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结束的2014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队际赛上,来自上海的17岁小将汤榕健以3轮224杆(77-76-71)的总成绩排名个人成绩榜首位,不过由于队友们表现平平,上海队最终只获得了比赛的亚军。 走下赛场,汤榕健摇了摇头,顾不上擦掉脸上的汗水,就跟领队讨论起比赛的得失。从交谈中听得出,小汤对自己本站的发挥不太满意,“还是心理不够稳定吧,将来打职业的话,这点肯定是要重点提高一下……” 据记者初步统计,在参加本次比赛的近百名男女球手中,有超过5成的小球手及其家长,已经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而这条职业球员的道路虽然走上去并不难,但要想走好,却并不容易。 平衡学业与打球 作为本次比赛年龄最大的参赛者,汤榕健在赛前被大家寄予厚望。去年10月,这位年仅16岁的小将在中国高尔夫业余巡回赛总决赛上以领先第2名10杆的巨大优势夺冠,可以说他的水平已远超本次比赛的其余参赛者。 “明年我就18岁了,没法参加汇丰青少年的比赛了(赛事要求参赛者年龄低于18岁),所以家里人可能要带我去美国,一边上学一边打球。”小汤说,自己从11岁开始练习高尔夫,至今已有7年。别看比赛时风光无限,背后付出的辛苦要比同龄人多很多。 目前,他仍在上海一所公立高中读高二,只是平时比赛需要向学校请假。白天上课,放学后还去练4个小时的球。“因为妈妈不希望我只会打球,所以学习方面也要下功夫。”汤榕健表示,对他来说高中的课业压力还是很大的,有时候比赛完回到学校,都要专门请老师给补课,否则很难跟上全班的整体进度。 但随着近两年他的比赛成绩越来越好,已经可以在有成年人参赛的业余比赛中拿到名次,家里也开始考虑为他规划一条高尔夫的职业道路。 现在家人已为他联系了美国的学校,明年过了春节就会去美国读书。而且学校还是那种可以半天上课、半天练球的,不会耽误他提高技术。“最重要的是那边可以接触到高水平的教练,而且每个月都有很多比赛可以参加,这些都能让我更快提高。”汤榕健希望自己在美国练习两年左右,强化一下挥杆技术和心理素质,然后再回到国内正式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高水平比赛可遇不可求 与汤榕健相比,来自浙江的周赐麟想法要简单很多。同为17岁,小周计划自己明年就去参加中高协组织的职业考试,“那个对我来说应该不难吧,只要4轮比赛平均在75杆(标准杆72杆),就能通过。” 他笑言,相比于读书,自己在打球方面更有天分。而随着明年就无法参加青少年的比赛了,他希望能有更高的舞台去展现自己的能力。不过,职业球员要想参加高水平赛事必须要拿到相应的积分,这对于职业新手来说,是一道必须跨过的门槛。 在这方面,周赐麟非常羡慕比自己还小1岁的国内希望之星关天朗,“他15岁就能打美国大师赛,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的确,关天朗通过夺取2012年亚太高尔夫业余锦标赛冠军,拿到了以业余球员身份征战2013年美国大师赛的外卡。此后,他还曾先后多次持外卡参加了包括美巡赛在内的高水平职业赛事,这让他的技术和心理得到了磨炼,并在近两年迅速提高。目前关天朗已成为中国高尔夫国家集训队中的一员,并随队参加了今年的仁川亚运会。 “将来转了职业,肯定会遇到更强的对手,但我喜欢接受挑战,而且也需要通过高水平的比赛,完善自己的技术。”周赐麟表示,尽管无法一开始就参加高水平比赛,但他会一步一步走下去。 转职业只是开始 对于青少年球手转职业的问题,带队参加本届汇丰青少年队际赛的北京队领队解洋认为,关键还要看球手自身。“小孩十几岁的时候技术不固定,身体也在发育中,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就去打职业,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有些家长之前付出了很多财力和精力,可能他们更希望孩子去打职业,但其实应该客观地分析孩子的发展前景,并听取孩子的意愿。毕竟职业球手将来就要以此谋生了。” 一直担任西城区高尔夫球队教练的健壹景园高尔夫俱乐部经理王琰从事青少年培训近20年,在他看来,青少年球手从业余转职业就像是一辆尚未磨合成功的汽车从乡村公路开上了高速路,“这是一个身份的改变,也是新的开始,虽然很容易,但未来还要面临很多新挑战。” 王琰表示,业余球手和职业球手不完全是实力上的界定,现在很多在外国训练的孩子,回到国内和职业球手一起打比赛,技术水平上并不处于下风。14岁北京女孩田琦在本月初举行的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三亚站比赛中就获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王琰觉得,转职业更像是转变一种态度,是一种要到更高水平比赛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态度。他鼓励有潜质、有志向的青少年转职业,“因为20岁左右是球手水平提高的黄金期,如果有更多比赛可打,会提高更快。” 如何让业余到职业这个转变更顺畅?王琰认为,这就需要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按照职业球手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并带他们到国外更多地参加水平不亚于国内职业比赛的业余赛事,让孩子做好技术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