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总监周伟荣:一入峰景,铸就风景](/news/uploads/allimg/c160910/14I4Z91B5230-1W12.jpg)
从房地产精英到资深草坪总监,跨越行业的门槛,周伟荣在球场上一呆就是19年。在球场这篇绿草上,周伟荣付出了自己的一腔热情,也付出了近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努力。本期《GP高尔夫人》带领大家走进东莞峰景高尔夫俱乐部草坪俱乐部草坪总监周伟荣,了解他和草坪的故事。
每一位草坪总监与高尔夫的故事,留在球场的选择都是相同的,但是来到球场的道路却不尽相同,周伟荣来到球场的道路是从房地产开始的。1998年,周伟荣的老板接手东莞东莞峰景高尔夫俱乐部,他离开了此前从事房地产行业,开始了自己的高尔夫草坪总监之路。1998年上半年,东莞峰景高尔夫俱乐部试营业,下半年,周伟荣来到了球场上,正式开始草坪总监的工作,从那以后,峰景就成了周伟荣的“家”,一呆就是19年,再也没有离开过。回忆起当时初来球场,周伟荣并不了解高尔夫,也没有草坪养护方面的知识。在跟随一位美国籍草坪总监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周伟荣终于自己挑起了养护球场的重担。
在球场上工作了19年,将近七千个日日夜夜,对球场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周伟荣都烂熟于心,再加上期间经历一次球场改造,球场已经深深地烙在周伟荣的心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36个球洞,我闭着眼睛都能准确找到。”目前的36洞球场是2000年周伟荣亲历改造后诞生的,此前峰景高尔夫俱乐部只有18个球洞。相比于更多数量的球洞和扩大的球场面积,周伟荣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球场上不同的草种。“在1998年球场开业的时候,AB场18个球洞球道上种植的草种是419,在改造的时候新增加了CD场,球道上种植了海滨雀稗。所以现在球场上有两种不同的草。果岭上的草种是一致的,都是老鹰草。”
这样的草种分布对于草坪管理是一种挑战,其中最令人头疼的是不同草种的相互侵袭。“客人们在AB场打球,然后再到CD场,AB场的球道草419就可能被带到CD场的海滨雀稗球道上去,然后419就成了杂草。反之亦然”周伟荣介绍到,除了客人打球的因素,平时的草坪养护作业也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目前AB场的杂草海滨雀稗已经很多了,大概占到了30%的比例。”这对于周伟荣和他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草坪总监周伟荣:一入峰景,铸就风景](/news/uploads/allimg/c160910/14I4Z91JA40-24292.jpg)
高大的树木是球场景观的功臣,不过树木也会造成诸多问题,在峰景高尔夫俱乐部,数量众多的榕树让周伟荣很头疼。“榕树在我们球场的树木比例中占了90%左右。”周伟荣介绍到,这样高比例的树种,给周伟荣和他的团队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树根的问题,榕树是一种速生的树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长成,峰景高尔夫俱乐部的榕树更是大面积生长,“球场最初设计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榕树的景观作用,但是数量众多的榕树长大以后根系很发达,有些榕树甚至四五个人都抱不过来,其根系可想而知。”周伟荣说道。这些庞大的榕树根系会去入侵到排水管道内,还会生长进沙层,与草坪争夺水分和养分。为此,周伟荣和他的员工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树根的问题,“榕树树根很难清除干净。现在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不让榕树的根系延伸到果岭上。其中一项就是切根。但是切掉以后根系还会继续生长,这项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是一项长期的维护工作。”其次是树荫问题,榕树长成以后树冠巨大,成片的榕树生长在一起后,树荫面积巨大,据周伟荣介绍,“球场上榕树的种植距离很近,几米远的距离就有一颗榕树,造成球场的大部分都在树荫的遮盖下。”大片的树荫造成草坪光照不足,通风不畅,生长状况不佳。为此,周伟荣移走了一些榕树,保证了果岭周围10米范围内没有树木。第三是树枝和树叶问题。榕树一年四季都在生长,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修剪树枝。
广东气候挺好的,雨水比较充足,从温度方面来说也是比较有利的,但是梅雨季节需要特别注意。
容易出现褐斑病、币斑病,都是叶部病害,也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要做好预防和防治,要把草坪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如果预防滞后或者耽误了,后面出现的问题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了,要付出更多努力。
我们不用高度高残留的药品,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从1998年开始,我们经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此外从成本控制的方面我们也在减少使用药品,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其他时候都是尽量以预防为主。经过这么多年的环保努力,球场的生态环境很好,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是鸟类的数量和种类,甚至原来生活在山里的黄鼠狼现在也会跑到球场上来。此外,球场上湖里的鱼我们自己也会吃,去年经常会在湖里钓上来鱼给员工加餐。
资源配置很重要。目前很多球场都在面临人力短缺的情况,草坪养护工作除了机械以外,更重要的是人,机器再多,没有人去操作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合理化的人员配置很重要。
重点还是要做好前期工作,不能等到问题出来才去解决。
记者/徐通
编辑/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