些奖品而在球场故意违反高尔夫规则作弊并隐瞒真相?你是否为了赢得赌注而隐瞒差点,或在比赛中欺骗或骚扰你的对手? 你是否拎起木杆进攻过两百多码外的炮台岛果岭?你是否为了10%的成功率放弃缓攻,结果用超出自己能力的冒进换来了令你追悔莫及的Double Par?这些都是因为一时的贪念在作怪,你可能会有得逞的时候,但最终有一天会遭受加倍的惩罚。听过许多类似的故事,报应毫厘不爽! 对症下药:慷慨 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之懒惰(Sloth) 临床罪例:国内曾有几位职业球员想和梁文冲一起在中山练球,结果梁文冲每天早上5点去叫门,没多久,这几位球员纷纷告辞,因为实在受不了这种“苦”。当代球员里,成就最高的老虎伍兹也是公认最不懒惰的,他能在周日赢得美国大师赛后,转天周一就一大早爬起来练球。每个有追求的业余球员都曾经给自己制定过所谓的“训练计划”,一天的,一周的,或者更久,但很少听到有谁能坚决执行下去,懒惰就是前行的最大绊脚石。 对症下药:勤奋 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之愤怒(Wrath) 临床罪例:摔杆?骂球童?埋怨球场、同组球员、同组球员的球童?这个在中国司空见惯了。把球杆折断?扔湖里?这个也不少见。只要我们在球场上恼羞成怒并发做过,我们都是有罪的,我们都对不起这项高贵的运动,也不配被称作绅士。 我还听过更过分的:海南一位姓洪的球员,在博鳌乡村俱乐部刚打到第二洞,他的球飞进了野菠萝丛,他先是破口大骂,然后把所有的铁杆都扔进野菠萝丛,然后把球包扔在地上,驾驶球车前后碾压数次。最后,在同组球员的惊愕注视下开球车回到会所,结了帐一路开车回到海口。后来,在海南的许多球场,这位球员都进入了禁止下场打球的黑名单。 对症下药:温和 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之嫉妒(Envy) 临床罪例:我们是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激烈的比赛尤其是赌注较大时,当对手打出一杆好球取得上风时,我们嘴上挤出了“好球”,心里却喊着“见鬼”;当对手面对水障碍的时候,我们心里默念“下水”;当对手面对制胜推杆的时候,我们心里祈祷“别进”。这些“负面”的信号是一种生物磁场,到头来都会毒害释放他的人,就像那就印度谚语:“永远不要朝天上扔石头,因为通常会砸到自己的脚。” 对症下药:宽容 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之傲慢(Pride) 临床罪例:在业余界,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当你面对一个不熟悉的球伴或对手,你对他或她不够尊重,充满鄙视,心里说:“女流之辈,何足惧也”,“瞧他身材又瘦又小,让他一个Tee又何妨”,“这么难看的挥杆动作,让他十杆也没问题。”这样的故事最后的结局,通常都是那个最傲慢的球员心态失衡,惨败给自己瞧不起的对手。 还有,当我们对前面的一组球员喊道“快点,太慢了”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也许是我们太快了。当我们怀着傲慢和轻视的态度面对一个球场,一个球洞或一个对手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不会笑到最后。 对症下药:谦逊 高尔夫球员的七宗罪之色欲(Lust) 临床罪例:上网搜索泰格·伍兹,你能清晰地看到色字头上的这把刀如何将一个神坛上的圣人劈落到人间地狱。还需要别的案例吗? 对症下药:色诫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