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尔夫一开始的文化定位就自视甚高,把自身置于高处不胜寒的境地。在媒体、广告和舆论界,异口同声地把高尔夫定位为富人的游戏,但对这样定位的后果却缺少理性地分析。 请朋友们听听以下与高尔夫有关的耳熟能详的词汇―名流荟萃,富豪云集,成功人士的标志,与精英人士共舞,高人一等的选择,加入本会倍显尊荣,直至“享受总统的玩乐”..这些话语都向社会传达一个信息――中国的高尔夫嫌贫爱富,并把它印象一种浅薄的“炫耀性消费”。 其实财富只是中性的东西,它既不能使人变得高尚,也不会令人“为富不仁”,它的属性取决于人对财富的价值取向。当初的定位显然低估了外界社会的负面感受。在中国文化结构的深层历来有“仇富心理”。我平时不大看电视剧,有一次在屏幕上看到球场的背景,就停下来看了几分钟。故事的主人公刚刚打完球,他的老乡来找他,并出现这样一段台词:“你有没有想过,打一场球要花掉我们村里一个人全年的生活费呀!”我听之为之一震,电视剧的作者显然认为自己代表着社会的正义,才对高尔夫发出严厉的谴责。 更为极端的例子是某地曾一度把高尔夫视同卖淫嫖娼,虽然这种说法后来被否认,但高尔夫产业的生存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以税收为例,对高尔夫征收高额的娱乐税。但是,维护7000 米球道的球场比经管一间夜总会的成本要高出许多。 事实上,全球每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致力于控制社会贫富差距。在经济层面向弱势团体倾斜,在文化层次强调社会平等和谐。并把处理阶层矛盾当作政治生活的主题。而中国高尔夫自我拉招、自我孤立和自外于社会群体的定位并不明智。 高尔夫并不存在彰显财富的附加价值。西方有一句谚语:“一个人最难看的样子就是他刚刚变得有钱的时候。”而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时候。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高尔夫不是绅士的运动而是培养绅士的运动。在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高尔夫先驱者不是富人而是穷人。例如,对高尔夫运动发展功不可没的苏格兰人老汤姆·莫瑞斯当国学徒,做过木匠,后来用羽毛制作的高尔夫球为生计,并痴迷于这项运动,成为英国公共赛的鼻祖。 有它设计的圣·安德鲁斯老球场如今成为人们领会高尔夫文明礼仪的圣地。在他之后,带动了千百万人迷上了高尔夫。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试图解释高尔夫为什么如此使人上瘾,并把这个谜团归于媒体、广告和舆论界,异口同声地把好“到基因里去找瘾”。我们应该强调这一项益于身心高尔夫定位为富人的游戏,但对这样定的健康运动,强调它比其他体育运动更接近人类祖先的生存状态;强调阳光、氧气、山林、碧草,强调它对人的教养和熏陶也强调向着大自然回归。它还有一项功能,如果我们能像韩国那样下功夫去培养几位女子选手,他就代表了国家荣誉,令全国人民都喜欢这项运动,而这并非不可能。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