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老板自揭内幕,纯靠打球是赔钱的,建球场是为搞房地产开发 有着“贵族身份”象征的高尔夫运动,一段时间里在我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然而据了解,纯靠打球并不赚钱,甚至赔钱。那么是什么动力驱使投资者“赔本赚吆喝”呢?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占地上千亩的建设项目,大都假建高尔夫球场“提升当地投资环境”之名,目的却是吃房地产开发这块“肥肉”。 打一次高尔夫要花多少钱?谁消费得起这项贵族运动?经营高尔夫赚钱吗?这些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皆因“非会员不得入内”而成了难解之谜。记者近日采访时,部分高尔夫球场老板揭开了“谜底”。 “靠打球,根本养不起球场” 占地1350亩、位于广州市中心的某高尔夫球场,山水宜人,风景秀丽。球场总经理说,这是1996年开张的18洞国际标准球场,投资四五亿元,在广州甚至广东省都是一流的。 记者:打球如何收费? 总经理:我们实行会员制,一张终身会员证一般在3万到9万美元。会员打一次球还要收车童费280元到380元;嘉宾(会员所带客人)打一次680元至980元;一般客人打一次980元到1380元。 记者:谁来这里消费?经营状况如何? 总经理:来这里的多是内地老板和外商,有没有官员就不好说了。经营还可以吧。 记者:那球场的盈利来自哪些方面? 总经理:实话说,建一座18洞标准球场,一般要投入上亿元甚至几亿元,营业税率高达23%,高投入和高税收迫使球场收取高费用,形成了“高投入、高税收、高消费、高亏损”的怪圈。光靠打球,根本养不起球场。 记者:既然这样,为何还建高尔夫球场? 总经理:其实,建高尔夫球场是为了搞房地产。现在房地产批地太难了,而高尔夫球场用地比较容易批。现在房地产这么热,借高尔夫球场捆绑搞房地产,那样才有钱可挣。 借球场捆绑搞房地产 “无论站在哪一间房的落地窗前,你都可以看到外面绿草茵茵的高尔夫草坪花园!”正如河北香河天下第一城的宣传材料所言,这里确实是一个“世外桃源”。占地3600多亩的天下第一城,拥有36洞的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高尔夫会馆等各类设施。 记者以办会员证的名义,找到了第一城国际会议展览有限公司会员部一位负责人。她在简单介绍了办理会员证的相关事宜后,就忙不迭地推销起房产来:“靠着高尔夫球场的好环境开发房地产,是圈内约定俗成的。你们要想单办会员证也可以,在这儿买房更划算。买房就能提供产权证,也能成为免费会员。” 这位负责人提供的售房方案显示,第一城外城西区四合院(五星级)、度假复式公寓(四星级)、朝阳酒店(四星级)等均为外销房,其中复式公寓43套,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单价为10700元;四合院8套,每套建筑面积都在800平方米以上,每平方米售价达15000元;另有一些高档酒店住房实行出租制,每份投入15万元,回报率可达到“年年坐收8.3%的净收益”。记者粗略估算,这些房外销、出租后,会有四五亿元的收入。“现在这些房子卖得可快了,”这位负责人拿着一沓“客户资料”说,“这些全是办完房产证的,数量不多了,再不抓紧就没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有关人士透露,高尔夫球场一般建设会所、酒店等配套设施,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在进行房地产开发。 高尔夫球场是谁批建的? 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已建成近200个高尔夫球场。按照国家征地审批权限,用地超过1000亩以上的,须报国务院审批。据了解,一个18洞的高尔夫球场需占用土地近2000亩,不少球场占地更大。如此大宗占用土地的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的仅有10个。这么多的高尔夫球场,又是谁批建的呢? 一份某省关于高尔夫球场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这些球场的用地审批机关均为国土部门,而立项批准机关则有省政府、外经贸委、计委等部门;土地取得的方式基本是协议出让,另有租赁、划拨、招标等形式,还有的根本就未办理土地出让相关手续;占地最大的近5200亩,其中占用耕地近1800亩;有的球场球道区与配套设施占地比例几乎达到1:1。这些项目,有的采取租赁农民土地的方式,有的地方政府采取先将某片土地规划为绿化用地,然后作为绿化项目由开发商建设高尔夫球场;有的则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逃避国家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