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亚洲 2010年“同一亚洲”前4站的冠军可以称为“同一韩国”了。 马京公开赛是同一亚洲2010年在韩国举行的首场赛事,可是就在赛前,韩国人却突然临阵倒戈——公开抵制同一亚洲,甚至一度扬言“全体球员退赛,今后不再参加同一亚洲的任何赛事。”这一新闻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而且韩国人的怒气在赛前“神速”地被平息了。 根据同一亚洲官方的解释,韩国方面开始是由于“误以为同一亚洲只给韩国球员提供22个参赛名额而引发的不满”,而后来双方协商的结果的确是“立竿见影”:马京公开赛有多达93名韩国球员参赛! 93人是一个什么概念?在150人的参赛阵容中占据了几乎2/3。奖金榜上也是“韩”风劲吹,排名前8的有5位韩国球员。尽管我们可以大方地承认韩国球员水平确实较高,但是这样一家独大的局面着实有些不和谐。 事实上,韩国人在马京公开赛前上演的“以退为进”,的确为自己争取到了很多利益。在这之前没几天,同一亚洲刚刚任命了韩国人全商烈(Sang Y. Chun)为董事会主席,韩国人当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全商烈是何许人也?韩国著名电视传媒公司SBS国际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美巡赛SBS锦标赛就是该公司赞助的。同一亚洲显然是想凭借这一强大靠山谋求更多的利益。有了掌权的大佬,加上人多势众的本土球手弟兄们,韩国欲借同一亚洲“统一亚洲”高坛了。 除了在人数上耍无赖手段获取大量名额外,韩国高尔夫“同一亚洲”赛事主办方更是在赛事操作中大耍流氓,让中国球员在韩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未能在马京公开赛晋级的侯建透露:“球场没有码数桩,我们比赛的时候无法测量距离,澳大利亚球员也投诉了这个问题。”同样无缘晋级的吴伟煌说:“码数桩被拔掉了,而且主办方给我们的码数本跟给韩国选手的不同,他们的码数本标得很清楚,而我们的没标明,球场状况和码数本对不上号,我们对球场不熟悉,没有码数我们根本没法打,澳大利亚球员也是这样。所以在韩国打比赛,晋级的大部分是韩国人。” 中国球手有8人参赛马京公开赛,仅有苏东一人晋级,最终名列第61位;SK公开赛只有韩韧和胡牧2名业余球员参赛,无人突围成功…… 虽然从表面上看,同一亚洲2010年共有11场赛事,其中有6场在中国举行,多于韩国的3场和澳大利亚的2场,但在赛事的实权却不在碌碌无为的中高协手里。“统一亚洲”的赛事,是韩国人成了董事会主席,而澳大利亚人当着行政长官,中国人呢?哪里凉快哪里去了! 此外,同一亚洲的赛事有5场不在中国本土打,中国队员的参赛积极性也不高。据同一亚洲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冯思源介绍,同一亚洲的每一站比赛都会为中国球员留出22个参赛名额,至于中国球员为何参赛人数寥寥,冯思源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 “去韩国参赛需要的是旅游签证,很多中国球员认为申请起来比较麻烦,加上之前一周要参加职业锦标赛,时间太紧所以就放弃。麓山公开赛期间,同一亚洲行政总裁本·塞林格被问及为何去年中国球员前往澳大利亚参赛的人数不多时,塞林格认为“中国球员不习惯到处飞行参加比赛,而澳大利亚球员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塞林格说的是真的吗?当然不是,哪个职业球手都知道多打比赛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好处,办个签证再麻烦会麻烦到哪里? 时间紧?当然更不是理由了,中国的职业球手非常吃苦耐劳,赶个场子能算是事吗? 其实中国参赛球员少的原因,更多还是与费用有关,毕竟这是他们考虑的出发点和决定因素。“去年两站澳洲的比赛共花了3万多元,”中国球员侯建说,“这次去韩国花了1万多,因为都没有晋级,所以没有奖金填补开支。”吴伟煌则表示:“出去一次至少1万多,都是亏本的。”吴康春说:“出去花费太大,不如在国内打比赛划算。”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