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很早以前,至少有十几年了,我曾经写过一篇同名的文章,是应一位任时尚杂志主编的朋友之约写的,很短的短文,阐述高尔夫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只要是好的文化,不论其起源和演化路径如何,如果穷追猛打,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去外皮探其究竟,就会发现其核心价值观一定会趋于一致,无非就是要人“做好人,行善事”。 在高尔夫里浸润几十年,我愈发觉得高尔夫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真的是如出一辙,其核心价值观也是让人“做好人,行善事”,即使有所不同,也不过是说法上的不同而已。 比如说,高尔夫讲绅士,儒家讲君子。绅士和君子在内在核心上也是基本趋同的。 《论语·八佾第三》中提到:“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义》曰:“射,仁道也。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集注》略云:“惟于射而后有争;然雍容揖让,则其争君子,而非小人之争矣。”孔夫子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君子是无所争的,与人无争,于事也无争,但不是什么都不争,比如射箭就是要比出个输赢的,但是即使在要比出个输赢的射箭中,比赛前也是双方互相行礼谦让,比赛结束后,不论输赢,下来还是要对饮一杯,赢了的说声“承让”,输了的道声“领教”。 中国古人的射箭之争,和现代高尔夫球场的绅士之争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仁、义、礼、智、信、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妨将其一一对应到现代高尔夫的核心价值当中。 高尔夫是“仁者”的运动;何谓仁?《说文解字》说:“仁,亲也。”是指人与人相互亲切关爱。《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温良者,仁之本也。”“仁者可以观其爱焉。”《春初·元命苞》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仁者,人二也。一个人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就算是仁了。仁者,易也。凡事不是只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也算是仁了。子曰:“仁者爱人。”也就是说能爱人即为仁。澳大利亚人安德鲁·马修斯说:“如何爱一个人?你只需去接纳他。”说到底,爱的根本无非就是“尊重”。高尔夫规则的开篇大义就是礼仪规范,礼仪规范中的第一条就是“为他人着想”,毫无疑问,为他人着想就是要与人相处融洽和谐,就是不只想自己,要为别人考虑,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尊重。 高尔夫是“义者”的运动。“义”在中国古代属于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义者,宜也。繁体的“義”字从我,从羊。“我”是会意字,从戈,戈是兵器,又表仪仗,而仪仗是高举的旗帜,象形字羊表祭牲。这个金属的戈使得义字充满了铿锵的阳刚气氛,因为要承担风险和责任;而献祭的羊又表明了义是富含自我牺牲精神的,合起来的意思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牺牲,那么其本义就是为了我信仰的旗帜而不惜牺牲。 高尔夫是“守礼者”的运动。早时的礼是指祭祀的仪式,之后逐步发展演变。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故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不行则上下昏”,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 高尔夫是“智者”的运动。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孔子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智字从知从日,“知”义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指“日子”、“每天”,“知”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都能一语中的”。所以智的本义是聪明一世、一生聪慧。高尔夫球场上局势变化多样,当然需要智慧去面对,去处理,Bobby Jones说:高尔夫是一个在5英寸球场上进行的运动——那是你两个耳朵之间的距离。无非是说高尔夫是需要动脑子的。 高尔夫是“信人”的运动。信字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是真心诚意。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就是诚信,言而有信。至于在高尔夫球场上对诚信的要求,这里就不必赘述了。 |