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尔夫教学 > 木杆技术 >

高尔夫职业级开球关键

时间:2011-09-10 00: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职业球员的开球距离,大多数业余球友都达不到,更遑论实战时的稳定度。因此,在职业业余配对赛中,许多球友也会特意观察职业球员们的挥桿动作,希望从中学到增加距离的秘密。

职业球员的开球距离,大多数业余球友都达不到,更遑论实战时的稳定度。因此,在职业业余配对赛中,许多球友也会特意观察职业球员们的挥桿动作,希望从中学到增加距离的秘密。

因此,我们挑选八位体型、年龄与挥桿方式不同的职业好手,并纪录他们的开球动作,进行分析解密,找出这些好手们挥桿中,有哪些是必备关键要素,并针对每一位球员的特性,提供业余球友们也可以学习的练习方向。

吕文德 林文堂 林吉祥 汪德昌 吕伟智 蔡启煌 谢东书 谢东宏

吕文德:确实完成肩膀转动

挥桿分析

儘管击球距离并非吕文德的强项,但是相当平顺的挥桿节奏,则是任何球友们都值得学习的要素。儘管到达上桿顶点时,桿面有一点指向天空,但是肩膀的转动非常完整,已经确实完成能量的累积。依据个人柔软度的特性,上桿时下半身转动比较多,并在下桿时带领着球桿回到正确平面上。

学习方向:下半身配合转动

上桿时,透过肩膀连线与臀部连线所形成的角度,也就是所谓X因子,来积蓄身体的扭力,能够在下桿时释放出更多速度。然而,每个人身体的柔软度与核心肌群的力量不同,一味追求加大X因子的角度,往往很难做出理想的稳定性,甚至有可能形成运动伤害。

根据各人身体条件,将注意力放在使上半身确实完成转动,肩膀转移到下巴之下,并使背部面对目标。下半身则配合上半身转动,无须刻意强化X因子的角度,就能像吕文德一样做出更简单同时更有效率的挥桿。

林文堂:延后用力的时间点

挥桿分析

林文堂是中生代顶尖好手,儘管挥桿平面看起来非常浅平,但是以巧妙的施力点与加速点,打造出强力而稳定的开球实力。浅平的上桿角度,来自于确实维持身体与手臂所形成的叁角形,同时确实地以肩膀转动来带动上桿,让球桿保持在正确轨道上。长期训练而来的强大核心力量,则在接近触球的完美时机发挥出最高的输出效率。

学习方向:以肩膀转动并延后用力

儘管上桿平面浅平,起桿时让双手保持被动,并以肩膀转动将球桿往后带,才能发挥转动的槓桿力量,同时下桿也无须额外补偿动作。即使没有像林文堂那样出色的身体柔软度,也能透过维持叁角形完整来提高开球的稳定性。

注意林文堂在触球后,双手依然保持在胸口前方。延后开始用力的时间,才能做到全力出击,同时又能在通过触球前后维持叁角形的完整。即使核心肌群的力量不如职业好手,也可以透过延缓释放,并持续加速通过的威力,让击球距离更远。林文堂的示範说明了做好延迟释放的关键并非在于动作,而是运用身体力量开始加速的时间点。

 

高尔夫职业级开球关键

▲以较浅平的平面上桿,双手确实保持在胸口前方,双手与肩膀形成的叁角形固定得非常好,并以上半身为轴心转动。


 

以较浅平的平面上桿,双手确实保持在胸口前方,双手与肩膀形成的叁角形固定得非常好,并以上半身为轴心转动。

 

高尔夫职业级开球关键

▲发动下桿时没有出力,只有重心转移。


 

发动下桿时没有出力,只有重心转移。

 

高尔夫职业级开球关键

▲开始加速,可以看到出色的身体柔软度。


 

开始加速,可以看到出色的身体柔软度。

 

高尔夫职业级开球关键

▲左半身迅速往后拉,需要强大的身体核心力量才能做到此一动作,也是真正开始用力的时间点。


 

左半身迅速往后拉,需要强大的身体核心力量才能做到此一动作,也是真正开始用力的时间点。

 

高尔夫职业级开球关键

▲送桿时桿身保持在与上桿相同的平面,瞄球时手臂与身体形成的叁角形维持得非常久,因此击球稳定性也会非常出色。


 

送桿时桿身保持在与上桿相同的平面,瞄球时手臂与身体形成的叁角形维持得非常久,因此击球稳定性也会非常出色。

林吉祥:双手被动全速旋转

挥桿分析

没有出色体型的林吉祥,一向是国内高坛公认的重砲手之一。令人惊讶的开球距离,来自于左半身全力快速转动时,依然保持完美的挥桿平面。如果不是双手保持被动,握桿始终保持轻柔,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从上桿开始到通过触球送桿,上半身嵴椎的角度始终一致。这要归功于强而有力的下半身,才能在高速挥桿中维持身体的稳定。

学习方向:双手放鬆击球更远

即使是练习份量不多的业余球友,也能透过双手放鬆并保持被动,来获得更好的开球表现。林吉祥的开球距离来自于发动下桿时,左腰强力的急速转动。能维持完美挥桿平面,就必须仰赖双手带领球桿自行回正。即使一般球友没有如此强大的核心力量,也能藉由下半身带领球桿转动,来达到理想的成功率。

轻柔的握桿力道,是让桿头随着身体旋转,自然形成更高桿头速度的关键。下半身力量强的球友,或许可以用双手的力量帮助桿头加速或回正,同时维持身体平衡。但是在通过触球的瞬间,反而会影响稳定性与速度。如果下半身力量不足,上半身又用力,挥桿之后身体很难保持平衡,自然稳定性也不理想。

汪德昌:鞭击的完美示範

挥桿分析

汪德昌的强力左弧开球,拥有极佳的稳定性。通过触球时手腕转动非常快速,运用得非常巧妙。在这样的快速的转动中,开球稳定性又如此出色,说明他的手感非常好,同时也经过相当程度的苦练,才能造就接近完美的鞭打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从发动上桿开始,身体留在后方的时间非常久,以下半身转动创造更多的扭力。加上小肌肉的运用,不需使用非常重的桿身,就能轰出很出色的击球距离。

学习方向:让上半身留更久

汪德昌熟练的手腕转动,对一般球友而言并不容易学会。发动下桿时将上半身留在后面,则能自然地增加桿头速度。下桿时肩膀不适当用力,是许多业余球友开球不稳定的塬因。下桿时,专心地让下半身转动,肩膀将自然地跟着迴转,就不会在触球前转开,桿身也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以由内而外的路径接近球。

通过触球时,手腕翻转是伸展手臂时自然发生的动作,如果无法掌握手腕翻转的幅度,专心地在通过触球时,让右手臂朝目标方向完全地伸直,桿面就会自然地回正,同时桿头速度也会跟着提升。

吕伟智:强大核心力量与协调性

挥桿分析

吕伟智完整示範了在到达上桿顶点,转换到下桿的过程中,以强大核心力量创造速度。核心肌群运用良好的职业球员,触球瞬间左臀部与双手之间的距离,会比瞄球时增加许多。这段距离的增加不仅创造出更多离心力,同时也让双手可以完全地伸展,并使上半身的转动加速更顺畅。过去老一辈会说下桿时用左膝盖启动,但是以人体力学而言,左大腿与臀部的力量更强大,同时也更容易使身体保持稳定。

学习方向:背部指向目标

以上半身主导上桿动作的关键,在于让肩膀确实地转动。肩膀转动不足,即使下半身正确施力,下桿时球桿会以较为陡峭的角度,直接从外侧下桿。想要让肩膀确实转动,不在于上桿点顶时,桿身是否与地面形成水平。重点在于完成上桿的同时,背部是否确实地指向目标。练习时,可以请一位朋友,在背后检查你的肩膀位置是否转动完成。如果是自己练习,在上桿时让左肩膀转到下巴之下,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体型粗壮,肩膀肌肉厚实的球友,上桿时左肩膀会与下巴碰在一起。此时要注意上桿时,是否有刻意让头部保持固定的倾向。

蔡启煌:简化挥桿平面

挥桿分析

蔡启煌的击球动作看起来轻鬆自在,同时节奏相当平顺。下桿时利用重心的转移,带领球桿以正确路径通过触球。启动下桿的瞬间由左膝盖带动,确实地转移重心,并以左脚为轴心通过过触球。触球瞬间通左腿向地面施力,使左臀部力量往上仰,创造额外的离心力。配合平顺的节奏,左腰的转动并不特别强力,但是整体稳定性佳,是场上值得信赖的武器。

学习方向:关键的检查点

追求开球距离的同时,需考虑自身条件与击球稳定性。即使用更多力气击球,通常也不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想要提升开球的表现,关键在于提升力量使用的效率,并让桿头以正确的角度通过触球。换句话说,在同样的桿头速度下,想要打更远就必须让最高速出现在通过触球区,并让触球点出现在正确位置上。

上桿到桿身与地面平行时,桿面应该与目标线平行,能确桿头在起桿时,不会过于内侧或外侧。练习时可以请朋友在身后协助,或是利用镜子来检查桿面位置。下桿要进入触球时,则检查握把末端是否指向球的内侧。练习挥桿时,确实做好这两个检查点位置,就能让桿身维持在理想平面上。

谢东书:灵活的身体转动

挥桿分析

儘管体型壮硕,挥桿时却非常灵活。上桿时让头部略为往后,使肩膀有足够空间做到完整的上桿。儘管上桿后段双手举得比较高,但真正决定上桿顶点位置的关键,则是肩膀完成转动的瞬间,同时球桿也稳定地维持在塬先设定的平面上。下桿时身体动作非常确实,并使球桿回归平面。通过触球之后,头部留在后方的时间相当久。嵴椎角度与瞄球时非常一致,即使全力出击依然能完美命中。

学习方向:通过触球时头部留在后方

业余球友在参考职业级挥桿动作时,不妨多多注意体型相近的球员。即使球员们的身体条件或击球距离不同,造成上桿平面、顶点位置或左臀部转动幅度略有差异,但几项基本要素都会确实做到:包括上桿时桿面与目标线平行、肩膀确实完成转动、以下半身力量发动下桿并确实完成重心转移、以及送桿时稳定的头部位置。

通过触球时头部留在后方,是转动通过触球时,肩膀轴心保持稳定的关键。挥桿时头部有过早移动倾向的球友,不妨在瞄球时,将目光锁定在球后方一吋的草皮上。并维持到球桿完全通过触球,再让身体的转动自然地使脸部朝向目标。

谢东宏:柔中带刚的挥桿力量

挥桿分析

瘦长体型的谢东宏,挥桿时节奏非常平顺,看起来彷彿完全没用力,一样拥有出色的开球距离。从上桿开始到下桿通过触球,始终维持与瞄球时相同的嵴椎角度,即使手臂较长,也能每次都準确地以甜蜜点击中球。膝盖弯曲的幅度始终保持稳定,显然相当放鬆。下桿时上半身非常被动,出力非常少,因此看起来既流畅又轻柔的挥桿,却能创造出惊人的桿头速度。

学习方向:流畅而持续的加速

挥桿过程中有许多提供加速的力量,包括重心转移、身体扭紧的回弹、核心肌群转动以及手腕翻转释放时小肌肉的加速。掌握完美的施力时间点,当然可以提升击球威力,但相对地也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自如。大多数业余球友的练习量,远比职业球员少得多。因此在下场时,通常也无法控制好这些力量的使用,代价就是开球的稳定性。
相较之下,要练好加速的流畅性,会比熟悉控制瞬间爆发力要容易得多,同时在下场击球时,也会更为稳定。何况那些强力核心肌群的转动,手腕瞬间力量的爆发,也需要经过长期锻鍊的体能条件才有可能达成。如果没有时间与计画来强化体能,不妨先以强化挥桿流畅性为目标。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