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产品:3号(19°)、4号(22°)、5号 (26°)配Alta 70碳素杆身 概要:是球技进阶级铁木杆中的领先产品之一。G系列为中差点以上的球员提供顺畅的稳定性、良好的距离表现以及高容错性和准确性,让他们能直攻目标。 正方 可打性:击球快速升空,形成中到高的弹道和软着陆;最适合从球道和发球台打直线球,但也能完成温和的小左曲和小右曲球。 准确性/容错性:是G系列的卖点——开球特别精准,可保持狭窄的横向偏移度,可掩饰方向性和距离性失误;最坏的情况不过是打出轻微的左飞或右飞球。 距离:超过一般,但它的特征是可靠性和软着陆;不完美的触球也有不错的距离表现;是极佳的长铁杆替代品。 手感:挥杆全程有不错的重感;好的触球有稳固的铁杆一样的击打;失误的击球不会震手,但可提供足够的反馈让你知错。 外观:无眩光的杆头不会让人分心;紊流脊和白色槽线帮助摆正杆面;中等大小的杆头摆放良好并给你信心去控制球路。 反方 长草区击球没有太大帮助;一些人认为它是一款扎实的球杆,但各方面表现都不突出。
测试产品:3号(杆面倾角19°)、4号(22°)配Mitsubishi Rayon TM5-216碳素杆身 正方 能从包括长草区在内的各种球位脱困;单一的球路是四杆洞和长三杆洞的开球利器;沿球道落地后产生大量滚动;整体具有适度的可操控性。是右曲球患者的福音——M2系列的小左曲偏好将快速调直你的击球,相当深的杆面为失误的击球提供适度容错性。可靠的性能给球以重击;扎实的击打能与大多数铁木杆媲美;失误击球的惩罚极小。平衡良好的杆头和杆身在挥杆全程有助于维持稳定性,即使是轻微的失误也能在整个杆面获得较重的击打。圆润的杆头形状经典、雅致;黑色杆头配黑色杆面彰显纯商务风格;杆底通道让你知道这款球杆是为提升球速而造。 反方 适应所有球位,但不是最容易完成高飞软着陆攻果岭击球的铁木杆;少数测试者希望在保持跟、趾触球的距离方面提供更多帮助。
测试产品:杆面倾角21° (可调节至20°到23°)、23° (可调节至22°到25°)配Fujikura Motore Speeder HB 8.8 Tour Spec碳素杆身 正方 H2或许是到目前为止Titleist推出的最具通用性的铁木杆——击球简单有趣,从不良球位打出像开球一样的高度和稳定性;通常打出温和、可重复的小左曲球,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打直飞球或小右曲球;H1击球略高,但必要时你仍可以降低弹道和弯转球路。随和的H1容易打直球,H2则有相对其尺寸大得惊人的甜蜜点;两款球杆在失误时都能极好地保持击球完整性;H1击球直奔目标,而H2更有可能采取曲线球路。H1打出更多飞行距离,倾向于更稳定的总体表现,长草区击球不会损失太多码数;H2在手感和反馈之间形成绝佳的平衡。个头较大、低调的816H1和纤细的816H2给球员带来两种纯正的预备摆放。 反方 多数测试者希望Titleist能回归黑色杆头;H2会让部分测试者击球失控;需费些工夫才能调节出恰当的设置。
测试产品:3号(杆面倾角20°)配Mitsubishi Rayon 碳素杆身 正方 从任何地方击球都可信赖,包括不平的球位;尽管有一点小左曲偏好但球路仍可控;穿刺性的中到低弹道落地后有明显的滚动。Vapor Fly可降低球旋并消除多数严重的失误;打薄和趾部触球时容错性好,失误的击球仍能直飞。在降低严重偏心击打的距离损失方面性能出色。平衡良好的球杆在挥杆中容易掌控;稳固的手感带来干脆的触球,声音和手感俱佳;区分优劣的击球毫无问题——失误时不如纯粹的触球有弹性。动感、时尚、亲和、靓丽的色彩在灰黑色球杆中十分抢眼;许多人喜欢它泪滴状外形、鲜艳的蓝色表层以及荧光绿色的标志。 反方 相当低的飞行弹道——想打高飞球的人请移步别处;一些人希望击球有更多容错性和更少左曲球路;繁杂的装饰让少数测试者无法消受。
测试产品:3h号(杆面倾角22°)配Mitsubishi Fubuki AT碳素杆身 正方 XR OS能轻松打出中等出球角和单一的球路;测试者喜欢用它开球,并且长草区击球的表现也相当好。极好地平衡了击球表现和容错性;几乎能消除右曲球;容易瞄准和发射,击球很少偏离目标线。是测试中击球最远的铁木杆之一——出色的距离表现不会过于火爆或不可预知;失误的击球也能飞出足够远。有力、略温和的手感反馈给你职业球员的感觉;杆头在触球前后相当稳固。经典的风格——哑黑色表层带有细致的V形校准提示;可见的科技元素不显繁琐;XR OS有比XR略大的杆头。 反方 警告: XR OS的预备摆放呈闭合状态,能将小左曲球变成左曲球;少数测试者反映球杆无法打出足够高的弹道使击球表现达到最佳。 来源:《高尔夫》杂志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